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北京水米田教育集團董事長潘躍勇在2018亞洲幼教年會上的精彩演講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有水有米又有田!

這次的亞幼會真的不簡單!

親愛的各位幼教同仁,大家上午好!

感謝亞幼會組委會肖總給我這次機會,與大家一起分享,我對人工智慧大背景下的未來無師幼兒園的思考。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主題是:這是我的王國--厲害了,未來「無師」幼兒園向我們走來。

首先,我問大家四個問題:

1、你上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今夜不回家

2、 你上初中最喜歡上的是哪一節課?

自習課

3、 你上大學時最喜歡去什麼地方?

圖書館

4、 你的孩子15歲的時候放學後回到家裡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關上自己卧室的門

為什麼是這四個選擇?這四個問題有幾個共同點:

獨立、專註、自主、自由、平等、無師、無家長、空間歸屬自己······

是的,人對生命最大的渴望就是快樂、自由、尊重、平等,無論大人還是孩子。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下面,給大家分享一個故事:

我的一個朋友在1998年去德國出差,對德國慕尼黑的一個地方十分好奇,非要求導遊帶他去看,這個地方就是德國慕尼黑的海灘天體浴場,他認為裸體成就了強大的德國,年輕的德國,平等、自由的德國。他回國後告訴我,不去不知道,一去嚇一跳。烏泱泱的幾百人,站著的、躺著的、跑步的、打球的。全是赤溜溜的裸體,剛進去時,自己還很好奇,不到2分鐘,幾十雙眼睛發出異樣的眼光,聚焦過來,讓他和他的朋友,臉一下子紅了起來,拔腿就跑,為什麼?因為他們穿著衣服,成了另類。

你若穿著衣服,什麼感覺?

面對純潔的、善良的大自然環境,無論披著任何奇裝外衣,無論打著什麼善良的口號,無論懷揣著什麼目的,我們都像一個小丑,在純凈的孩子面前,我們更是如此。

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愛彌爾》的作者盧梭,對此,也有這樣的論斷。

善良的人性存在於純潔的自然狀態中,只因社會的文明,特別是城市的文明,才使人性扭曲,罪惡叢生。因此,只有歸於「自然」的教育,遠離喧囂城市社會的教育,才有利於保持人的善良天性。——盧梭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下面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五所不同尋常的偉大的學校:

01

英國夏山學校

一所偉大的百年名校,是1921年尼爾先生創辦的,他認為:

1、不是讓孩子適應學校,而是學校要適應孩子。

2、讓孩子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做。

3、與其培育一個不快樂的學者,不如培育一個快樂的清道夫。

4、學習的基本原則,是自由、責任、信任。

5、快樂是生活的目的,也是教育的目標。

——尼爾

02

瑟谷學校

美國馬薩諸塞州的一所偉大的學校,他比尼爾的夏山學校更為激進。1968年成立,這是一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沒有老師的學校,一部教育傳奇。

瑟谷學校的主要特點:

1、沒有老師,沒有班級,沒有考試,老師稱為工作人員。

2、聽從是孩子內心召喚的地方。

3、玩耍是瑟谷學校最嚴肅的追求。

4、常常告訴孩子,你內心十分清楚的是,你想做的事情最重要。

03

聖陶學校

在中國也有一所與瑟谷學校,也不遜色的偉大的學校。被譽為中國真正的教育理想國,教育的桃花源,甚至比瑟谷更為激進的學校,這所學校的特點:

1、上課無教材

2、課前無預習

3、課上無筆記

4、課後無作業

5、教育應該是育教,是育在先,教在後

—王天民《聖陶學校》

04

藤幼兒園

在日本有一個蒙特梭利幼兒園,十分奇妙,不少人都去過。

藤幼兒園的主要特點:

1、園長辦公室位於入口大廳一側的角落裡,園長也是警衛。

2、沒有封閉的空間,所有空間都開放。

3、同伴之間沒有任何差別,無論是好,是壞。

4、沒有圍牆的娛樂空間。

——藤幼兒園

05

北京水米田蒙特梭利兒童之家

在北京也有一所蒙特梭利新概念幼兒園,她的主要特點是:

1、大面積,400㎡,一個班;

2、無隔斷,全通透;

3、環創簡約,明快,迷宮式布局。

4、寧靜、秩序、平等、自由、和平。

5、兒童社交中心。

這個幼兒園就是北京水米田蒙特梭利兒童之家。

大家有沒有看出這五所學校,有十個共同的特點:

快樂、尊重、自由、平等、信任、專註、合作、開放、獨立、無為。

這就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原點。

偉大的結論:

教育的終極目標,就是快樂、平等的、專註的生活。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那麼:我們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空間放手交給孩子,孩子真的有這麼 大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嗎?

有一個有趣的實驗叫《牆洞實驗》,蘇伽特·米特拉,2013年榮獲TED大獎,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授,也是印度新德里大學教授。他做了兩個實驗:

實驗一:在印度貧民窟的牆上鑿了一個洞放置了一台可以上網的電腦,結果孩子們8分鐘學會了上網,夜幕降臨,村裡70多個孩子也學會了上網。

實驗二:

印度北部的一個村莊,這裡的孩子一點英語都不會,也沒有網路,只給了一台電腦,和幾個CD,3個月回來後,奇蹟出現了:一個8歲的孩子用電腦玩遊戲;一個12歲的孩子學會了英語。

因此,蘇伽特·米特拉得出了兩個結論:

結論一:

1.兒童的自我學習能力是強大的。

2.一個孩子探索,幾個孩子圍著,再加上一群孩子「出謀劃策」,這樣的社群學習,是孩子最喜歡的。

結論二: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是母親,第二任老師也不是幼兒園老師,孩子自己和小夥伴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最好的老師。幼兒園去老師化,大、中、小學去老師化,是未來教育改革的大方向。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以瓦特蒸汽機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以法拉第電磁感應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以1946年在賓夕法尼亞莫克利和艾克特發明的第一台計算機為標誌的第三次工業革命已經成為歷史。現在人類進入了人工智慧、萬物互聯、大數據、區塊鏈技術、量子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為標誌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時代。

無人駕駛,無人售票,無人超市,去一切中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在倒逼著人類教育革命的改革,也包括我們幼兒園教育的革命。

世界需要一場兒童革命,

兒童教育思想需要革命,

兒童教育課程需要革命,

兒童教育環境需要革命,

兒童教育師資需要革命,

幼兒園園長需要革命。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讓我們期待2040年的幼兒園形象,我想20年後的幼兒園應該有九個特點:

1.重新定義幼兒園

重新解釋盧梭的大自然教育思想。「凡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但到了人的手裡,一切都蛻化了。」

重新解釋《童年的消逝》尼爾·波茲曼捍衛童年的偉大呼喚。

(1)童年概念與成人概念同時存在。

(2)兒童應充分享受大自然賦予的生活。

(3)教育不應為兒童未來而犧牲兒童現在。

(4)不能從未來的角度提早設計兒童當下的生活。

2.大開放、大混齡、小規模、小廁所、全通透、無卧室、迷宮式,一個全開放的自由、簡約、明快的兒童社交中心環境創設。

3.把每一寸土地還給孩子,每一方空間還給孩子,每一段時光還給孩子,720゜教育價值最大化。

4.學具更加豐富,原創個性化學具生動體現。

5.無教材,無老師,無評價,無固定學習環境。

無門衛,無保潔,無廚師,無外教,客觀的建立了兒童自治共和國。

6.快樂生活是追隨孩子的唯一評估指數。

7.家庭、幼兒園、社會、三位一體、無縫隙全面融合。

8.新型的五大師生關係:

(1)教師是孩子學習興趣的喚醒者;

(2)教師是孩子學習材料的提供者;

(3)教師是孩子學習過程的隱形觀察者;

(4)教師是孩子學習困難的遠距離支持者;

(5)教師是孩子學習成果的近距離擁抱者、傾聽者、享受者;

9.幼兒園是孩子們自由交流的超市,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狂歡。

(1)每一個老師都是隱形的,高度專業的。

(2)每一個教具都是互動的,有溫度的。

(3)孩子的每一分鐘是自由的,開心的,平等的。

(4)孩子的每一個空間是個性的,是「我的」。

(5)每一位家長是遠程互動的,課程是共同設計的。

有人說,20年以後的幼兒園,是這樣一幅圖畫面,18個孩子的幼兒園+1位老師+1隻貓。因為40年以後的機器人已經會哭,會笑,會呼吸,我們已經分辨不出,你是人?還是生物機器人?還是機器人?

未來幼兒園將是一個女人和一隻貓的故事

人類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倒逼著在孩子面前像醜小鴨一樣手舞足蹈的我們。

今天,我們終於理解了,1840年人類幼兒教育之父福祿貝爾,為什麼把幼兒園起名為「Kindergarten」的真正內涵了。

今天,我們也終於理解了錢學森的百年之問,「中國為什麼培養不出傑出的科學家」的淵源了。

方向永遠比努力重要。

在人工智慧、信息化革命浪潮面前,不是你想不想革命的問題,而是你想活不想活的問題,無論你是普惠園還是非普惠園。

幼兒園不是你的王國

幼兒園也不是我的王國

幼兒園是孩子們的王國

幼兒園是孩子的自然王國

幼兒園是孩子的本我王國

幼兒園是孩子的自治共和國。

老師們,看見未來的才有未來。

我們正處於人類兒童教育革命也是人類教育革命大風暴到來的前夜,兒童教育需要革命,其實在革我們命。

「大道無痕,清水無香,大勢若水,萬物如初」。耶穌說:「進入天國的都是小孩子一樣的人」,讓我們一起回到孩子們的狀態吧。

看見未來的才有未來。未來已來,讓我們的生命真正活的明明白白!

讓我們一定要記住盧梭的這句話:如果你想保持正確的方向前進,你就要始終遵循大自然的指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