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朝滿族馬褂

清朝滿族馬褂


淺談清代馬褂

馬園園 徐雙叢 蔡慧清

(遼東學院服裝與紡織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一、馬褂的由來及簡介

馬褂,是清代最有特色的服飾之一,滿語叫「鄂多赫」,是穿在長袍衫外長及臍的一種行褂(短褂),長不過腹,袖僅掩肘,是騎馬時經常穿的一種外褂,因著之便於騎馬,故名又叫馬褂。

馬褂是滿族人喜愛的服飾,在長袍外面套馬褂,有長袍馬褂的美稱。滿人初進關時,穿馬褂的僅限於八旗士兵。直到康熙、雍正年間,滿族男子穿馬褂習俗已盛行,上至天子下至庶民都穿用,也有女子服用,不分老少、貧富皆服之,並發展成單、夾、紗、皮、棉等服裝,成為男士的便衣。後來,發展到青年以穿著馬褂而顯威勇,富貴人家穿著其炫耀自己的富有。皇帝經常以馬褂賞賜有功的臣下,成為極高的政治殊榮。由於時代不同,用料、顏色、綴飾也有差別。乾隆時曾流行毛朝外的皮馬褂,均用珍貴裘皮,非一般人所能置。辛亥革命後,政府曾把黑馬褂、藍長袍定為禮服,長袍馬褂一度流行全國,20世紀40年代後逐漸減少。

二、馬褂的基本式樣

1.對襟馬褂

馬褂以對襟馬褂(如圖1)最為常見,又稱得勝褂,衣長及腰,對襟,平袖及肘,兩側開禊。相傳乾隆年間,軍機大臣傅恆遠因喜愛穿馬褂騎馬的便捷,經常穿馬褂去領兵打仗,在一次征金川的時候因穿此服得勝而歸,故又稱「得勝褂」。「得勝褂」雖源於貴族官員之行服,卻得以在民間廣為流行。對襟馬褂的顏色在各個時期有多種變化:初沿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又尚玫瑰紫,後又推崇深絳色(又稱「福色」),到了嘉慶年間,則流行泥金及淺灰色。大袖對襟馬褂可代替外褂而作為禮服使用,顏色多用天青色,大小官員在謁客時常穿此服,因其身長袖窄,也稱作「長袖馬褂」。

圖1 對襟馬褂

圖2 大襟馬褂

圖3 大襟馬褂

袖子長而窄的對襟馬褂又被稱為「卧龍袋」,原本為滿語「馬褂」的音譯,又稱「額倫袋」、「鵝翎袋」或「阿娘袋」。其衣身和袖比「得勝褂」略長,多用於平民。河工效力人員,常以穿卧龍袋為正式行裝。相傳時為阿娘袋,後誤為卧龍袋,久之,又稱為「鵝翎袋」。

2.大襟馬褂

大襟馬褂(如圖2),亦用於漢族服飾,男女皆穿,平袖及肘,衣長及腰,兩側開禊,將衣襟開在右邊,領、袖、襟、裾均用異色作為鑲邊,一般作便服使用,屬於民間服飾。清後期,馬褂的領、襟、袖上流行以異色緣鑲沿,因而又稱鑲沿馬褂。實際上,馬褂鑲沿在清代行服制度中已有,《清會典》中規定:八旗之四鑲旗副都統的行褂,鑲黃旗、鑲白旗、和鑲藍旗用紅緣,鑲紅旗用白緣。前鋒參領、護軍參領、火器營官皆如之。火器營兵行褂,用藍而鑲白緣。健銳營前鋒參領行褂,用明黃而鑲藍緣。健銳營兵行褂,用藍而鑲明黃緣。這一做法在清晚期開始在民間流行,並且緣飾更為寬闊,兩袖亦寬而短,多用於貴族男子。

3.琵琶襟馬褂

大襟馬褂(如圖3),多為清代「八旗子弟」穿用,穿著時罩於袍衫之外,其外形與普通馬褂略同,衣短而寬博,下擺開衩,唯右襟與普通馬褂不同,右襟下端短缺,另補一塊,以紐扣相連,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襟馬褂」,又稱缺襟馬褂,穿上它可以行動自如,常用作出行裝。

4.翻毛皮馬褂

翻毛皮馬褂,大部分都是皮毛翻露於外,清代達官貴人冬季罩在衫袍外,以炫其富貴。翻毛皮馬褂在清代多以貂、鼠、羊、狐的皮毛最為多見。翻毛皮馬褂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毛皮在裡面,表面用普通織物或綢子,這一類是最常見的;第二種是裡面和表面都是毛皮,又叫「里外發燒」,這種馬褂由於里外都是毛皮,所以價格比較昂貴,只有官宦子弟才能穿得起;第三種是毛皮在外面,織物在裡面,這種馬褂不是很常見,在清代被稱為「反穿」。


三、馬褂的穿著方式

馬褂為外衣,雖然清晚期乃至民國時期,馬褂的穿著和搭配方式多種多樣,但其始終作為外套,罩於其他衣服之表。馬褂源於行服,其穿著方式亦要從行服說起。皇帝巡幸或打獵,其扈從都穿馬褂、缺襟袍和行裳。按制度所載,有衣則有裳,馬褂罩於箭袖缺襟袍之外,下系行裳。也有人認為當馬褂由制度中的行褂變為男女士庶燕居之服時,已不再著裳,而保留了馬褂罩於窄袖袍衫之外的穿法。這一穿法一直沿用至民國時期,甚至作為婚嫁時的禮服穿用。女子穿著馬褂時,可與馬面裙相搭配。清晚期至民國時期,亦有身穿大襟馬褂而下著滿襠褲者。男子大襟馬褂亦多配穿滿襠褲。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轉載請註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春兵 的精彩文章:

刑白馬烏牛誓」:後金與蒙古各部落的血盟
崔永元舉辦口述歷史研究,看老北京旗人的口述歷史研究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