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上海藝術季,千萬別錯過這 10 場展覽

上海藝術季,千萬別錯過這 10 場展覽

藝 術 大 都 會

雙十一過後,物慾得到滿足,精神世界急需填補。正巧,十一月的上海,有逛不完的畫廊,看不完的展。

國內外知名藝術家個展、雙年展、品牌贊助的藝術展在各大博物館、美術館如火如荼地舉行。此次集結上海本季最強展覽清單,等你一一打卡,盡情享受藝術氣息濃郁的魔都。

1

第十二屆上海雙年展「禹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PSA

歷經 22 年,上海雙年展現已成為全球最具影響力且備受好評的但帶藝術文化事件,第 12 屆上海雙年展以「禹步 Proregress 」為出發點,審視歷史、社會、乃至每個個人聲明中所可能面對的特定狀態。

「禹步」二字提議一種面對當下紛繁複雜生活時應當抱有的積極的姿態,並以文化與藝術的形態暗示我們需要探尋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迎領我們突破悖論的重圍。

2

佛朗西斯·埃利斯個展「消耗」

地點:外灘美術館 RAM

佛朗西斯·埃利斯是當代最具辨識度與影響力的行為藝術家,此次在外灘美術館舉行的「消耗」個展將呈現近 1300 件作品,包括藝術家手稿、影像、素描、油畫等作品。埃利斯通過「一種由片段、隱喻或寓言組成的散點式論證」的方式對地緣政治進行詰問,在極富戲劇張力的自然景觀中完成了許多史詩性的作品,《龍捲風》、《出埃及記》等都充滿詩意與想像的感知力。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展覽現場圖, 上海外灘美術館,2018年 圖片由上海外灘美術館惠允

在全球化的語境之下,我們從未停止消耗。而對人類來說,過度的非生產性消耗與生產性消費一樣重要。從他的行為藝術及其他作品中,你能感受到直面社會現狀、對視覺感官存疑、重新思考立體勞動和時間消耗的意義的價值。

3

路易斯·布爾喬亞「永恆的絲線」

地點:龍美術館

「記憶」、「性」、「愛」和「遺棄」是布爾喬亞作品的核心主題。

龍美術館這次以「永恆的絲線」為題從「人物」系列雕塑、「細胞」裝置藝術到蜘蛛「母親」系列,為法裔美國籍藝術家布爾喬亞帶來首個個人回顧展,融合深層心理暗示和高度形態的創作作品將帶來強烈的情感共鳴。

《母親》,1999,鋼,大理石,927.1×891.5×1023.6厘米。泰特美術館收藏,藝術家2008年提供。圖片版權伊斯頓基金會、VAGA(ARS),紐約。攝影:Jiaxi & zhe。龍美術館(西岸館),2018年。

《細胞(黑暗的日子)》,2006年,鋼、布料、大理石、玻璃、橡膠、線、木材,304.8x397.5x299.7厘米,伊斯頓基金會收藏。圖片版權伊斯頓基金會、VAGA(ARS),紐約。攝影:Jiaxi & zhe。龍美術館(西岸館),2018年。

《歇斯底里之弧》,1993年,青銅、拋光銅綠,懸掛件,83.8×101.6×58.4 厘米,伊斯頓基金會收藏。圖片版權伊斯頓基金會、VAGA(ARS),紐約。攝影:Jiaxi&zhe。龍美術館(西岸館),2018年。

布爾喬亞常常以身體為基礎原型,全面地探索人類的狀態,作品涵蓋了從富有詩意的畫作到巨型裝置藝術。她試圖通過縫紉、針線和連接這些具有象徵性的媒介,來消除伴隨其一生對於分離與遺棄的恐懼,讓她懷有了和解與修復的希望。

4

劉野個展「寓言敘事」

地點:Prada 榮宅

自從 Prada 基金會修繕了位於上海鬧市區的榮宅後,這座百年宅邸成為了品牌與城市歷史文化對話的窗口。Prada 第二次的藝術展精選了 30 余幅畫家劉野自 1992 年至今的畫作,展開一場與建築的敘事故事。

Exhibition view of 「Storytelling」 by Liu Ye,curated by Udo Kittelmann Prada Rong Zhai 10 November 2018 – 20 January 2019 Photo: Haoyue Jiang Courtesy Prada The Broken Mirror, 1992 Acrylic and oil on canvas35 x 35 cm

Exhibition view of 「Storytelling」 by Liu Ye,curated by Udo Kittelmann Prada Rong Zhai 10 November 2018 – 20 January 2019 Photo: Haoyue Jiang Courtesy Prada Chet Baker, 2009 Acrylic on canvas 40 x 30 cm

Exhibition view of 「Storytelling」 by Liu Ye,curated by Udo Kittelmann Prada Rong Zhai 10 November 2018 – 20 January 2019 Photo: Haoyue Jiang Courtesy Prada Book Painting No. 20 (Blossfeldt, Urformen der Kunst, Verlag ErnstWasmuth GMBH, Berlin, 1936), 2017 Acrylic on canvas 37.5 x 52 cm

劉野認為:「每一幅作品都是我的自畫像。」

他的畫作在記憶、觀察、想像與藝術修養中推動產生,懸浮於現實與虛構之間,創造出了獨具一格的「主觀現實」畫風。具有神秘意味的作品在榮宅中也煥發新生,如同故事一般娓娓道來。

5

Louis Vuitton「飛行、航行、旅行」

地點:上海展覽中心

路易威登特展通過講述品牌創立者與奠基者的故事,追溯了自 1854 年至今的品牌故事與輝煌歷史,彰顯品牌手工作坊的精湛工藝。

這段精心設計的歷史旅程共分 15 個部分,穿插呈現了 LV 與中國悠久淵源的展品。展覽以旅行硬箱揭幕,體現了深入品牌內核的大膽精神。更帶來了路易威登檔案館珍藏的物品與文件,以及向巴黎時尚博物館加葉拉宮與凡爾賽宮借來的作品。

6

草間彌生「我對愛的憧憬全部從我內心出發」

地點:大田秀則美術館

大田秀則畫廊不僅在西岸藝博會上帶來了草間彌生代表性的南瓜雕塑,還在自己主場呈現草間彌生的特展,展示 32 幅來自其「我永恆的靈魂」系列的作品、一座窺探式「鏡屋」和多座軟雕塑。

」波點婆婆」在國內外有著極高的知名度與影響力,她的創作始終充滿活力、富有革新精神,持續鼓舞並吸引著全世界人們的心。

通過「我永恆的靈魂」這一仍在創作的系列,人們得以從中一窺其充滿生機勃勃且不斷重複的形式,顏色與動態的機會。這些在超現實與具象中遊離的現代藝術,是草間彌生對「無限」這一主旨的探索,也是她眼中世界真實的模樣。

7

村上隆在奇幻仙境

地點:貝浩登畫廊

村上隆將在貝浩登畫廊帶來內地的個人首秀,也是其亞洲範圍內最大規模的畫廊展。他特地為此次展覽創作了數件新作品,結合其過往藝術生涯有據定型作品的主題聯袂呈現。

村上隆開創的「超扁平」美學,深受消費主義與戀物癖的影響,並把這個扁平化的社會擴充了傳統日本藝術的視角,融合雅俗文化,甚至是不斷突破雅與俗的界限。在模糊了純藝術與亞文化的邊界之後,塑造了日本藝術家全新的身份認知,並在藝術界之外,輻射時尚產業。

8

辛迪·舍曼中國首展

地點:復興藝術中心

殿堂級攝影大師辛迪·舍曼帶著 128 組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系列作品的空降復興藝術中心。被譽為「自拍女王」的她,卻不覺得那些照片的主題是她自己,而是由她扮演的形形色色的角色,這種「化裝自拍」的攝影風格,融入概念藝術,突破了傳統攝影強調的紀實性,開拓了攝影的更多可能。

在作品中,她持續探討女性在社會上的生存處境與周遭的關係,以具有敘事性的影像重新結構女性,從精神和文化層面剖析女性對自我身份認知。她的藝術實踐與思想總是充滿了離經叛道的挑戰精神,顛覆了攝影的審美範式,具有劃時代的先鋒意義。

9

倪志琪個展「真空、乾地與房間」

地點:藝術門畫廊

藝術門畫廊此次展示了藝術家倪志琪近幾年創作的綜合媒介繪畫,他的作品總能給人無窮的想像空間與極強的關聯性,其靈感多來來自於旅行經歷,從窗戶、地板、瓷磚等景象中找到了相互關聯的感知意象,用圖式、塗鴉、動態的空間與運動,進行一次對於偶然性與境遇等理念的探討。

雖然藝術家在 90 年代前往安特衛普深造,但他把歐洲特有的人文環境轉化為自身的獨特感性表達,試圖運用中國傳統繪畫記憶彰顯平實無華的氣息,也使得他的作品在褪去顏色與粗糙的邊緣所隱含的藝術內核,把任何宏大的具象結構通過他的藝術精鍊為細微的物件,帶有東方人文關懷和關於時間記憶的思考。

10

1865-1945:美國現代藝術八十載

地點: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聯合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泰拉美國藝術基因會,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重量級的藝術盛宴。短短八十年間,美國經歷了南北戰爭以及兩次世界大戰,從一個農業國家走向一個工業國家,時代洪流中美國藝術也得到空前的發展。

喬治亞·歐姬芙代表作《牛頭骨與白玫瑰》

此次特展展示了美國一批現代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共同講述動蕩之中美國藝術經過各種風格的轉變。展覽現場,你可以聆聽惠特勒在演奏「畫布上的音樂」,欣賞卡薩特印象派畫風的「夏日」,更可以與喬治亞·歐姬芙、愛德華·霍普等著名的現代藝術大家感受孤獨。

准 備 好 了 嗎 ?

編輯:大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ELLEMEN睿士 的精彩文章:

新青年|費啟鳴:努力比流量重要100倍
揭秘#聶遠神秘身份#,想不到你是這樣的大豬蹄子

TAG:ELLEMEN睿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