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元朝時期,許多人都會在秦檜的墳墓前面方便,戲稱為「遺臭冢」,到了明朝,許多人緬懷岳飛,會在岳飛墓前中檜樹,長成之後一劈為二,名為「分屍檜」,清朝時更是有詩曰:「人從宋後少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

作為封建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奸佞,一生做盡壞事,在他死後老百姓充分發揮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諷刺秦檜的行為,甚至連路炸油條的人都稱作「油炸檜」每天早上享用美食的同時也在心裡大罵秦檜無恥,更有人把雞腦想像成跪著的秦檜,在食用雞頭時必定會把「秦檜」掏出來,大快朵頤。

聖人曾說過「人之初,性本善」,秦檜也並非生下來就是惡人,原本秦檜也是抵抗金國侵犯的勇士,當時金國人大舉進犯,擄走「徽欽二宗」還有一眾大臣,秦檜就在其中,在做俘虜的日子裡,秦檜逐漸改變了初衷,現實告訴他沒有比活命更重要的事情,從一個全力抗金的支持者變成了一個賣國求榮的奸佞。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返回家園之後,秦檜時不時在高宗耳邊吹氣,蠱惑朝中大臣向金國求和,這樣無恥的行為竟然做到了丞相的高位,可見當朝統治者是多麼的昏庸,其實在南宋與金國的交鋒中,不是沒有勝利,岳飛在前線拚命,岳家軍曾連下數城,勝利就在眼前,可惜秦檜為了一己私利,不顧國家安危,慫恿皇帝追回岳飛,最終落敗,一代英雄也死在了秦檜「莫須有」的罪名之下。

1155年,壞事做盡的秦檜終於入了土,兒子秦熺向皇帝表示想要繼承父親的爵位,不過遭到趙構否決,秦檜死後,秦家在朝中的勢力立刻土崩瓦解,主戰派終於等來到來了曙光,一些有志之士聯名請願為岳飛平凡,終於在宋孝宗時期,岳飛沉冤得雪,而陷害他的秦檜永遠被釘在恥辱柱上。

其實在秦檜臨死之前,趙構曾親自前去探望,一番噓寒問暖之後,趙構知道他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回到朝廷之後,馬上就剝奪了秦熺的權利,將其貶為庶民,當天夜裡秦檜去世。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秦檜的一生看似「風光無限」,深得皇帝賞識,位極人臣,不過他只是皇帝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秦檜已經入了土,趙構卻還活著,依舊坐在龍椅上,而秦家已經被掃地出門。

在趙構眼裡,秦檜就是自己的擋箭牌,若是他還能多活兩天,賣國求榮的黑鍋肯定不會落在自己頭上,可惜是趙構低估了後世人民的智慧,藉助秦檜之手壞事做絕,自己依然沒逃過世人的審判,昏君的評價註定跑不了了。

後來金兵繼續進犯,氣勢十足,滿朝文武都沒有敢站出來說話的人,此時趙放像寧宗推薦了一個名叫秦鉅的人,話還沒說完就引起了眾人的反對,原來秦鉅正是秦檜的曾孫子,如果啟用秦鉅的話,肯定會招來天下罵名。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果不其然,朝廷之上就開始爭吵。許多人站出來反對:「秦檜之曾孫,豈可大用?一但此人臨陣倒戈,後果不堪設想啊,他的老祖宗是什麼樣的人大家都心知肚明,這種人的後代也定不會是什麼好東西,還請皇上斟酌啊!」

實際上這是冤枉秦鉅了,秦鉅與秦檜是截然不同的兩種人,從小就對秦檜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將他視作家族的恥辱,並且立志要讓世人改變對秦家人的看法,宋寧宗也知道此人素有大志,決定讓他試一試。

秦鉅受皇命前去蘄州駐防。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眾所周知城池關乎著國家安危,蘄州就是重中之重,秦鉅自然知道皇帝把重任交給他是對自己的信任,他下定決心改變世人對家族的偏見,上任之後,秦鉅立刻著手加高城樓,演練軍隊,做好了萬全之備。

不過上天沒有給秦鉅太多時間,十萬金兵就已經兵臨城下,面對來勢洶洶的野蠻人,秦鉅絲毫不慌,親自站上城樓指揮,鼓勵將士們奮勇殺敵,一方面宋軍堅守不出,日夜加強城防,另一方面派人快馬加鞭前去求救,可惜的是秦鉅沒有等來援兵,就已經陷落了。

面對數不清的金兵,秦鉅拔出寶劍誓死不投降,最終身負重傷,此時身邊的將領說道:「將軍,城門已然陷落,我們只有突圍這一條路了,殺出去等到援兵再做打算。」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秦鉅不置可否「兵敗如山倒,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援軍恐怕不回來了,我已立誓與城共存亡。」說完之後,秦鉅大步走進熊熊烈火當中,自盡而亡,終年39歲。

祖孫兩人,一個流芳千古令人欽佩,一個遺臭萬年,稱「遺臭冢」

秦鉅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贏得了世人的尊重,祖孫倆一個流芳千古,一個遺臭萬年,令人感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國曾稱霸世界,一直被挑釁從未被征服,現在太窮人均不到兩塊錢

TAG: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