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冬天最高級的養生不是吃,而是補心

冬天最高級的養生不是吃,而是補心

老家在南方一個古老的村落,進入農曆十月,天開始冷了,秋收也已走進尾聲,只差最後庄重一筆——晒種子。

種子是精挑細選出來的,按理說它們已經曬過一秋,蒸騰完水分就可以入倉了。但每年剛入冬,爺爺都會瞧著日光,把種子翻出來晒晒。

圖片1|腦洞少女0616

圖片2|k歌之王1977

往往等沒了日光,寒天朔風的時候才肯罷休。爺爺說,種子積蓄了陽光,有了光和熱,冰霜雪凍也不怕了。補足陽光還不行,還要把種子用布袋慎重收好,存入糧倉封鎖。

如此一來,入冬補暖,封存溫度,種子就不會被凍壞。就像一顆心,入冬補冬,補暖存溫,才好撲通撲通地過冬。

圖片|國軍

/入 冬 補 冬/

補一顆熱氣騰騰的心

入冬補冬,少不了一碗羊肉湯。

一口羊湯下肚,冷得哆嗦的身體馬上從頭到腳暖過來,四川人說:「喝了羊肉湯,冬天不穿衣裳」,一碗羊肉湯是可以補暖的。但對我而言,冬天不吃羊肉火鍋是不完整的,因為它「補心」。

圖片|許詩穎不是徐思影

小時候,母親喜歡用羊骨熬一鍋高湯,放進羊肉、羊肚、肥腸,煮到七八分端到煤氣灶。剛支起火,我們就忍不住擺弄碗筷,直勾勾盯著一鍋肉,直到濃湯咕咚響,幾塊羊肉下肚才止住了饞嘴。

何止止住了饞嘴,也止住一顆被寒風吹冷的心。人一到冬天,就特別懶洋洋,躲著冷天過日子。

圖片1.2|來源網路

可只要哈著熱氣,吃上幾口鍋里翻滾著的肉,身體馬上就暖了。心也隨著濃湯翻滾,撲通撲通跳,任憑外面天有多冷地有多凍,此時此刻心裡暖洋洋,想懶也懶不下來了。

在我們心中,吃下一頓熱乎乎的羊肉,就補好了一顆熱氣騰騰的心。

圖片|來源網路

/入 冬 補 冬/

補一顆溫暖如春的心

補心的好食補還有一碗湯。

有一回黛玉想起家中往事,犯了舊疾,什麼都吃不下,紫鵑便給她做了一道湯。這道湯,不是什麼奇珍異材,是普通到用火腿肉煮成的一碗白菜湯。

說來也神奇,這碗湯比燕窩粥、人蔘湯還有用,黛玉喝了以後,病症就緩了許多。

這顆普通的白菜也叫「平安菜」。平時吃了養胃生津,冬季吃了預防感冒,易上火的人吃了清虛火。所以一到冬天人們都喜歡囤上一些,大魚大肉之後,吃上幾口清清胃。

圖片|來源網路

但其實小白菜還有更深一層意義。蘇東坡說:「白菘類羔豚,冒土出熊蹯」。白菘像小羊羔一樣鮮美,又像熊掌一樣十分有營養。

「菘」便是白菜的雅稱,它像松樹一樣四季常綠,就算是在最冷的冬季歷盡風雪,最後還是飽含春光的樣子,常鮮常綠。

寒氣逼人的日子裡,就著一碗熱騰騰的白菜湯,補一顆「常鮮常綠」的心,冷冬也溫暖如春。

圖片|來源網路

/入 冬 補 冬/

補一顆「蠢蠢欲動」的心

入冬補冬,還要補一顆想動的心。

秋收冬藏,人們忙碌了大半年理應要閑下來好好歇歇了,可不知道為什麼一入冬,卻是家家戶戶往來走動得最勤的時候。

圖片|汪汪623

小時候,家裡一旦忙完事情,母親就盤算著要走親訪友,整個冬天沒有幾天消停的。一開始還興緻盎然地跟著出門,可沒幾次就乏了,只想在家懶上一個冬天,只是每次都拗不過。

後來,實在忍不住問:「入冬,歇歇不好么」?人到了冬天應該和萬物一樣,養精蓄銳,好好休養,才能應對來年漫長的付出。

可母親說:「人啊,歇一歇就不想動了」。春夏秋哪一季不是熱騰騰地過著,才有了春華秋實。

圖片|李林1020

是啊,人一懶,就容易賴上整個冬天,越賴越沒勁,越對生活提不起興緻。冬天,補一顆「蠢蠢欲動」的心,才有力量迎接來年的變化。

凜冬將至,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入冬補冬。時不時邀朋喚友到家裡,動手做頓飯,喝點溫酒,吃鍋熱菜, 或者到熱鬧的地方逛逛......總之,面對生活,面對冬天,願你也能擁有一顆,撲通撲通跳動的心。

圖片|太陽雨681

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物道 的精彩文章:

豆瓣9.3,這才是中國人最需要看的國產綜藝!
攝影詩人孫郡:他一按下快門,所有人都夢回古朝

TAG:物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