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和珅的後代今何在?270年過去了,他們仍然奉行大清的很多習俗

和珅的後代今何在?270年過去了,他們仍然奉行大清的很多習俗

原標題:和珅的後代今何在?270年過去了,他們仍然奉行大清的很多習俗


時間退回到273年前8月,乾隆皇帝做出一個決定,讓三千八旗子弟離開京城去往黑龍江的拉林。這個地方曾是滿族的發祥之地,乾隆用意很明顯,統治中原大地的同時,也讓八旗子弟恢複發祥地的繁榮。因此他們在那裡的目的除了衛戍疆域,重點還是發展經濟!其中這批人當中,就包括和珅的族人後代們。


有人就要問了,什麼是八旗子弟?清代滿族的軍隊組織和戶口編製制度,以旗為號,分正黃、正白、正紅、正藍、鑲黃、鑲白、鑲紅、鑲藍八旗。各旗當中因族源不同分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滿洲、蒙古、漢軍同屬一旗,旗色亦相同,惟從軍、入仕待遇略有不同。八旗人的後代稱八旗子弟。



然而時過境遷,大清早已成為歷史,當年的八旗子弟已經成為普普通通的百姓,在當地成了種地的農民。乾隆年間的赫舍里氏是很顯貴的,每天只干三件事:遛鳥、喝茶、聽戲。錦衣玉食相當瀟洒,雖然現在成了農民,但不敢忘祖。至今家族每年都要祭祖,在祖宗畫像前磕頭跪拜,繼承先人的優良品格,更好的服務社會。當時這裡有京旗24屯,其中和珅的後人就住在鑲紅旗的那個屯子。


和珅初為官時,精明強幹,為官清廉,通過李侍堯案鞏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對其寵信有加,並將幼女十公主嫁給和珅長子豐紳殷德,使和珅不僅大權在握,而且成為皇親國戚。隨著權力的成長,他的私慾也日益膨脹,利用職務之便,結黨營私,聚斂錢財,打擊政敵。嘉慶四年(1799年),嘉慶帝即下旨將和珅革職下獄。和珅所聚斂的財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所擁有的黃金和白銀加上其他古玩、珍寶,超過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乾隆帝死後十五天,嘉慶帝賜和珅自盡。



如今和珅的後人也是以種地為生,別看村民都生活在屯子里,但他們現在講話都是很標準的普通話,不但沒有一點東北腔,而且還帶著京腔。


雖然過去270多年來,但對祖上一些好的文化習俗都保留了,一直傳承至今。尤其有年輕人婚嫁的時候,這種禮儀傳承就更加的明顯了。


全部是清朝的禮儀,整個排場非常的大,不知道的人還以為在拍攝清宮劇呢。村民表示,雖然如今大家成了地道的農民,除了樸實之外,還繼承了先祖幾份好面子的性格,這就是為何至今種地了還仍喜歡講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童爺說事 的精彩文章:

他是被日軍俘虜過得開國中將,憑藉一張巧嘴忽悠日本人,最終獲救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遺漏了1人,結果釀成悲劇!

TAG:童爺說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