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為何總是以神話和宗教為題材?原因很現實!

文藝復興時期的畫作為何總是以神話和宗教為題材?原因很現實!

【本賬號文章內容全部為作者原創,禁止抄襲轉載!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

在11世紀以後,人們經歷了希臘、羅馬的文化繁盛時期和後來的「黑暗時期」之後,經濟開始復甦,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誕生了一大批新的資產階級和大批的人才,甚至誕生了大航海時代,隨著各種文化的衝突、碰撞,人們對於自由的嚮往越來越高。隨之而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文化,其中就包括繪畫、文學、音樂、雕塑等等!

古羅馬文明,實際上是解放自己天性的文化運動以羅馬為中心開始了,人們要求解放自己的天性,但一千多年來的宗教禁錮一時還清除不了,那時候教會還規定不能畫裸體,怎麼辦呢?當時的畫家就只有從神話和宗教中尋找創作靈感,神話和宗教里的神卻是可以畫成裸體的,這樣,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就來了個「曲線救國」 他們可以把神話里的人畫的美輪美奐,不再總是一個面孔,這方面波提切利的維納斯就是優秀代表。

文藝復興三傑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都畫了大量宗教題材的作品,但卻不同於以往以宣揚神性為主的宗教和神品作品,賦予了新的思想內涵和審美意識,比如: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耶穌和他的12個門徒在晚餐上的表情、姿態都是人性的自然流露。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諸神的姿態就是人間英雄的還原。拉斐爾的聖母像,畫的就是人間慈母。

PS:本文到此結束,歡迎訂閱多多評論留言!往期內容更精彩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野歷史 的精彩文章:

雷諾阿油畫《船上的午宴》中到底是什麼人?不說沒幾個人知道!
西方油畫中的鏡子到底隱含多少秘密?讓你不敢想!

TAG:小野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