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何南森級護衛艦一撞就沉沒了

為何南森級護衛艦一撞就沉沒了

二戰時期,巡洋艦以上的主力水面艦艇,都非常重視防護水平,基本上都敷設有厚重的裝甲帶,所以即便是艦炮轟、航空炸彈砸、魚雷水下炸,都具備一定的抗沉性能,一般中彈不多的情況下,絕對不會下沉。

現在,巡洋艦是不多了,驅逐艦取代了巡洋艦,但驅逐艦的噸位卻不亞於二戰時期的巡洋艦,萬噸級驅逐艦也即二戰時期的重型巡洋艦都裝備了許多國家,實際上就是巡洋艦,卻被冠名為驅逐艦。

但即便是萬噸級別的驅逐艦,也基本放棄了二戰時期的裝甲保護帶了,因此,現代化的水面艦艇,貌似非常威武雄壯,雷達天線林立、艦炮、副炮、導彈、魚雷、反潛直升機樣樣不缺,但卻經不起艦炮打、航彈砸、導彈炸、魚雷轟了。

老美主力水面艦艇伯克級驅逐艦,排水量9000餘噸,算得上是海上龐然大物了,但曾經一段時間中了魔一般,隔三差五地就與油輪發生碰撞,似成了水上的碰碰船。

強大如老美伯克級驅逐艦,被撞後是個什麼模樣,相信對此有興趣的軍迷都非常清楚,確實中看不中用,都是薄皮餃子,一撞一個洞,受損非常嚴重,有艘伯克級驅逐艦直接喪失戰鬥力,不得不拖回船廠修復。

挪威海軍被撞的是南森級導彈護衛艦海爾格·英斯塔號,頭頂一個巨大的宙斯盾雷達天線,顯得頭重腳輕,導致全艦重心抬高,可以肯定其抗風浪性能極差,7級海況都極易翻船。

剛參加完冷戰後北約最大軍演「三叉戟接點2018」,當時處於失控狀態的海爾格·英斯塔號,與那艘懸掛馬爾他旗的油輪在海岸附近相撞後,艦體右舷被撞出口子,海水蜂湧而入,由於艦體重心不穩,頭重腳輕的護衛艦迅速向右舷傾斜,所以右舷水密艙的進水,都還來不及排出時,南森級護衛艦就已經傾倒了。

截至本文在鍵盤上敲就時,海爾格·英斯塔號護衛艦幾乎已完全被水淹沒,幸虧水兵緊急搶灘成功,至少避免了當時的沉沒,倘若在深水處,那就徹底沒救了,打撈都得耗費許多財力。

挪威是個北歐小國,滿載排水量5000噸級的南森級導彈護衛艦海爾格·英斯塔號,可是海軍主力水面作戰艦艇,絕對的寶貝疙瘩,這次損失比較慘重,即便打撈成功,修復都得花大筆銀兩。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平民視野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再遭襲擊俄羅斯態度很微妙
轟20新科技及對空軍的意義

TAG:平民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