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曹操、孫權和劉備,想必應該都是耳熟能詳的人物了吧;曹操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曹操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而孫權則是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孫權的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後與劉備建立孫劉聯盟,並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又派呂蒙成功襲取劉備的荊州,使領土面積大大增加。

而劉備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建立蜀漢基業。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但是曹操、孫權和劉備,也都打過一場幾乎導致滅國的大敗仗,來看看分別是哪三場大敗仗吧:

先來看看曹操的大敗仗,曹操打過的大敗仗就是赫赫有名的赤壁之戰了。在曹操在平定北方之後,又暫時安穩了西北,大局已定的情況下,曹操決定揮兵南下,一統華夏;於是在公元208年的時候,曹操揮軍南下,但不巧的是,荊州之主劉表此時病死;新任主公劉琮在蒯越和傅巽的勸說下,投降了曹操。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而東吳也是人心惶惶,不過在周瑜和魯肅的堅持下,孫權決定抗曹,並與落魄的劉備達成同盟;一場實力相差的懸殊的戰役,就此打響,但是,這場戰役真正的主角是東吳的周瑜,而且火攻之策還是黃蓋提出來的;一夜之間,曹操戰船被焚燒殆盡,周瑜趁著火勢,揮兵進攻,曹操大敗。

曹操率軍從華容道步行撤退,遇到泥濘,道路不通,天又颳起大風。曹操讓所有老弱殘兵背草鋪在路上,騎兵才勉強通過。老弱殘兵被人馬所踐踏,陷在泥中,死了很多。周瑜、劉備軍隊水陸並進,一直尾隨追擊,但已經來不及。總計,曹操軍在赤壁之戰損失十餘萬,而孫劉聯軍幾乎沒有損失;此戰之後,曹操一生再也沒有南下過了……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而孫權之敗,則是在合肥之戰中,而合肥之戰前後總共爆發過五次,而這裡主要說的是第二次合肥之戰;爆發於公元215年,當時曹操正在與劉備爭奪漢中,而合肥僅留下了張遼、李典、樂進與七千多人防守;孫權見此天賜良機,於是舉兵十萬,兵進合肥,欲建不世之功業。

如此實力懸殊的戰役,恐怕就是「兵仙」韓信來,也要仔細掂量下吧;可惜,孫權碰到了「剋星」張遼,曹魏名將張遼以八百步卒逆襲孫權,繼而打敗孫權親自率領的十萬大軍於逍遙津,而且孫權還差點被張遼生擒了;經此一役,江東徹底被張遼嚇破了膽,只要張遼在合肥一天,孫權就不敢揮兵北上……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而劉備最悲慘的是夷陵之戰了。就在劉備打敗曹操奪取漢中之後,關羽乘勢北上,欲奪取襄樊,進而威逼中原;就在一切順利之時,孫權讓呂蒙奪取荊州,關羽最終慘死,荊州也丟了;劉備悲憤不已,以舉國之兵伐吳,氣勢強勁。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

結果在陸遜的攻勢下,劉備敗退,黃權被迫投魏,而馬良在撤退之時被步騭截擊而死;此戰,劉備軍幾乎全軍覆沒,陣亡數萬人,《傅子》更是記載吳軍消滅蜀漢軍八萬餘,劉備僅以身免。最終,劉備逃到了白帝城,如果不是陳到率兵阻攔,加上劉備收攏散兵以及趙雲的後軍來援,永安駐軍接近兩萬,否則劉備早被殺了……

曹操、孫權和劉備都打過打大敗仗,為何世人只記得赤壁之戰?

無論是曹操、孫權或是劉備,都打過一場大敗仗,但為何世人只記得曹操的赤壁之戰呢?究其原因,無論是從影響力還是個人名望上來看,曹操都是三人中最顯赫的一個;當然,最核心的原因,還是和《三國演義》這部小說有關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黑白歷史 的精彩文章:

盤點古代「龍」的6種形態,《西遊記》中的龍王最多屬於第三種
影響三國歷史的8場戰役,以孫權最為可笑,十萬大軍敗給八百死士

TAG:黑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