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追趕不上的不追,不屬於自己的不要,挽留不住的不留,生活哪有那麼複雜,簡單甚好。」這是民國畫家豐子愷的人生哲學。

他帶給世人風格清新的漫畫,帶給世人最真誠的處世話語。

俞平伯曾評價豐子愷的作品: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著人間的情味

2018年,是豐子愷先生的誕辰120周年,讓我們一起了解豐子愷先生的智慧人生。

「《豐子愷畫畫不要臉》」。

有一次,豐子愷在家裡讀報,赫然看見了這樣一個醒目的標題。

他大吃一驚:自己向來與人無爭,為何有人要如此中傷自己?

當他讀完全文,才明白,原來這篇文章是在分析他漫畫的特色。

這篇文章的作者認為,豐子愷畫里的人物,即使沒有眼睛和鼻子,也仍然惟妙惟肖,富有意味。

一幅《阿寶赤膊》,畫的是豐子愷的女兒小阿寶的妙相。

雖然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卻還是能感受到一股撲面而來的活潑的童趣。

除了繪畫,豐子愷先生在音樂、文學、教育、翻譯、書法等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

但當他回首往事時,卻說:

我的一生都是偶然的,偶然入師範學校,偶然歡喜繪畫音樂,偶然讀書,偶然譯著,此後正不知還要逢到何種偶然的機緣呢。」

1975年9月15日,初秋的一天,這位「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因病去世。

豐子愷先生用一生向我們展現了他的人生態度: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

如此,安好!

01

人生的路,很多時候需要拐彎

有人說,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在做選擇題,小到考試時選ABCD哪個選項,大到去哪所學校就讀、選擇什麼職業、和誰共度一生,所有這些選擇,造就了每個人的不同。

每次站在這樣的十字路口,原本同行的人,終要去往不同的方向。

如許時分,難免感時傷懷一番,但最後還是得拍拍彼此的肩膀,用力地吸幾下鼻子,繼續往前走。

人生就是不斷地告別、出發,再告別、再出發。

如果太留戀往昔,也就會錯過之後的風景。

豐子愷的一生,也並不是一條大路通到底、順風順水的。

1898年11月9日(光緒二十四年),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石門鎮,一個叫「豐潤」的孩子出生了。

他是家裡的幼子,有六個姐姐。父母十分喜愛他,給他取了個小名叫「慈玉」。

豐潤念小學時,有一次家鄉要搞選舉,老師說鄉下人文化水平低,筆畫太多的字不好寫,於是豐潤就改名為「豐仁」,正巧浙江讀音里「潤」和「仁」也很相近。

後來豐仁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師範學校,由於寫文章很好,深得國文老師單不庵的器重。

單不庵覺得在「豐仁」之外應該有一個雙名,而「慈玉」是小名,於是就有了後來的名字「子愷」,「愷」字寓意「安樂」。

但祝福畢竟是祝福,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因為受到名字的庇佑就無憂無慮。

豐子愷後來的人生,確實也並不像名字所寓意的這般安樂、平穩。

02

喜歡的事,認定了就要勇敢堅持

豐子愷的父親是清朝最後一科進士,在那之後,科舉就被廢除了。

中了舉卻不能步入仕途,換作是誰都會鬱鬱寡歡。

而在傷心失意之餘,他卻仍然重視詩酒生活。

豐子愷曾回憶道:

「父親的晚酌,時間總在黃昏。八仙桌上一盞洋油燈,一把紫砂酒壺,一隻盛熱豆腐乾的碎瓷蓋碗,一把水煙筒,一本書,桌子角上一隻端坐的老貓。」

他就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

小學畢業後,豐子愷和鄰居的兒子一起去杭州投考。

和今天很多家長一樣,豐子愷的母親希望兒子將來能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有份穩定工作,於是再三叮囑他去考第一師範,以後可以回鄉當小學教師,安安穩穩的,多好。

事實上,豐子愷最終也確實去了浙江第一師範學校,但並非是為了滿足母親的願望。

他當時同時報了三個學校,而最終選擇第一師範是因為它規模最大,能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求知慾。

在學校的頭兩年,他成績很好,經常得第一名。

誰知後來上到了李叔同先生的繪畫課,成績一落千丈。

03

事情是這樣的:

一次,李叔同稱讚他:「你的畫進步很快!我在所教的學生當中,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快速的進步。」

於是,大受鼓舞的豐子愷拋棄一切學科,埋頭研究西洋畫,還經常逃課去西湖寫生。

弘一法師李叔同(中)與弟子豐子愷(右)、劉質平合影於杭州(攝於1918年)

你看,大師也曾是任性少年啊!

「我的心猶似暮春的柳絮,隨了機緣與風向而亂走,全部抱定自己的主見。」

偶然與機緣,很多時候是一對雙生姐妹。

而豐子愷在機緣面前,不思前顧後,很有主見地跟隨自己的心,並付諸行動。

出於對繪畫的熱愛,豐子愷無暇修習教育學方面的課程。

畢業後,他沒有回鄉做老師。

美術水平很業餘的他,也跨不進西洋畫的門檻。

後來,豐子愷去了上海,在友人創辦的專科師範學校當西洋畫老師。

在這個過程中,他漸漸發現自己的水平還是不夠,想去日本留學,卻因為沒錢,不能成行。

類似的境況也發生在現在很多年輕人身上,比如「我不喜歡我學的專業」、「這份工作跟我想像得太不一樣了」。

「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年輕人們總能發明出一句句調侃力十足的流行語來自嘲。

但是,這種困窘其實並不是一個人的遭遇。

危機中蘊含著轉機,與其說這是一種阻力,不如說它是命運的饋贈。

弄清楚自己想做的事,然後就勇敢地去嘗試。走下去,堅持走下去,路才會越來越寬。

後來,貧窮的青年美術老師豐子愷去成了日本。

他從姐丈、岳父和朋友那裡借得資金,去日本遊學十個月,學繪畫,學音樂,學日語。

十個月的時間,連他自己也覺得太匆匆,想學的東西沒有真正學牢靠,但這段經歷對於他的藝術人生來說,是一次極具轉折作用的停靠。

04

對這個世界多一點童真和溫情

作為家中唯一的男孩子,又是年紀最小的一個,豐子愷是在溫情的包圍中長大的,因而他看待事物的眼光總流露著溫柔和悲憫。

這種特質見諸筆端,就表現為平易的文字和純真的畫風。

他的作品,不論是文字還是繪畫,多以身邊人為題材。

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要經歷的瑣碎小事,在他那裡,總能有新的意趣。

不知是不是因為曾經就讀師範學校的緣故,豐子愷特別關注孩童。

他會站在父親的角度,用文字記錄自己孩子的成長:

「瞻瞻!你尤其可佩服。你是身心全部公開的真人。你甚麼事體都拚命地用全副精力去對付。

小小的失意,像花生米翻落地了,自己嚼了舌頭了,小貓不肯吃糕了,你都要哭得嘴唇翻白,昏去一兩分鐘。外婆普陀去燒香買回來給你的泥人,你何等鞠躬盡瘁地抱他,喂他;

有一天你自己失手把他打破了,你的號哭的悲哀,比大人們的破產、失戀、broken heart,喪考妣、全軍覆沒的悲哀都要真切。」

雖然捨不得看見孩子長大,卻也對其道出父親的期盼和祝福:

「你往日的一切雄心和夢想已經宣告失敗,開始遏制自己的要求,忍耐自己的慾望,而謀他人的幸福了;你已將走出惟我獨尊的黃金時代,開始嘗人類之愛的辛味了。」

很多成年人眼裡,小孩子什麼都不懂,遇上孩子頑皮的時候,就施以嚴厲的管教和規訓。

豐子愷則不同,作為父親,他持有這樣的態度:

「天地間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最明確、最完全地見到。我比起他們來真的心眼已經被世智塵勞所蒙蔽,所斫喪,是一個可憐的殘廢者了。我實在不敢受他們『父親』的稱呼,倘然『父親』是尊崇的。」

他的漫畫作品常以孩子為主人公,其中很多都蘊含了對教育的思考,即使放到今天來看也毫不過時。

一塊模子量大小?

生搬硬套用力塞,哪管孩子哭哇哇!

程度不一樣,都在一條線。

他本來只是一名普通教員,後來卻成為一代傑出的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音樂教育家、書法家和翻譯家。

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偶然入師範學校,偶然歡喜繪畫音樂,偶然讀書,偶然譯著」。

但是,能夠成為一代大師,靠的絕不僅僅是偶然

面對機遇,他選擇勇敢地追隨,而不是坐等機遇流失。

所以,也請你像豐子愷先生那樣,認準了一件事,就努力去做。

如此,安好!

豐子愷畫作及語錄

不亂於心,不困於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如此,安好。

——豐子愷

無愧於天,無愧於地,無怍於人,無懼於鬼,這樣,人生。

——豐子愷

我的心為四事所佔據了,天上的神明與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他把初心印在了畫上,我的孩子們,我憧憬於你們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豐子愷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時間」的急流中,跟了它流下去,沒有抬起頭來望望這急流的前後的光景的能力。

——豐子愷

母愛是一本我終生無法讀完的巨著,母愛是一片我永遠也飛不出的天空。

——豐子愷

大事難事,看擔當;逆境順境,看胸襟;是喜是怒,看涵養;有舍有得,看智慧。

——豐子愷

正當的遊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預備。

——豐子愷

你若愛,生活哪裡都可愛;你若恨,生活哪裡都可恨;你若感恩,處處可感恩;你若成長,事事可成長。

——豐子愷

走正確的路,放無心的手,結有道之朋,斷無義之友,飲清凈之茶,戒色花之酒,開方便之門,閉是非之口。

——豐子愷

教養孩子,只要教他永遠做孩子,即永遠不使失卻其孩子之心。

——豐子愷

拾壹

有些記憶被焚燒掉,有些記憶被埋在心底,純真年代如流水划過金色年代。

——豐子愷

拾貳

別在樹下徘徊,別在雨中沉思,別在黑暗中落淚。向前看,不要回頭,只要你勇於面對抬起頭來,就會發現,此時的陰霾不過是短暫的雨季。向前看,還有一片明亮的天,不會使人感到彷徨。

——豐子愷

拾叄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渡過的細紗,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憂愁和哀傷,在似水流年的蕩滌下隨波輕輕地逝去,而留下的歡樂和笑靨就在記憶深處歷久彌新。

——豐子愷

拾肆

人世間的真情就像一張大網,時刻溫暖著人的心扉,就如媽媽的愛一樣,永無止境。

——豐子愷

拾伍

不是世界選擇了你,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既然無處可躲,不如傻樂。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既然沒有凈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豐子愷

書房記

知識 | 思想| 文學| 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房記 的精彩文章:

是非功過由誰說?還原一個最真實的蔣介石!
戰國名相呂不韋為何會因前妻趙姬而身敗名裂?

TAG:書房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