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只認識幾個字的朱元璋如何招攬人才的?自稱造反全因一股神秘力量

只認識幾個字的朱元璋如何招攬人才的?自稱造反全因一股神秘力量

文|羅山

朱元璋曾被後世史學家如此評價:「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者也」(清代史學家趙翼),一語道出了其人格的複雜性。朱元璋治國願作聖賢,希望能比肩堯舜,讓世間沒有貪官奸佞。朱元璋治軍堪為豪傑,在起兵之時廣納賢良,厚待文士,有救世安天下之心。朱元璋起家亦是盜賊,在亂世草莽中狡悍無比,在太平光景下殘忍無常,至死也沒能走出焦慮與狐疑。因此,朱元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複雜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其複雜的個性。

只認識幾個字的朱元璋如何招攬人才的?自稱造反全因一股神秘力量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朱元璋受的教育有限,無非是在廟裡跟著念經和尚學著認了幾個字,後人評價他是「以游丐起事,目不知書」,但朱元璋並不以此為恥。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寫下了《御制資世通訓》這本小冊子,從中不難看出他對自己文化程度的認識。朱元璋承認自己小時候家裡沒錢讀書,「聖人、賢人之道一概無知」,但當時年幼單純的他又很喜歡聽勸人向善的「善人之言」,這構成了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基礎。隨後經過元末的群雄並起,戎馬倥傯間更加顧不上文化學習,直到數年之後,朱元璋逐漸闖出名堂,才「乃尋儒問道,微知其理」。

朱元璋在《御制資世通訓》中寫道:父母既不賢明也算不得愚蠢,孩子沒人教導,結果這孩子又孝順又友愛,誰都沒他優秀,這是為啥?(有父母不賢而不愚,子無師而乃仁,於六親和,父母孝,悌於兄,朋友信,睦四鄰,農者勤於農,士者勤於士,博精於人事,其源何如?)朱元璋認為,這是因為這樣的父母都是「淳心之人」,祖上積德,父母自己知識水平不高,孩子只能向周圍人學習,博採眾家之長,比那種跟著一個教書先生讀死書的孩子不知高到哪裡去了。畢竟「一師之學,一人之見而已」。不難發現,朱元璋這說的就是他自己。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但也要考慮歷史的行程。按朱元璋的說法,像他這麼優秀的人本來是不想造反的,一切都是時勢使然,這種迫不得已的神秘力量就是天道。

只認識幾個字的朱元璋如何招攬人才的?自稱造反全因一股神秘力量

明龍紋琉璃滴水,出土於安徽明中都遺址。

他起兵不久後打下滁州,老儒生范常拄著拐杖來到軍營門口,朱元璋和這位老鄉聊得很投機,就把他留下。打下太平,當地的易學專家陶安又來歸附,拍了朱元璋一通馬屁。朱元璋問他,我想打金陵,你看如何?陶安說我當然支持啦,金陵是帝王之都,「撫形勝以臨四方」,打下這裡就可以平天下啦。易學專家都這麼預測了,朱元璋自然很開心,下令把陶安也留下。打下金陵後又延攬名儒數十人,隨後就向徽州和浙東進軍,這兩處固然是戰略要地,但同時也是文教重鎮,書生雲集,在這兩個地方,朱元璋認識了讓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升、「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吾之子房(張良)」劉基。

只認識幾個字的朱元璋如何招攬人才的?自稱造反全因一股神秘力量

宋濂畫像

這兩個地區以徽州和金華盆地為主,實際上是連為一體的,遍布著丘陵和溪澗,離政治重鎮很遠,所以在宋元之際反倒比較安全,很少受到戰爭的打擊。雖說在丘陵之間,溝谷縱橫,但畢竟江南水鄉,河流縱橫,坐上一隻船也可以航行四方,在當時的條件下,區域內部的交流很方便。朱元璋打下浙東後,把青田人劉基與浦江人宋濂、龍泉人章溢、麗水人葉琛一起召往身邊,四人並稱「浙東四先生」。這四人的家鄉就在今天浙江麗水、金華的山間盆地中,相隔不到100公里。這裡在宋代就是金華學派重鎮,出現了呂祖謙這樣的名家,曾在鵝湖之會上與朱熹、陸九淵談笑風生。在這個有學術傳統的地方,富家大族往往出資開設義塾,供有天賦的孩子讀書。宋濂在寫給金華小老鄉的《送東陽馬生序》里就說,自己小時候家裡很窮,跑到百里之外去向老先生請教學問,又翻山越嶺去上學,和一群「被綺綉」「燁然若神人」的高帥富在一個屋檐下念書,讀的就是隔壁諸暨縣的白門義塾。宋濂筆下翻山越嶺的艱難旅途,實際上是70公里左右的河谷小路,當然在冬天靠步行也是很辛苦的。宋濂在一群高帥富同學中顯得非常寒酸,但和念不起書的朱元璋相比,宋濂明顯幸運得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靈寶戰役胡宗南失利,蔣介石直接開罵「既不能打日本,又不剿匪」
一個治國無能,逃跑有術的日本天皇,被流放荒島還能翻身重登皇位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