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皇帝在紫禁城遇刺,百餘名侍衛充當看客,刺客的動機令人哭笑不得

皇帝在紫禁城遇刺,百餘名侍衛充當看客,刺客的動機令人哭笑不得

原標題:皇帝在紫禁城遇刺,百餘名侍衛充當看客,刺客的動機令人哭笑不得


文/格瓦拉同志


在帝制時代,弒君屬於「十惡不赦」的重罪,如果不是跟帝王有潑天的仇恨,或者出於為天下除惡的正義感,幾乎無人敢於從事這項風險極大的工作。不過在清朝嘉慶年間,有一個小人物卻因為想死後留名便去刺王殺駕,一時間成為天下奇聞。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乾隆帝留給兒子嘉慶帝的,是一個「爛攤子」


眾所周知,嘉慶帝從其父乾隆帝手中接過來的,是一個吏治敗壞、危機四伏「爛攤子」。為了刷新局面,嘉慶帝從親政後便頒布上諭,一再重申「整飭吏治,以清廉為本」、「貪墨之風,首當嚴懲」(見《清仁宗實錄》)。為達到這個目的,嘉慶帝不僅繼續重用清廉的老臣王傑、朱珪、董誥等人,而且還聽從老師「身先節儉,崇獎清廉」的建議,率先過上節儉樸素的生活,並大幅減少地方所獻貢物。


嘉慶帝的節儉達到近乎「自虐」的程度,身上穿的衣服補丁摞補丁,但即使如此,都不肯更換新衣。然而嘉慶帝施政過於重視小節,但對於關乎國計民生的改革事業卻往往束手無策,導致局勢非但沒有好轉,反而呈日益加劇之勢。其在位的26年時間裡,白蓮教之亂、八旗生計、河道漕運、鴉片輸入等問題迭次出現,讓他在應對不力的同時,漸漸地也大失民心。


嘉慶帝在清朝史上很不得民心


嘉慶帝大約是清朝史上最不得民心的皇帝,在位期間曾數次遭遇暗殺行動,其中最危險的一次發生在嘉慶十八年(1813年)九月。當時,天理教首領林清在入教太監劉進亨等人的引導下,率200餘人潛入北京,分由東華門、西化門攻進紫禁城,一度將要得手。虧得皇次子旻寧(道光帝)調來火器營、健銳營兵入宮,才及時地撲滅叛亂。


這次突襲讓清廷無比震撼,令嘉慶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光輝形象毀於一旦,以至於他在事後連連哀嘆「漢、唐、宋、明之所未有,朕實恧焉」(見《清史稿·卷十六·仁宗本紀》)。林清事件堪稱傳奇,不過早在此之前十年的一次刺殺皇帝舉動,則更加具有傳奇色彩。


嘉慶帝在位期間數次遭遇暗殺


且說嘉慶八年(1803)年閏二月二十,一個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子,當皇帝的鑾駕從圓明園回返紫禁城,走到順貞門的時候,突然從角落裡衝出來一位持刀大漢,徑直向皇帝奔去。由於事發突然,負責守門的百餘名侍衛一時間呆若木雞,竟然沒有趕過來阻止大漢、護衛皇帝,唯有定親王綿恩、固倫額駙拉旺多爾濟、御前侍衛丹巴多爾濟等六人眼明手快,及時地護住鑾駕。


經過一番搏鬥,大漢被制伏,但丹巴多爾濟等人則被刺傷。光天化日之下,皇帝竟然在紫禁城內遭遇刺殺,而百餘名侍衛非但沒有救駕,反而做起了「看客」,嘉慶帝在震驚之餘,感覺自己顏面碎成渣,於是下令嚴審刺客,並追究守門侍衛的失職之罪。


(嘉慶八年)閏二月戊寅,上還駐圓明園。乙酉,還宮,入順貞門,奸人陳德突出犯駕。定親王綿恩、額駙拉旺多爾濟及丹巴多爾濟等擒獲之,交廷臣嚴鞫。引文同上。


陳德在紫禁城刺君,讓嘉慶帝震怒


負責會審刺客的官員們本以為這是一樁天大的案件,然而審訊的結果卻讓他們哭笑不得。據刺客供認,他名叫陳德,現年45歲,此前在內務府做過5年的廚子,剛剛被解僱,家中尚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和一位年老癱瘓在床的岳母,妻子則早在兩年前便去世。陳德被解僱後,因無力撫養兒子、照顧岳母,便想自尋短見,但又不想死得悄無聲息,於是才有了刺王殺駕、轟轟烈烈而死的念頭。


會審的大臣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便下令對陳德連番用刑,但無論怎樣折磨他,陳德都堅稱是自己的個人行動。大臣們沒有辦法,最終只好將供狀呈交給嘉慶帝定奪。皇帝心中也沒轍,只好下令將陳德及其兩子判處死刑了事(「己丑,詔曰:『陳德之事,視如猘犬,不必窮鞫。所慚懼者,德化未昭,始有此警予之事耳。即按律定擬。』是日,陳德及其二子伏誅。」引文同上)。


嘉慶帝晚年猝死於避暑山莊


陳德事件過去後,嘉慶帝雖然更加在意自己的言行,努力塑造「仁厚之君」的形象,但從十年後發生的「林清事件」來看,效果非常不成功。所以在嘉慶帝暴崩後(極可能是因為年事已高,中暑後突發心腦血管疾病而猝死),民間便廣泛散布著他死於「雷劈」的傳言,由此可見百姓對他的怨恨之深。


史料來源:《清史稿》、《清仁宗實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磚家 的精彩文章:

宋仁宗到底有多仁厚?因為擔心侍從會挨罰,竟強忍著不肯要水喝
亡國之君因肥胖讓位給大將,大將含淚聽命,結果兩位皇帝同日喪命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