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他考了26次才考中進士,寫的詩歌俗不可耐,趙匡胤:這才叫詩

他考了26次才考中進士,寫的詩歌俗不可耐,趙匡胤:這才叫詩

導讀:我們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是武將出身,擁有一身好武藝,正如《水滸傳》裡面寫的那樣:一條桿棒等身齊,打四百座軍州都姓趙。趙匡胤雖然是大老粗,沒有什麼文化,但是他也是識文斷字的,只是看不懂太高深的詩句。所以趙匡胤喜歡讀些通俗易懂,明白如話,接地氣的打油詩,不稀罕那些風花雪月,無病呻吟的清詞麗句,趙匡胤認為這種詩詞,即使寫得再好,也是娘娘腔,不值得一提。

筆者所言,絕非虛構,是有史料記載的,根據葉夢得在其筆記《石林燕語》裡面記載:南唐後主李煜在南唐被宋朝滅掉之後,被俘虜到了開封,趙匡胤加封李煜為違命侯。趙匡胤素來聽說李煜喜歡吟詩作賦,就想要看看李煜的詩詞寫得如何。

於是趙匡胤問李煜說:「聽說愛卿在江南喜歡作詩,那你就把你最得意的詩句讀給朕聽聽如何?」李煜聽趙匡胤這麼說,沉思了很久,然後說出了兩句《詠扇詩》:「揖讓月在手,動搖風滿懷。」趙匡胤聽了很不以為然,認為李煜的詩歌太小家子氣,沒有帝王氣度,批評說:「滿懷之風,卻有多少?」

在趙匡胤眼裡,手下敗將的李煜,作為亡國之君,最多只能算是一個翰林學士,李煜的作品根本入不了趙匡胤的法眼。後來趙匡胤曾經向李煜念過自己寫的兩句《詠月詩》:「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豪氣干雲,盡顯帝王雄霸之氣,讓李煜佩服不已,自愧不如。

當然趙匡胤也有自己喜歡的詩人,認為此人的詩歌比李煜還要好,這個詩人就是前蜀時期的盧延讓。盧延讓是范陽(今北京、河北一帶)人士,善於寫詩,但是運氣不好,考了26次才在唐昭宗光化三年(公元900年)考中進士,七年之後唐朝就滅亡了,唐朝滅亡之後盧延讓到前蜀做了官,最終官至刑部侍郎。

趙匡胤之所以喜歡欣賞盧延讓的詩歌,是因為盧延讓的詩歌寫得非常通俗易懂,不賣弄文采,也不故作高深,「雖淺近,然自成一體名家」,說白了就是有點打油詩的味道,非常適合宋太祖趙匡胤這種文化水平不高的人閱讀。

下面筆者就羅列盧延讓的幾句詩,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他的詩歌風格:「兩三條電欲為雨,七八個星猶在天。」「臂鷹健卒橫氈帽,騎馬佳人卷畫衫。」「餓貓臨鼠穴,饞犬舐魚帖」等等。不過趙匡胤最欣賞的兩句詩是:「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這兩句詩的意思是:用火烤栗子,結果著火的栗子掉在毛氈上面,把毛氈燒破了,貓跳起來把小鼎給撞翻了。本來這兩句詩沒什麼高明之處,但是趙匡胤就是記住了。

一次趙匡胤和大將潘美討論邊疆的軍國大事,覺得有點餓了,就吩咐宮女用火烤些栗子吃,結果由於火勢太旺,有幾個栗子從容器裡面爆了出來,掉在錦繡褥子上,把褥子給燒破。還有一次趙匡胤看見幾隻貓在玩耍,不小心把宮中的燃燒香料的金鼎給撞翻了,這一幕讓趙匡胤觸景生情,不由得想起了盧延讓的兩句詩:「栗爆燒氈破,貓跳觸鼎翻」,趙匡胤讚歎說:「乃知先輩裁詩,信無虛境。」

意思是以前的詩人有啥寫啥,一點虛構的假話都沒有,這可是趙匡胤對盧延讓的高度讚美,盧延讓寫的打油詩,多年之後能得到趙匡胤這個開國之君做粉絲,這也算是一種榮幸吧!

參考資料:《宋史》《詩話總龜》 《石林燕語》 《唐才子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綉夢才人 的精彩文章:

美女要嫁給窮小子,窮小子說我沒錢,美女:你腳下踩著一千兩銀子
唐朝一老道士,自稱在山裡修鍊了六百多年,出山一個多月後,死了

TAG:綉夢才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