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代怪傑李贄,一個反潮流的「反封建先驅者」

明代怪傑李贄,一個反潮流的「反封建先驅者」

李贄,福建泉州人。明末人,屬於泰州學派重量級人物。有人認為他是奇人,有人說他是「職業作家」,對他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百年。從族人湊錢讓他讀書的情況可以看出,家境比較清貧,26歲中舉,就開始為官。那時候,明朝後期,吏治腐敗,社會動蕩,據鄭廉的《豫變紀略》所載:「(明朝末年)舊征未完,新餉已催,額內難緩,額外復急。村無吠犬,尚敲催追之門;樹有啼鵲,盡灑鞭撲之血。黃埃赤地,鄉鄉幾斷人煙;白骨青磷,夜夜常聞鬼哭。」明朝統治已經是鬼哭狼嚎,民不聊生,李贄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做官,目睹了官場的黑暗。

簡樸純真清廉的李贄對官場中的「假道學」深惡痛疾,20多年的宦海沉浮讓他看清楚了整個社會,也開始思考社會,思考人生,思考傳統,思考歷史。社會統治越黑暗,統治者越重視思想的控制。為了達到統治的效果,開始對理學儘力的推崇,把孔子奉為「扶天綱,立地紀」的神聖,認為孔子是天生聖人,提高儒家的道統地位,「存天理,滅人慾」,三綱五常就是永遠不變的真理。對婦女的束縛進一步加強,「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成為婦女的立世準則。李贄看著一個個「假道學」在朝堂上滿口仁義道德,可是私下裡貪贓枉法,草菅人命,奪人私產之事時有發生,中飽私囊,個個「油頭粉面」。

李贄對這種情況是「孰不可忍」,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他反對把孔子及儒家思想神聖化,明確指出:「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給於孔子而後足也。若必待取足於孔子,則千古以前無孔子,終不得為人乎?」明確對一些假道學家給予猛烈的抨擊,雖然住在朋友耿定向的家裡,但是他和耿定向的思想依然不同,耿定向害怕李贄「離經叛道」的思想蠱惑其子侄,二人開始唇槍舌戰,到後來李贄一針見血指出耿定向學理不是以天下為己任,而是「分明貪高位厚祿之足以尊顯也,三品二品之足以褒寵府祖二親也。此公之真不容已處也,是正念也。」對朋友,對自己都深刻解剖,「人皆如此,我亦如此,公亦如此。」都是為自己的生存,為了生活而奔波,不必以「假道學」的高大上而吹噓。每個人都是人,都有自己的私慾,明確提出反對「存天理,滅人慾」,強調尊重個人的私慾。什麼「飲食者,天理也;美味者,人慾也」,他明確指出,穿衣吃飯皆是天理,追求吃好吃暖都是正當的慾望。

李贄的思想是秉承了泰州學派的精髓,遵循「百姓日用即道」,提出「童心說」,指出:「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主張個性解放,提倡思想自由,人人平等,男女平等,他本人公開招收女弟子,管什麼「女子無才便是德」。公開社會講學,農夫、樵夫、市民等各種人,只要他講學,都去聽他講學,他讚揚寡婦再嫁,推崇和讚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自由戀愛,肯定農民起義在歷史發展中的進步作用,肯定商賈在社會中的作用,倡導功利價值,指出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女皇帝,他的講學在當時理學禁錮的時代,無異於地震後的海嘯,其膽識,其魄力,其才學在當時真可謂是「獨一無二」的,不愧為「中國反封建的先驅。」

李贄敢於冒險下之大不韙,率先向傳統發出挑戰,矛頭直指封建禮教和整個正統思想,具有鮮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戰鬥精神,他的骨頭是硬的。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思想與當時的主流思想格格不入,知道不久的將來就會遭到焚毀,故名《焚書》、《藏書》(藏之後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察察堂 的精彩文章:

民國彩色舊照,孩子生得真多,最後兩張看了心酸

TAG:察察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