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雙十一」消費級基因檢測創下銷量新高,網紅基因檢測走入尋常百姓家

「雙十一」消費級基因檢測創下銷量新高,網紅基因檢測走入尋常百姓家

乾貨 | 靠譜 | 實用

在家提取你口中2ml的唾液DNA樣本,然後寄送回廠家,一個月不到就能從手機APP上看到自己的基因信息和遺傳密碼,不用去醫院,也沒有侵入性的操作,這樣的基因檢測產品你心動了嗎?

剛結束的天貓雙十一最終以成交2135億創下歷史新高,在國內經濟形勢撲朔迷離整體穩中有變的情況下,天貓的這一數據可以說是打了「消費降級」的臉。傳統的基因檢測搭上移動互聯網營銷列車,又是降價促銷又是網紅粉絲經濟,進入了小編的眼帘。

微基因聯合同道大叔推出定製款,下單最多的星座0元全免單,23魔方邀請「奇葩」網紅出鏡直播,還有水母基因、各色基因等基因檢測公司,送蘋果手機送戴森吸塵器超低價搶購,小編看了都心動忍不住剁手。

和臨床檢測TO B不同,消費級基因檢測面對的更多是沒有醫學背景的普通消費者。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微信朋友圈、直播、抖音等等平台工具的泛濫使用,消費者可以輕鬆獲取到基因檢測的產品。

拿23魔方來說,先是在自家官網、微信公眾平台通過電商營銷、內容運營的手段獲取客戶,用科普文章吸引用戶並轉化,現在更是在直播平台藉助網紅的粉絲經濟,可謂是用足了營銷手段,賺足了眼球。

根據23魔方的融資資金用向披露,其累積超過2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金額,一部分用於實驗室建設,其餘的都用於營銷和市場推廣。

銷售數據的增長一直是企業立命之根本,高速增長的銷量以及用戶量,更是資本最為關注的一個方面,而背後的醫療大數據,其價值更是無法衡量。

作為一個互聯網公司這麼做無可厚非,可作為一家提供醫學服務的企業,是否更應該關注其提供的諮詢服務和數據解讀是不是能夠跟得上這海量增加的用戶數呢?

眾所周知,基因檢測的結果對於隨後個性化方案的意義重大,對慢病管理、營養吸收、運動指導、個性化護膚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普通臨床醫生尚且要和遺傳諮詢師共同解讀數據背後的意義,單獨靠消費者個人真的能夠正確準確的解讀嗎?小編在此不禁要打下一個問號。

醫學的創新有其特殊性,在知識密集型的行業,普通消費者很難判斷其檢測產品的價值,醫學創新要以不傷害大眾利益為前提,不能被市場所綁架。

回看消費級基因檢測的興起國--美國,他們現在的消費級基因檢測又做的如何呢?

小編在採訪美國消費級基因檢測實驗室負責人楚文江博士時曾和小編提起到,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早期的歐洲移民的祖源記錄並不完整,使得很多的歐裔美國人對自己DNA技術追溯祖源功能都非常感興趣,所以消費級基因檢測在美國的興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頗具有娛樂性的追溯祖源,但我們知道祖源分析的難度在於,必須建立足夠多的樣本,國內的情況顯然還在起初的積累階段,基因檢測公司和產品良莠不齊,假陽性錯誤頻繁出現,現今的基因檢測準確性堪憂。

再觀美國基因檢測領域的相關政策,當其試圖擴展到生活方式和健康領域的時候,消費級基因檢測在美國會受到了非常大的發展限制,以及相關部門的嚴厲監管,迄今為止也只批了10項科學性較強的健康相關項目。

國內的眾多基因檢測公司只向終端消費者提供基因檢測報告,並不提供報告解讀,以及其他的解決方案,也沒有第三方機構評估其數據的準確性與解讀。在市場監管還不夠完善缺乏公認的行業標準的情況下,更需要的是企業的自律。

創業公司應該在基因檢測數據準確性的基礎上,更需要加強的是對檢測結果的解讀和諮詢,才能夠贏得良好的客戶體驗,真正做到留住用戶。

消費級基因檢測尚還在增量市場,存在著巨大的市場空間,眾多的公司湧入基因檢測,對同一疾病,不同公司選擇的檢測位點不一樣,解讀角度不一樣,就會導致結果的不同。

把一個傳統的產品做得有趣其實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正如WeGene陳鋼所說的:「如果只是有趣就結束,可能還不夠。」

在大眾對基因檢測的認知和接受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市場終究還是會回歸其本身的價值上,各位同行除了共同努力相互合作把市場的蛋糕越做越大之外,更需要重視的是數據的解讀和諮詢。

在有趣的前提下,提升醫療服務,如果還能推動基因組學的基礎研究更好,只有這樣才能讓消費級基因檢測走向良性發展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轉化醫學網 的精彩文章:

40000人研究表明:睡眠過多竟影響認知!
Nature子刊:太狡猾!癌細胞建立「密道」躲過免疫治療!

TAG:轉化醫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