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判斷白茶是否受潮,大家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別忘記了!

判斷白茶是否受潮,大家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別忘記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在白茶保存大關中,有五個要素需要特別注意。

光照、水分、高溫、異味、強氧,這五個因素若是沒有控制好尺度,容易造成白茶變質。

光照,是一種能量物質,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要是將白茶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將會導致其香氣消失,色澤變化,最後失去飲用價值。

這也就是日常存茶,不建議大家用玻璃罐存茶!

再者,高溫環境下,也會導致白茶內在物質的分解,從而致使內在物質消失,沒了香氣,沒了滋味。

至於強氧,則是另一個禁區,茶葉若是與過多的氧氣接觸,則會加速氧化進程,使茶葉失去靈氣。

水分,更不必多說,是白茶的一大天敵。

白茶保存環節,對茶葉含水量、周圍空氣乾燥度有著嚴格的要求,若是白茶吸收了潮氣,同樣會走向變質的結局。

在這麼多的因素中,白茶受潮最讓人關注。

保持白茶的乾燥度,至關重要。

一旦白茶受潮後,品質嚴重受損,宛若壁畫嚴重受損,修復起來難度極大。

而白茶受潮,實際上是有跡可循,我們要掌握判斷白茶是否受潮的技能,及時止損,亡羊補牢才是正確做法。

判斷白茶是否受潮,大家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入手。

《2》

白茶受潮,會有什麼癥狀?

1.葉片變軟

當白茶不幸地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就會開啟「黑化」的進程,朝著變質的方向一去不復返。

由外到內,首先是手感上就有明顯的缺陷。

最顯著的變化——葉片變軟。

原本乾燥的白茶,是堅挺的,乾燥的,手感乾脆,就好像包裝好的乾脆面一般,極容易折斷。用手觸摸葉片,傳遞給指腹的感覺,是乾爽的,還能感受到明顯的扎手感覺。

這種干度下,葉片就像是硬挺的仙人掌刺,扎手。又像是脆弱的玻璃娃娃,稍微用力就會玉石俱焚。

用手撥動白茶,茶葉在相互碰撞間,窸窸窣窣,發出「沙沙沙」的聲響。

而受潮後的白茶,葉片就像泄氣的氣球,瞬間蔫兒了。又像是鮮花在一夜間凋零,失去了原本的美貌,香氣全無,口感極差。

首當其衝的,就是葉片變軟,毫無先前的爽脆感。

這種變軟,手感受能輕鬆感受到,最簡單的來說,原本乾燥的白茶才有的沙沙沙聲響,消失了,或者是變得微不可聞。

在沖泡時,暴露了更多的缺陷。

最簡單的一點,沖泡乾燥度極好的茶,注入沸水後,它就會發出嗤嗤聲,就像是夏天被太陽暴晒過的柏油馬路,忽而遇上大雨,馬路洗水後的聲音。這種微妙的聲響,若是心思不夠細膩的泡茶者,會忽視它的存在。

或者是沖泡環境聲音嘈雜,有無法感受到。

唯有靜下心,安安靜靜地泡一杯茶,方可體會到個中趣味。

2.香氣變淡

受潮後的白茶,香氣也受到了極大的震蕩,失去了原本的競爭優勢。

原本張揚、硬氣的香味,開始變得軟綿綿的,好像感冒的人兒似的,軟綿綿。

這種,大概就是林黛玉的風格。行動似弱柳扶風。

而乾燥度好的白茶,它的香氣就像是鳳辣子,雷厲風行。香氣在杯蓋上、湯水中橫行,所向披靡,無人能擋,妥妥的稱霸一方。

根據受潮程度的不同,香氣也有所變化。

表面受潮的白茶,香氣變弱,整體香型還在,出現了些病態,不夠強勁有力。

若是連內在都受潮的白茶,就會出現一股潮氣,聞著就一股濕漉漉的味道,十分不爽。

氣味,與原本大相庭徑,簡直就是天壤之別。甚至還會出現霉味、酸味等不該有的味道。

這裡白茶,屬於受潮晚期,再也沒有必要喝。

3.湯水變薄

湯水上,同樣也會被波及到。

因受水汽的影響,白茶中的內在物質被破壞,原本稠厚、醇滑的感覺迅速下降,繼而茶湯開始逐步變得單薄,滋味不似之前那般豐富。

如果說,沒有受潮前的白茶,是一杯香醇的純牛奶。那受潮後的白茶湯水,就是勾兌過許多水的牛奶,不在具有絲滑、醇厚感。

再者,原本茶湯里的豐富落水香,也會開始衰退,香氣柔弱,氣若遊絲。

這一點,稍稍用心喝茶就可以體會到。

簡而言之,受潮後的白茶,變得不再好喝。

《3》

受潮的白茶,要如何處理?

此問題,有許多茶友關注。

受潮,在岩茶界,被成為返青,對待返青的岩茶,通常會採取復焙的方式,將吸附在茶葉中的水汽驅趕,讓乾燥度重新達標,恢復良好狀態。

復焙,有兩種狀態。

一是自己買一個小型的焙籠,自己在家操作。權當是一次DIY活動。

再者,如果是茶葉量比較大,花點小錢,請茶農返廠重新炭焙。這種情況下,就要看你跟茶農的交情,必要的時候,還要付點辛苦費。

復焙這種方式,可以套用在白茶上嗎?

從理論上來說,可以。

受潮,最好的處理方式是烘乾。

但這個烘乾,需要專業水平,並非拿一個微波爐、炒鍋就能解決。

若您受潮的茶,只有幾兩,那就當交一次學費唄,當做花肥。

要是您的白茶數量多,有大幾十斤,那這真要花點人情費來拯救白茶!(但前提是,您的白茶受潮不嚴重,如果受潮嚴重,那估計就沒有辦法了。)

也有茶友問過:「受潮的白茶,還能喝嗎?」

不能!

單從口感方面考慮,受潮的白茶一點兒也不好喝。

沒必要讓舌頭承受無妄之災。

《4》

防微杜漸,要想白茶不受潮,保存工作最關鍵。

與其在為白茶受潮而籌謀,倒不如先從保存環節開始,將這些白茶保存的因素扼殺在搖籃里,才是關鍵。

在杜絕白茶受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從從這五個方面入手。

1.確保自己買到的白茶,含水量足夠干

茶葉本身含水量足夠干,這是一切的源泉,更是關鍵,要是這個環節沒有把控好,後續的一系列保存措施,都將功虧一簣。

故而,要確保白茶的含水量達標,最重要。

2.為確保房間的乾燥度,必要時配一台小型抽濕機

三層包裝法,是白茶的黃金法則。而小型抽濕機,則是公主的騎士,能護它周全,最大程度避免受潮.

配上一台抽濕機,減少存茶顧慮。

3.陰雨天氣,盡量減少開箱次數

到了陰雨天氣,空氣濕度大,這時候要減少開箱的次數,避免水汽進入茶葉中,尤其是南方的朋友,到了陰雨天氣,存茶的房間最好可以減少開窗的頻率,將水汽降到最低。

4.確保鋁袋、塑料袋、紙箱密封性

三層包裝法,更要再三確認其密封性,鋁袋、塑料袋、紙箱都要密封緊,尤其是紙箱,最好四周也可以用透明膠密封好,避免變質。

5.取茶時,速度要快,避免茶葉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

取茶的時候,也要快准狠,抓緊時間拿完。拿好茶之後,也要第一時間密封好,杜絕空氣中的水汽和茶葉接觸。

瞧,都是一些細節問題,而且有的還很容易被忽視。在這篇文章里,村姑 陳都為大家羅列出來,照著做,准沒錯。

《5》

白茶一旦和「受潮」二字關聯起來,彷彿是人生的一大厄運。原本的高貴感消失地無影無蹤,有質感的茶湯,也變得平凡,更有甚者,茶都不能再喝。

要判斷白茶是否受潮,也很簡單,可從三個指標入手。

一看葉片是否乾燥;

二聞像是是否正常;

三品滋味是否醇厚、飽滿。

要是這三點都無法達標,真要仔細考慮您的白茶是否受潮!

白茶受潮,品質之殤。

我們要防微杜漸,將受潮扼殺在搖籃里。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長期收藏白茶,是選擇散茶還是餅茶?今天帶你一探究竟!
開講了,武夷岩茶中長在「窠」里的肉桂,它是這樣的!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