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看看殲-20的雷達,再看俄軍蘇-57的,差別太大了

看看殲-20的雷達,再看俄軍蘇-57的,差別太大了

軍迷們都知道,雷達是戰鬥機航電系統的關鍵部分,在談論一款戰鬥機的綜合性能時,雷達的性能是至關重要的,在今年的航展中,中國電科集團展出了一款三面陣雷達,未來這款雷達將會用於裝備殲-20,我們今天就來聊聊有關雷達的話題。

戰鬥機上裝備的雷達,除了探測發現前方目標,還用於對敵方目標實施鎖定,引導空空導彈將敵方目標擊落,我們知道,殲-20此前裝備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只有一面,位於機頭位置,這面相控陣雷達的TR模塊數量達到2000到2200個之多,功率達到了24KW,無論是探測距離還是靈敏度都是世界上戰鬥機用的機載雷達中性能最為先進的,而航展上展出的也是殲-20未來要換裝的機載三面陣雷達,除了繼續保持機頭部位主雷達的強大性能,在機首兩側也各安裝2面雷達天線,這樣可以顯著的增加雷達的探測範圍,在進行護航任務或者是空戰中,探測範圍的擴大會讓殲-20的作戰效率更高。

那麼雷達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也不是。戰鬥機發展到五代戰鬥機,五代戰鬥機最突出的特徵是超強的隱身特性,而雷達雖然可以實現很多功能,但是也有缺點,機載雷達如果開機的話,敵方會通過機載雷達發出的電磁波確定隱身戰機的位置,這樣隱身戰機就失去了隱身的意義,所以五代機在執行任務時,尤其是突防任務時,機載雷達都是關機的,用以代替雷達功能的是五代機的光電系統,比較著名的就是美軍F-35戰鬥機和中國殲-20採用的ETOS光電瞄準和光學孔徑系統,殲-20的光電系統遍布機身,可以實現強大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光電系統除了可以在機載雷達關機時用於探測目標,還可以用於對地攻擊瞄準,取代了機載雷達合成孔徑模式,而光電系統工作的全程都不產生電磁波,讓隱身戰機可以實現真正的隱身作戰。

那麼是所有的五代戰鬥機都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俄羅斯的五代戰鬥機蘇-57就反其道而行之,近日,俄羅斯國防安全委員會主席介紹了蘇-57的一些情況,其中著重介紹了蘇-57的雷達,蘇-57的戰場態勢感知能力不是通過光電系統獲得的,而是通過機載雷達,據介紹,蘇-57採用了6面雷達,實現了機身360度全向探測能力,俄羅斯的這種做法就是逆著潮流來,你們都用我偏不用,我還是使用雷達。

據俄羅斯官方資料,蘇-57的雷達系統由1部N036型X波段主雷達、2部N036B型X波段側視雷達、2部N036L型L波段襟翼雷達、1部尾椎後視雷達組成,所有的雷達都是有源相控陣雷達,這些雷達的信號由一部晶元進行集成處理之後反饋給飛行員,據俄羅斯的資料,蘇-57的雷達系統能夠同時跟蹤60個目標、同時對最具威脅的16個目標進行打擊,聽起來非常強大,但是實際用起來怎樣,我們也不知道,筆者在這裡有很大的一個疑問,如此多的雷達,一起開機,產生的熱量得有多大呀,散熱問題能解決嗎?

看看殲-20的雷達,再看俄軍蘇-57的,差別太大了,據軍事專家介紹,俄羅斯為其五代機選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態勢感知也是不得已,光電技術一直以來是俄羅斯的一個弱點,如果下大力氣去搞光電系統的話,會嚴重的影響其五代機蘇-57的進度,另外,俄羅斯國土廣袤,其五代機蘇-57更多的是用來進行國土防禦,而蘇-57本身的隱身能力也不強,俄軍也就不拿蘇-57去當一款隱身戰機使用,所以雷達開機是無所謂的,而增大探測範圍可以儘早發現敵方的五代機,以此彌補自身隱身能力差強人意的劣勢,網友一句話總結的好:「隱身不夠,雷達來湊」,至於戰鬥力如何,就要到實戰中才能知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按兵束甲 的精彩文章:

敘利亞傳來猛烈炮火聲,叛軍發起大反攻,俄軍核轟炸機參戰
首次披露,運-20上下鋪廚房衛生間全有,轟-20也將配備

TAG:按兵束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