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PConline 雜談】最近有小夥伴問我,想買一台看電影的設備,周末在家消遣一下。究竟是買智能投影,還是智能電視呢?

消費者對於觀影設備的需求開始變得多元化,比如年輕人對電視的畫質、使用場景、屬性、智能應用的理解多樣。在使用場景上,書房、客廳、卧室,大家都有不同的需求。但有一個趨勢是多元化中統一化的一點,那就是電視機的屏幕正在變得越來越大。大尺寸的觀影設備成為消費者更新換代的首選。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現在智能投影和智能電視在價格上也有高度重合的區間,比如55吋電視在2000元區間,1080p的智能投影也在此區間。在功能和配置上都十分接近,都基於Android TV操作系統,都可以接入各大視頻平台,都有類似的介面。只不過在畫面的大小,以及畫質上有所區別。

對於偶爾看看電影的人,大屏才是最關鍵

如果你平時都在玩手機、Pad、電腦,那麼你對電視的訴求其實比較少,如果要選購一台觀影設備,我還是建議選購更大屏的智能投影。因為讓你脫離移動便攜設備的,最大的差異化,還是屏幕的大小。雖然畫質沒那麼極致,但是屏幕夠大,價錢夠便宜,也是足夠的了。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如果你是租房一族的話,也比較適合,至少搬家沒那麼麻煩。智能微投適合的人群可能是那類不經常看電視偶爾晚上回家消遣,周末朋友來家玩能一起看個大片,不奢求電影院的3D特效,但希望畫面也能夠大夠震撼。同時還能很輕鬆的從客廳搬到卧室。

其實智能投影的畫質也沒那麼糟糕,前提是你至少要買一台物理解析度能夠達到1080P的設備。放大到60-80吋,清晰度也還是不錯的。再把窗帘拉上,畢竟2k這個價位的投影,亮度都還是弱了一點。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特別是廉價的LED出現之後,家用投影的壽命也變長了不少。這類產品市面上大概常見的有兩種技術,第一個是DLP投影技術,由於依靠色輪和DMD晶元運動,亮度比較高,色彩表現一般。第二個是LCOS投影技術,色彩飽和度、對比度、亮度、解析度等都表現非常出色,價格就相對貴一點。

大尺寸能夠帶來的體驗也是電視區別於其他設備最差異化的地方。現在市面上主流的電視已經從逐步進入65吋級別了,帶來的畫面感是6吋手機所不能比擬的。如果要做成100吋,那畫面感也不是普通電視所能比擬的。可以參考一下電影院。

對畫質有追求,智能電視毋庸置疑

雖然投影畫面足夠大,但是非高端產品,畫質真心一般,特別是在白天的觀影體驗,別動發光也主動發光的差距顯而易見。拉上窗帘才管用。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如果你是一個普通的家庭用戶,會經常打開電視看新聞聯播和新聞聯播之後的黃金劇場抗日神劇,那麼只能電視首當其衝。

價格和尺寸方面,大屏液晶電視已經越來越便宜了,43吋大多在千元級別,哪怕43吋 4K的液晶電視也只要1500元左右,上至75吋4K電視8000元也能拿下。這基本上是大部分人的最佳選擇。

因為這個尺寸這個價位的液晶電視,堅固了尺寸與畫質。放在客廳既不會覺得尺寸太小看不過癮,也不會覺得亮度太低色彩太差。一切都剛剛好。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另外,電視機在家庭中起到的家居裝飾的作用也不是投影所能比的。特別是現在一些很有設計感的電視機。甚至還能充當畫布的電視機,以及曲面電視機,在形態上有充分的藝術感。

真土豪,上高端投影和高端大屏電視

如果你不差錢,既想要超大屏,有想要超畫質,那麼可以提供兩種選擇。一個是高端超短焦投影,一個是高端的超大屏電視,他們在亮度、色彩、對比度、灰度、動態範圍上,都有非常好的表現。當然相比之下,投影還是畫布更大,電視還是畫質更好。不過如果真有這個錢來買這些觀影設備,我還是覺得,直接上高端投影吧,再加錢搞音響,朝著家庭影院的燒錢之路走去吧!

當然,這兩個東西也並不是高不可攀的。國內外廠商都在加大布局超短焦投影的市場,這裡面就包括海信、康佳、長虹等國內廠商推出的超短焦激光電視。價格也像前幾年的OLED電視一樣,價格越來越低,解析度越來越高。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一般超短焦投影的投射比可以達到0.6以下,也就是你可以在1.2米的投射距離中,投影出100吋的畫面。而反射式超短焦投影在0.1-0.5米的距離就可以投射出100吋畫面。這樣說來這項技術最大的優勢就是節省空間了,特別是現在房租這麼貴,買個普通投影想要投出100吋還擔心房間大小不夠。

不僅僅是所需空間小,目前大部分超短焦投影都採用了反射式設計,光源更多的採用激光。藍色激光光源發出激光,通過色輪後投射出三色光到DMD晶元成像,再通過光機及超短焦鏡頭投射到反射鏡,最後由反射鏡照射到屏幕上,再經屏幕反射後形成完整圖像,進入到人的眼球。這樣的好處是最後進入人眼的光線十分柔和,比起液晶電視更為健康。

當然超短焦投影也並不是萬能的。最明顯的短板就是畫面畸變,超短焦和畸變就是如影隨形的死對頭,在實際顯示中,顯示畫面中間部分一般都比較清晰,而四周邊緣地帶就有一些模糊了。至於早前亮度和色彩不均勻的現象已經得到了大幅度的改善,目前的超短焦技術利用激光光源,已經在色彩亮度上取得了很大的突破。

智能投影VS智能電視,「大」能搞定一切問題?


高端大屏智能電視呢?超大尺寸的高端液晶電視帶來的亮度、清晰度、色彩、明暗對比等都是投影無法企及的。特別是近幾年電視廠商們紛紛發大招,HDR技術帶來的3000nit亮度輕輕鬆鬆搞定。

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在說液晶已經到達了鼎盛,要被其他顯示技術擊潰走下坡路了。但是液晶電視始終是經久不衰。除了成熟的液晶產業擁有龐大的既得利益之外,液晶技術本身也在發生很多的變化,同時還有新興的互聯網市場也推動了現有市場的分化和重組。

至於OLED電視,現在民用最大才77吋,可能入不了你的法眼。

總結:如果你像我一樣,現在正在外漂泊租房打拚,平時都被工作擠滿,偶爾周末看看電影,那麼兩三千左右的智能投影可能更適合你,因為它該給你手機、電腦之外差異化的大屏享受。如果你是普通的家庭用戶,陪孩子父母看看電視劇,渡過閑暇時光,那麼普通的大屏液晶電視可能更適合你,他有更合適的亮度,更好的色彩、清晰度,適合長時間的觀影。如果你是發燒級用戶,想要體驗不一樣的畫面,要更大、更清晰、跟好看,那麼你既可以選擇超大屏的液晶電視,也可以選擇超高端的投影設備,都能帶給你不一樣的試聽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