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冬釣鯽魚一定要釣靈嗎?情況不同,我們的調釣也不同!

冬釣鯽魚一定要釣靈嗎?情況不同,我們的調釣也不同!

立冬後,北方大部分地區都基本上是以釣鯽魚為主,因為氣溫降到個位數後,大部分的淡水魚都基本上停口了。只有耐寒能力比較強的鯽魚還會繼續進食,所以這個時候多以釣鯽魚為主。但鯽魚也同樣會受到氣溫和水溫的影響,活性變得比較差,所以吃口相對較輕。於是很多釣友就會認為,這個時候需要將浮漂調靈,釣靈不釣鈍。其實這樣的想法是有問題的,並不算正確,因為我們在實際垂釣中會遇到不同的情況,一味的釣靈,反而不會有好的收穫。就拿昨天垂釣的情況來說,釣點是一個野塘,鯽魚的數量不少,但是小雜魚的數量也不少。剛開始也是在釣靈,有口卻基本上打不住,而且明顯能夠感覺到小雜魚截口。

於是便調整了一下調釣,加重了鉛皮的重量,同時將浮漂明顯調鈍了一些,讓鉛皮基本上躺底了。這樣餌料就能夠更快的下底,而且能夠過濾掉小雜魚的動作。這個季節依舊會有小雜魚鬧窩,不過小雜魚的活性也下降了很多,不會追逐餌料,所以餌料快速下底後,就能夠直接避開小雜魚。當然鯽魚的口比較輕,這個時候就不要抓頓口了,浮漂有半目的動作也可以打,基本上都能中魚!

換了釣法後,雖然不能說是兩竿,但是基本上幾分鐘就會上一條鯽魚。而且基本上沒有看到小雜魚再吃餌了,只是看漂比較費勁,因為浮漂的動作比較小,要抓半目的蹲坐。差不多釣了三個小時,也沒有碰到幾個像樣的頓口,基本上打的都是小動作。不過中魚率基本上在80%以上,打十竿,最多有一、兩竿沒上魚。由此可見,釣靈釣鈍不是固定,我們要學習的是對魚情的判斷,而不是固定的釣靈釣鈍。

可能有時候理論上是應該釣靈,但是實際情況是釣鈍更好,所以釣無定法,一定要學會隨機應變。即使是大師釣友,在面對一個新的水域時,也需要試釣上幾次,才能夠摸清魚情。更何況我們這些基本上休閑釣的釣友了,所以多試試要比我們照本宣科強的多。釣法不分好壞,只在於適不適合!

本文由四海釣魚原創,感謝釣友分享自己的釣魚經歷,歡迎更多的釣友私信分享釣魚經歷。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釣友分享,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四海釣魚 的精彩文章:

黑坑釣魚開散炮餌料三個細節
分享幾種線組搭配,認為自己是釣魚大神的,判斷一下這搭配如何?

TAG:四海釣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