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宙斯盾艦沉沒,頂部這種設計弊端很大,全球這些戰艦都要小心了

宙斯盾艦沉沒,頂部這種設計弊端很大,全球這些戰艦都要小心了

11月8日凌晨挪威的南森級「英斯坦」號護衛艦與一艘大油輪相撞,右舷被嚴重損壞,起初這艘戰艦還只是有些側傾,在船員棄船之後苦苦經歷了6天的掙扎之後還是沉沒了,現在已經只剩下頂部天線露在水外面。挪威海軍已經決定暫停拯救這艘護衛艦,英斯坦號成為史上第一艘非戰損徹底沉沒的宙斯盾戰艦了。

更加令人頭疼的是,戰艦沉沒以後內部的油料在不斷外溢,給海洋造成了極大的污染,現在挪威正在想辦法解決污染問題,但是效果不是很大。本來這艘戰艦隻是擱淺在淺灘,為何會慢慢沉入海底呢,有人說是因為船員最後撤離的時候沒有關掉水密門的緣故,不過也有人看到了英斯坦號護衛艦的一個巨大設計弊端,很可能就是讓戰艦加速下沉的重要原因。

這艘戰艦排水量只有5000噸,但是為了讓宙斯盾相控陣雷達發揮最大的效果,因此將桅杆做得又高又重,這樣一來整個戰艦的重心就會上移,很難以把控平衡。其實呢相控陣雷達在很多戰艦上面都有,這種雷達和傳統的拋物線網格雷達不同,它需要4面陣天線,還有很大的相控陣面板、冷卻裝置和處理器,所以整個雷達的體積要遠遠大於傳統雷達。

儘管世界上的一些最先進的軍艦都安裝了相控陣雷達,比如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還有中國的055驅逐艦和052D驅逐艦。但是這些戰艦普遍排水量比較大,即使雷達體積大而且位置比較高,戰艦的噸位在那裡,重心也不至於太靠上。

相反和挪威沉沒的這艘英斯坦號戰艦相同設計的小型戰艦就要小心了,現在全世界還有德國的F-125級護衛艦、西班牙F100級護衛艦還有俄羅斯守護級護衛艦、荷蘭德澤文省級護衛艦、英國45型驅逐艦、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都存在這個設計弊端,這些戰艦都是典型的小船頂相控陣雷達的典型。

就拿印度加爾各答級驅逐艦來說,它的頂部採用了球形的雷達罩,沒有1萬噸的戰艦頂著重量很大的雷達,加上位置又很高,如果在沒有出現惡劣的海情或者遭到攻擊的時候確實不會出現大問題,一旦出現特殊情況很可能會重心不穩而翻船。在這方面俄羅斯就做得很好,俄22800小型導彈艇雖然只有800噸的排水量,而且也是裝著4面陣的相控陣雷達,但是用的是從戰機上發展而來的小型相控陣雷達,再加之在艦橋的布局上非常緊湊,所以總體設計並不怎麼違和。

宙斯盾艦的徹底沉沒雖然有意外撞擊的原因,但是國家後續的救援工作不到位也確實是一個重大原因,至於軍艦設計上的弊端,很可能就是加速沉沒的重要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蒼穹長劍 的精彩文章:

蘇聯為什麼不造核動力航母?並非沒有能力,這一原因太致命
俄羅斯唯一航母用他的名字命名,他卻因執意造航母被海軍辭退

TAG:蒼穹長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