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研究了1000位成功男性,發現30歲以後越活越好的,都有這些共同點

研究了1000位成功男性,發現30歲以後越活越好的,都有這些共同點

30,對於男人來說是個重要的關卡。30歲前,生活還可以瀟洒放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而30歲後,不能再那麼「自我」,因為,上有老,下有小,任重而道遠。

作者研究了馬雲、李彥宏、劉強東、丁磊等近1000位成功男士的人生履歷,大佬們的歷史告訴他,30歲的男人,應該能依靠自己的本領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承擔的責任,並已經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簡單地說,30歲的男人應該能坦然地面對一切了。

所以,男人到了30歲,不應該認命,而是以此為新的起點,新的開始,展開一段新的旅程。

而對於那些早已成年卻依舊茫然不知所措的年輕男士,更加需要一場認知突圍,而這些認知最好在30歲之前,就建立起來。

作者總結了5點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啟發。

01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觸摸成就的上限

如果快30歲了,你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該幹什麼、能幹好什麼,35歲的時候你怎麼辦?40歲的時候你又該怎麼辦?

在今天的中國,有3個人在30歲的時候當上了中國首富,其中有一個人就是丁磊。

從1997年創辦網易,到2000年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丁磊只用了3年的時間,他將這一切歸因於「最好做的事情是你自己真正喜歡、真正熟悉的」。

在丁磊看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過程中即使遇到挫折或是陷阱,也是無怨無悔的,因為這件事情是讓自己滿足並快樂的。

眾所周知,丁磊的「興趣」和好奇心是網易很多產品孵化的源頭,比如,網易做網易考拉,是因為丁磊認為跨境電商是個巨大的機會,對於提升中國消費者的品味、助推消費升級有比較大的貢獻。

啟動網易嚴選,則是丁磊及其郵箱團隊看到了中國製造的巨大潛力,希望把優質的產品從出口轉內銷,讓中國消費者有機會買到。網易雲音樂更是很大程度上源於丁磊的個人愛好和對音樂品質的追求。

什麼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真正想做的意思是,發自本心的喜歡,並能夠長久的堅持,在感性上始終保持熱愛,在行為上能化成習慣。

心理學家奧爾波特認為,人有一種「自主性功能」,那就是我們的興趣愛好,它處於動機的最深水平,可以自發的去驅動著人們去探索和行動。

只不過有時候,去做自己喜歡的事看似要冒很大的風險,讓人不敢邁出這一步。但經歷過的人常常發現,這種風險往往是表面的。

而研究結果告訴我們,你只有在做發自內心喜歡的事情時,才有可能激發出自己最大的潛能。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才可以觸摸自己成就的上限。

面對真正熱愛的事情,我們會很容易變的專註和投入,並比其他人更多的進入到心流的狀態。所謂心流,就是一個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達到的那種忘我的愉快狀態。在這種狀態中,不僅效率很高,創造性的靈感也會源源不斷地出現。

這種體驗的不斷累積會使我們的能力和優勢不斷增加,最終成為別人難以超越的競爭力。

02

你若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格

抱大腿根本沒有意義

「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依靠人際關係、處世技巧。」或許正是在戴爾·卡耐基這句名言的指引下,很多人都把人脈積累作為自己職業生涯規劃實施過程中的重要一步。

從短期來看,人脈確實可以幫助到你很多,但是,人脈是死的,經營不好就會失去。可是能力不同,無論你發生了什麼,失去了什麼,能力都是會給你帶來新的價值。

能力就是一個人生存的基礎,人脈的階梯,如果你沒有能力,縱使有再強大的人脈,他們也是愛莫能助的。

反之,當你已經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你會驚喜於真正意義上的有價值的所謂高效的人脈居然會破門而入。你所遇到的人將來自完全不同的層面,來自各種各樣意想不到的不同的方向。

能力強的人更喜歡,也更可能,與另外一個能力對等的人同頻共振。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互相應和、共鳴這種默契才更容易產生。事實上,生活里隨處可見這樣的例子。

比如,學生時代,某系公認的才子,會與另外一個系裡公認的另外一個才子「機緣巧合」地邂逅而後成為「死黨」。

當15歲的沈南鵬和14歲的梁建章第一次相識時,這兩個懵懂少年不會意識到17年後他倆會聯手創造一個中國互聯網產業的奇蹟。不是因為他們兩個要好,才各自變得優秀。而是因為他們各自都很優秀,才可能非常要好,而後命運的碰撞產生絢麗的火花。

生活的智慧就在於,集中精力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而把那些不能改變的暫時忽略掉。專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個優秀的人,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個獨立的人,比什麼都重要。打造自己的能力,就等於打造人脈——如果人脈真的像他們說的那麼重要的話。

事實上,關於人脈導致成功的傳說其實非常虛幻,只不過是不明真相的人只好臆造出來的幻象罷了。而坊間所謂的抱大腿,一點意義都沒有。當你沒有平起平坐的資格的時候,沒有別人需要的資源的時候,抱大腿根本沒有意義。

03

不要太貪心所有人的眼光

於是忘記了生而為人

30歲後,一個男人的心智基本上已經成熟了。30歲以後才明白,別人的目光已不重要,他們的批評和誇獎,事實上無足輕重,不應該成為你前進和滯留的動力和阻力。

馬雲被人看不起、李彥宏放棄豪華生活回國創業、劉強東負債纍纍屈身中關村賣光碟……光鮮亮麗的背後,也有各自的辛酸!但他們不怕別人的議論與嘲諷,不以別人的意志為轉移。

有一次,劉強東應邀去某大學演講,有不少大學生在提問環節中表示創業者往往很孤獨,且需承受世俗的眼光。對此,劉強東表示,要堅持理念,相信所選擇的。

關於別人對創業者的冷嘲熱諷,他想到了一件事。拉手網剛剛起步時,他在網上看到很多人對拉手網的明嘲暗諷,他對此深感遺憾。你可以對一個創業者不斷批評,但請少些諷刺和挖苦!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想到了兩句話——第一句是,創業者即使失敗了,也比整日不做實事只會挖苦他人的人強100倍。第二句是,破了產的百萬富翁,遠遠不同於那些沒有賺過錢的人。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每個人對生活的理解不同,追求不同。你的尺度不是別人的尺度,別人的看法不代表你的觀點。人不應該活在別人疑惑的目光之下,也不應該裹足於別人的唾沫里,更不應該活在別人給予的砝碼之上。

不要害怕別人的議論,有爭議才能證明你有作為,不敢出頭的鳥,就永遠沒有出頭的機會。別人嫉妒你,說明別人不如你;別人坑害你,說明你比別人有前途;不要太看重別人怎麼對待你,要甘於寂寞,也要敢於埋下頭來做自己的事情。

要想不被人議論是不可能的,要想不被人嫉妒,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超越,只有遠遠的超過你身邊的人,超越了可比的範圍,他們才會沒有信心再來嫉妒你了。要是沒有人認真的看待你,包括陷害和嫉妒,那才是一個人的失敗,因為你無足輕重。

忘記別人的目光,按自己的意願去生活,男人三十而立,從心出發,你的人生將煥然一新。

04

若不想遇見平庸的自己

請遠離舒適區

如果你現在正做的這份工作,就是你20年後的工作狀態,你願意做嗎?

很多公務員一做20年還是基層,每個月領取幾千塊的「固定」薪水,做著早已熟練到形成肌肉記憶的工作,仍然殘存著鬥志的人往往會放手一搏,離開體制來次轟轟烈烈的創業或者換份完全不相干的工作重新開始。

而大部分人早已被溫水煮青蛙,升遷太難,那就把時間用來關心新來的實習生找到對象沒有之類的事情吧。

他們也許忘了,現在偷過的懶,歲月都會加倍歸還。

研究結果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強大的「心理舒適區」,在這個區域內活動,我們會感到愜意和自在。然而,長期「堅守」在這樣的一個封閉的區域里,人往往會變得心安理得、得過且過,失去學習新東西的幹勁和熱情,逐步淪為「平庸的自己」,迎接他們自然是殘酷的洗牌。

一個成功的男人,30歲前後一定要強迫自己走出舒適區,嘗試做些新鮮的事情。

1999年底,31歲的李彥宏攜120萬美金的風險投資回國與好友徐勇共同創建百度,並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內完成目前中國最大、最好的中文搜索引擎的開發工作。

在飛往北京的航班上,他眼神堅毅地看著窗外。未來的創業生涯,就像這趟航班,會遭遇強氣流發生晃動,但最終會柳暗花明。當時,他發明的ESP技術全球獨一份兒,就憑手中的「金剛鑽」,他就能攬下「瓷器活」,過上優渥的生活。

但放著被別人仰視的矽谷工程師不做,他回國開創自己的天地。他堅信「科技改變人們的生活」,在這個令人振奮、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不「折騰」一番怪可惜的。

當你願意走出舒適區時,你會發現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變得更加有效率了。舒適感會消滅生產力,因為沒有了因期限和期望造成的不安,我們往往會心安理得,得過且過,甚至失去對多學點新東西的幹勁和熱情,也會陷入「工作坑」,用假裝「忙」讓自己呆在舒適區中,避免做新的事情。

鞭策自己跨出舒適區還可以幫你早些邁出步子,完成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找到更聰明的工作方式。

30歲前,走出你的舒適區,去感受,去接觸奇蹟發生的地方,感受尷尬,感受嘲笑,感受冒險。接觸奇怪的事情或情境,接觸狂野的想法,接觸讓你哆嗦的事情,接觸奇怪的景色、全新的聲音。

現實會告訴你,這這樣做會很有意思的。畢竟,Great things never camefrom comfort zones 。

心理學:測出你多少歲會遇到你的真愛!

TAG:推理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