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徐向前是一位舉世矚目的將才,他戎馬一生,戰功卓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徐向前外表溫文爾雅,不熟悉之人往往認為他有些靦腆木訥。實際上,徐向前的內心剛烈無比,他的軍事指揮風格與其外表恰成鮮明對比。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在廣州起義和海陸豐的艱苦戰鬥中,他鍛鍊出非凡的勇氣,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他剛到鄂豫皖任副師長時,原師長已犧牲,部隊也只有黃麻起義後留下的300 多名農民戰士。頭一次帶隊上陣,敵人的機槍掃過來,沒經驗的戰士都趴在地上不敢抬頭,徐向前卻站在那裡巋然不動,他就此在部隊中樹立起威信。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每次戰鬥,徐向前總是衝鋒在前,哪裡戰鬥激烈,他就拿著駁殼槍出現在哪裡。曾任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政委的李先念回憶說:「向前具有驚人的軍事膽略,從不知恐懼為何物。越是大仗、硬仗、惡仗來臨,他越是生龍活虎,精神百倍。」紅四方面軍善打硬仗、惡仗,是與徐向前的指揮風格分不開的。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徐向前的這股硬勁,在1948 年的臨汾戰役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他根據解放軍炮火不強、敵人城堅難摧的情況,決定採用「土行孫戰法」,依靠坑道爆破解決戰鬥。當部隊以土工作業逼近主城牆時,敵人用一切手段對此進行破壞。解放軍共挖掘爆破坑道十五條,掩護坑道四十餘條,最後只有三條坑道能挖至城牆下,為此,部隊傷亡很大。關鍵時刻,徐向前號召「要堅持最後五分鐘」,他對部下說:「就是鬍子白了,也要打下臨汾!」總攻時,完成的兩條坑道內所裝一萬八千斤炸藥同時點火,將厚厚的城牆炸開兩個五十多米寬的口子,八縱二十三旅首先突入城內,戰後被命名為「臨汾旅」。此役為解放戰爭中最為典型的坑道爆破攻城戰術。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徐向前善於帶兵,特別是能在短期內將素質較差的地方部隊整訓成勁旅。他到鄂豫皖才兩年多,便把300 多人的農民武裝發展成有4 萬人的紅四方面軍。1947 年,劉鄧大軍南下後,徐向前將晉冀魯豫地方部隊集中起來,編成華北第一兵團。

開國元帥徐向前:人如其名,越打硬仗越向前

在攻克臨汾後,徐向前又以六萬之眾橫掃晉中,採取包抄圍攻、靈活機動的戰術,把閻錫山的精銳野戰兵團大部殲滅,其中包括由日本人組成的暫編第十總隊(抗戰結束後,閻錫山收編了不少日本軍人),頭目元泉馨(中文名原泉福)少將被擊斃。這些鬼子一聽到徐向前的名字就膽戰心驚。追擊時,解放軍戰士衝進一間擠滿日本兵的屋子,為首的日本軍官問:「你的太君的徐向前?」戰士大聲說:「是的。」日本軍官轉頭一聲呼叫,滿屋的敵人立刻繳械投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官婉婉 的精彩文章:

朝鮮戰場上的「收屍部隊」:一邊尋覓,一邊流淚
上山下鄉時的張藝謀:老鄉眼裡「好樣的知青娃」

TAG:上官婉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