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壇與糾正「兩個凡是」的鬥爭

地壇與糾正「兩個凡是」的鬥爭

原標題:地壇與糾正「兩個凡是」的鬥爭



作者:陳飛

攝影:高斯洋、方興邦


文壇名宿史鐵生先生猝然辭世,令人悲悼痛惜。在哀輓之餘,又重溫其生前佳作。其中的名篇《我與地壇》感人至深,也使北京這個小小的公園備受矚目。


地壇原本為明清帝王祭地之所,為北京九壇八廟之一,1925年被闢作京兆公園向公眾開放。經過數百年歲月滄桑,到了史先生的筆下,地壇已是荒涼破敗、孤寂冷清。


而這地壇的誕生卻是四百餘年前大明朝一場轟轟烈烈的政治鬥爭的結果。


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時在城南興建天地壇(即今天的天壇)以祭祀天地。傳到喜歡「游龍戲鳳」的武宗,也就是正德皇帝,31歲而崩,而且死後無嗣。


國不可一日無君,因武宗是獨子,經皇太后與大臣們商議,迎立了與武宗血脈最近的堂弟——朱厚熜繼位,即世宗嘉靖皇帝。


這嘉靖帝天生睿智,堪稱政治天才。雖年僅十餘歲,可頭腦、手腕絲毫不遜於七八十歲的老政客。繼位之初,心理就很明白,要想站住腳跟、成為真正的領導核心,就要樹立權威、剷除異己。


除了風風火火地辦了幾件叼買人心的好事,剩下可就要純潔隊伍了。


恰在此時,機會來了。


自己當了皇帝,死去的爹和還在世的寡母自然要沾光,首先是要重新確定封號、地位。大臣們引經據典,認為既然其繼承的是武宗之父——孝宗這一支,就應以孝宗為父,親爹興獻王為皇叔。


對此,嘉靖大為不滿,要求進父母為先皇和皇太后,糾正「兩個凡是」的祖制,於是發起了一場「真理標準的大討論」,史稱「大議禮之爭」。


頭腦靈活的大臣紛紛揣透聖意,上表效忠。可偏有一些死不改悔的保守派大臣不僅反對,還製造了一起群體事件——在左順門前跪諫。


嘉靖聞之,怒火中燒,不實行專政是不行了,於是祭出了太祖皇帝傳下的家法——挺杖,就是拿大棒子打人。


最後,這場鬥爭終以130多人受杖、17人杖斃、反對派土崩瓦解而告結束。看來有些行之有效的「兩個凡是」是不必糾正的。


至此嘉靖帝可以大權獨攬了,然仍意猶未盡,幾年後又提出了「更定祀典」,就是改以往天地合祭為在四郊分祭天、地、日、月,意圖是鞏固其皇權的理論根據。

這次糾正「兩個凡是」空前順利,於是就有了北京的地壇。可能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禮制問題無關緊要,但在帝制時代可是政權合法性和輿論導向的問題。所以小小的地壇卻承載著重大的政治責任。


光陰荏苒,如今故壘蕭蕭的地壇早已褪盡了當初的政治職能,而這幾百年間歷史卻不斷在重演,一場場政治鬥爭生生不息,令無數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局書局 的精彩文章:

一場哀而不傷的葬禮

TAG:西局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