當前位置:
首頁 > 寵物 > 這部豆瓣8.2的紀錄片,揭露最貪婪的人性黑暗

這部豆瓣8.2的紀錄片,揭露最貪婪的人性黑暗

原標題:這部豆瓣8.2的紀錄片,揭露最貪婪的人性黑暗

來源:富書(ID: kolfrc)


作者: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


轉載請加微信fushulf

地球上每一個物種的生存危機,都是在警告我們終將會為自己的野蠻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1


前兩天,朋友給我看了一個紀錄片,赤裸裸地揭露了人類的貪婪《統治》。



頂端的人類,用弱肉強食的借口,掩蓋自己沾滿鮮血、踐踏生命的殘忍,讓一場文明之下的屠殺變得冠冕堂皇。


紀錄片以澳大利亞為主要背景,揭露了家禽的生存現狀。


豬肉是人類餐桌上最常見的肉類之一,為了滿足市場需要,就必須讓母豬更好的哺育小豬,於是,它們被人類關在狹小的空間里,無法自由移動。


10%到18%的小豬無法活過哺育期,瘦弱、生病、脫水的小豬根本沒有救治的機會,就會被送入的垃圾場,自生自滅。



3到5周後,小豬們從母豬身邊被帶走,公豬五個月後被屠宰,而母豬會重複媽媽的悲慘命運。


而死亡的過程也相當痛苦,每隻豬排隊等待宰殺,他們聽著同伴的慘叫,聞著空氣中的血腥,不停地向後退。人類總說動物沒有感情,可它們眼中分明就是和人類一樣的恐懼。



同樣的命運也發生在家禽身上。


BBC記者曾經獲准進入肯德基的養雞場,首次揭秘這個英國最受歡迎快餐連鎖店的雞肉到底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可記錄片一出,英國民眾倒吸一口冷氣,3.4萬隻雞擠在幾乎沒有窗戶的養雞棚里,僅能存活35天,就被毒氣放倒,進行屠宰分割。



也就是說,剛出滿月,小雞就迎來了生命的終結。



相比享受「高級待遇」的肯德基專供肉雞,普通肉雞的生存環境更加恐怖。為了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要,剛被孵出來的雞仔被分為三六九等,那些被當成劣質品的小雞直接成了同伴的飼料。


由於人類對雞蛋的需求太大,為了降低成本,每個雞棚都是「雞滿為患」,人工飼養的母雞產蛋量是自然產量的20倍,這個冰冷的數字里我們彷彿聽見人類的一句潛台詞:不生,你就去死吧。



這些家禽被殘殺,不僅是為了人類果腹,還要承擔起供應人類營養的責任,於是那些原本用來哺乳幼崽的牛奶被人類掠奪上餐桌。


一頭牛,從一出生起,就喝不到媽媽的奶。他們被帶上鎖鏈,永久地和同伴隔離。



缺少母乳的小牛經常生病,飼養員就用管子強制餵食,有時,管子會插入他們的喉嚨深處,甚至不小心會插進他們的肺里,每年都有不少奶牛是被「溺死」的。



而那些健康的小牛會被人們切掉牛角,過程異常痛苦。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野味,已經成為中國人飲食的一種偏好,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游的、土裡鑽的,來者不拒,果子狸野豬都是入門級的,有人還敢吃穿山甲和蛇肉。


朋友說,有一次去外地旅遊,在一家餐館門口看見一隻正等待被宰殺的土狗,看著狗狗絕望的眼神,一個大男人決定從此再也不吃肉了。


他跟我說,過去從沒想過,自己的口腹之慾下,是這麼多鮮活的生命。




在超市裡,被切分開的肉類,擺在貨架上,因為我們看不到被殺害的現場,所以我們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們沒有殺生,只是買了一件商品而已。



2


之前有一段視頻引得網友紛紛轉發:視頻中,水貂、狐狸等飼養動物被活活剝皮,整個過程動物猙獰痛苦,每個人看了都覺得這個過程慘不忍睹。


山羊被剪毛的時候,要被飼養人員用力撕扯。


幼崽在第一次剪毛的時候,更是會不停呻吟。



甚至會有工作人員直接坐在羊身上。



死亡也是很多山羊最終的命運。



演員孫儷會在工作合同中約定不穿皮草,也曾因此而放棄了一些工作機會,在拍攝《甄嬛傳》的時候,她不僅在合同註明衣服不能使用動物皮毛,更會跑到服裝間親自去檢驗。


這樣的明星不止一位,伊能靜曾經拍過一則公益廣告,她全裸出鏡,環抱上身,只為宣傳一個理念,寧可裸露,不穿皮草。


在各大奢侈品中,Calvin Klein是最早一個宣布捨棄毛皮材料的品牌商家。


Versace 也在近期宣布將不再使用皮草為材料,而且已開始採取行動,Gucci表示從2018年春夏系列後,全面棄用皮草制衣,庫存毛皮產品將全部拍賣,所得善款捐給動物保護組織。


阿瑪尼和Hugo Boss,都已經停止使用皮草


歐洲一些國家甚至也已經頒布了禁止皮草的法律。



然而,就在全世界抵制皮草保護動物的行動隊伍不斷擴大時,皮草市場依舊蓬勃發展,甚至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追逐皮草的熱潮。


根據國際毛皮協會的統計,今年2018秋冬季國際時裝周上,使用皮草的品牌佔比還是高達64%,且消費群體的年齡有下降的趨勢。


中國,水貂養殖場連年增長,盲目擴展,甚至一度影響世界皮毛價格。



根據國際毛皮協會的統計,全球70%到80%的皮草在中國生產加工。2017年,中國生產了大約4600萬張貂皮毛。每年大概9.2億隻水貂、狐狸、貉被獵殺。



龍應台說:

曾經相信過文明的力量,後來才知道,原來人的愚昧和野蠻不會因為文明的進展而消失,只是愚昧野蠻有了很多不同的面貌。

而人類領口、袖口的一小圈皮草,其實就是愚昧的代名詞。


有人為錢,有人為名,卻同樣泯滅人性。


曾經聽過一句話,進化的意義就是抵禦人性的惡,可惜,並不是每個人都進化得足夠到位。



3


可對於動物來說,死亡的殘酷遠不如活著痛苦。

暑假帶孩子去海洋館看動物表演,兩隻海豚雀躍而起,以整齊劃一的姿勢在空中划出兩道弧線,利落地潛入水中,周圍一片歡呼喝彩,我卻看濕了雙眼。


它們本是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被囚禁在此,背後遭受了什麼痛苦才會這麼聽話地面對嘈雜的人群一次又一次地凌空躍起?



我們看不見,並不代表傷害不存在。


海洋哺乳動物,靠回聲定位來導航和聯絡的,而長期生活在狹小的空間里,它們發出的超聲波被快速反射回來,這樣它們不得不忍受痛苦,這也導致了它們比起海洋同類,壽命縮短了一半。



馬戲團里的黑熊表演看起來非常精彩。



可這背後卻是人類用鐵鏈殘忍地改變熊類四肢行走的天性。



塞外草原的旅遊者們往往都會騎在馬兒身上拍照留念,不少人注意到的不是照片里的人有多威武,而是身下那些馬悲哀絕望的眼神,毫無生機。


學生時代和三五好友一起騎馬,馬場二十幾匹顏色不同的馬兒全都是瘦骨嶙峋,有些比較老的馬甚至連走路都搖搖欲墜。


但是為了能在載著遊客走一圈後得到口糧,它仍舊背起了一位70公斤的小夥子開始了征程。



同事家裡有隻泰迪狗,胖胖的身軀,圓溜溜的大眼睛,很討人喜歡,它還有一項技能,可以跟著同事一起跳廣場舞。


在我們都驚奇不已時,同事說這沒什麼,不學不跳時打幾下餓幾頓就管用。



殊不知,後腿長期承受壓力,會導致脫臼。



而這種種犧牲和傷害,卻只是為了供人類取樂,多麼可笑。


想起蔡依林曾經流淚說過的話:我選擇站在舞台上,但被用作馬戲團及其它表演的動物從來都沒有選擇。它們被囚禁於此,不得不改變自己,曲意逢迎,僅僅為了生存下去。



4


對於人類以外的生命,很多人不屑一顧,他們喜歡說,不過就是動物,哪有那麼多喜怒哀樂。


但其實,動物的感情從不比人類少。


美國加利福尼亞有一隻大白熊犬,叫Odin,它是一隻被主人領養的狗,和它一起長大的還有8隻羊,它就這樣愉快地偽裝成了一隻牧羊犬。



幾個月前,加州的一場大火,讓Odin主人一家也被迫撤離,主人Roland收拾好包裹,打算帶著Odin離開的時候,卻發現,無論主人怎麼拽,它死死地賴在羊圈不肯走。


情況緊急,主人拗不過Odin,只好把羊圈打開,帶著家人和寵物先離開。


等到火勢得到控制之後,他們第一時間回來,發現一片狼藉。主人四處尋找Odin,希望他還活著。



結果,沒想到,羊群突然出現在他的視線里,走在羊群最後的正是他的Odin,他的身上被火燒傷了,腳墊也燙壞了,可是他的羊一隻也沒有少。



同樣是生活在大農場的一隻金毛媽媽,剛生完寶寶,還在哺乳期,可來喝奶的,卻不只是她的寶寶,還有些亂入的不明生物。



比如一隻豬。



再比如一隻浣熊。



據說,狗狗吃奶的時候,媽媽是很疼的,但在她眼裡,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才是孩子。


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有一隻兩歲大的母猩猩,她每天粘著主人,和她形影不離。直到有一天,動物園搬來兩隻小白虎,因為颶風襲擊南卡羅來納的時候,虎仔的媽媽因為受到驚嚇,不能再撫養虎寶寶。





於是,黑猩猩安賈娜就成了一個全職保姆,她沒心思跟著自己的「媽媽」,反而當起了保姆,專門負責照料這兩隻21天大的虎寶寶。

小時候看到一個介紹海洋生物的短片,機組在大海落難,乘客們以為自己必死無疑時,一群海豚自深水游來,用背部托起乘客,慢慢游向海岸邊。


有一位孕婦周圍還彙集了兩隻海豚一路護航。


不管是由泅水反射引起的一種本能還是它們本就通人性,這都是讓感動的一幕。

汶川大地震後,兩條黃狗不吃不喝守護被困的王老太196小時,直到老太被救出。



動物沒有人類的智慧,卻有著和人一樣有著豐富的情感,甚至有時候,它們比我們更善良。


這些年,每每有人呼籲保護動物,總有些不和諧的聲音,世界上有那麼多可憐的動物,你救得過來嗎?


每次聽到這樣的質問,我都想起曾經聽過的一個故事。


一個暴風雨後的早晨,一個男人在海邊散步,看到很多被暴風雨卷上岸來的小魚,旁邊有個小男孩,不停從淺水窪里撿起小魚,扔回大海,滿頭大汗。


男子不屑一顧地笑著,教育小男孩:「這裡那麼多魚,他是救不過來的。」


小男孩卻點頭說:「我知道。」


這下男人更好奇了:「那為什麼還在救呢,誰在乎呢?」


小孩指了指其中一條魚:「它在乎。」說完,又指了指一旁的其他正在掙扎的小魚:「它們也在乎。」


《愛的教育》里說:「世界很複雜,但是愛很簡單。


有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的力量微乎其微,你救活的那條魚,可能只是千萬條魚中的一條,你救的流浪狗可能只是千萬流浪狗中的一隻。


可對於每個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我們的綿薄之力,就能救活一個生命。


曾經聽過一句話:


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比天災更難平的是人禍


地球上每一個物種的生存危機,都是在警告我們終將會為自己的野蠻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統治》中說:有史以來,6.19億人類在戰爭中喪生,可每兩三天,就有同樣數量的動物被我們殺害,還有眾多海洋生物,因為死亡數量太多,只能以噸計算。


萬物一體,試想一下,如果地球上的動物全部消失不見,誰又知道,我們的未來會在哪裡?


作者簡介:Jenny喬,富書籤約作者,冷眼看熱鬧,深度談人生,你笨算我輸。本文首發富書(ID:kolfrc),百萬新中產生活認知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書坊 的精彩文章:

作為一個梁山好漢,我對大宋朝有點不滿意

TAG:國書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