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二戰唯一以空降兵為主的進攻戰,慘烈的克里特島爭奪戰

二戰唯一以空降兵為主的進攻戰,慘烈的克里特島爭奪戰

攝於1941年5月的克里特戰役之初,3架Ju-52運輸機正在馬利姆上空投放傘兵。

1941年4月的巴爾幹戰役臨近尾聲時,施圖登特通過戈林向希特勒提出了奪取克里特島的計劃。戈林大力支持這一計劃,因為帝國元帥想通過一場「壯觀的勝利」,儘快抹除人們對不列顛空戰失利的記憶。

代號「水星作戰」的克里特島戰役計劃於5月20日發起,其獨特之處不僅在於這將是二戰中唯一的以空降部隊為主實施的進攻戰,也在於其計劃、準備和實施過程完全由空軍、而非最高統帥部負責。

5月20日凌晨,一波又一波的德軍俯衝轟炸機和戰鬥機向馬利姆、干尼亞及蘇達灣地區進行了猛烈轟炸或掃射,「水星作戰」就此拉開了帷幕。第一攻擊波的突擊傘兵搭乘滑翔機降落在馬利姆機場左近及干尼亞周邊,他們身後不遠的是將從運輸機上機降的傘兵。邁因德爾傘兵突擊團的1營在馬利姆機場附近滑翔著陸,剛一離開滑翔機就遭到守軍的猛烈射擊,雖勉強集合起來,但被壓製得無法抬頭。8時許,傘兵突擊團其餘幾個營開始從運輸機上進行傘降, 但是,迎接他們的不是先頭突擊隊員揮舞的手臂,而是紐西蘭第5旅官兵的猛烈射擊。在馬利姆機場南邊的107高地上,紐西蘭人構築了梯形防禦陣地,許多傘兵在降落過程中被擊斃,更多的剛一落地便被打倒,僥倖活著的傘兵也被紛飛的子彈所阻隔,無法接近裝有武器彈藥的降落傘。損失尤為慘重的是進行傘降的突擊團3營,許多傘兵死於著陸過程,勉強躲過子彈的卻又不幸降落在紐西蘭軍隊的陣地上,據說3營長、所有軍官和三分之二的士兵都被擊斃。團長邁恩德爾在著陸時身受重傷,雖在勉力聚攏部隊應變,但幾個小時里他也無法將散於各處的殘餘傘兵捏合成一支有戰鬥力的力量。「中部」戰鬥群的命運與「西部」戰鬥群相比顯得更糟,指揮官聚斯曼搭乘的滑翔機出發不久就出現了機翼斷裂,隨後墜毀在中途。在干尼亞附近傘降的第3傘兵團1營和2營基本都降落在英軍防區內,自然是多數有去無回,而第3營降落在紐西蘭第10步兵旅防區內,雖被包圍,但就地掘壕轉入了防禦。倖存傘兵試圖進攻干尼亞時,守軍比預想的強大許多,德軍奪取干尼亞的目標自然無從實現。

由於通信聯絡問題,在雅典坐鎮的施圖登特無法從兩個戰鬥群那裡獲知戰況,但由於返回基地的幾百架Ju-52隻少了7架,施圖登特等樂觀地認為戰事進展順利,可以按原計劃展開奪取雷提莫和赫拉克利昂機場的第二波傘降作戰。而加油和清理墜毀飛機的殘骸造成的延遲,第二波部隊的出發時間被迫順延,結果錯過了充分利用己方轟炸和對地攻擊效果的最佳時段,等傘兵們飛抵目的地上空時,從掩體中出來的盟軍已經嚴陣以待。可以想像第二波傘兵面臨的命運,不少Ju-52在抵近空降地點減速滑行時被擊落,高地上的守軍甚至能用輕武器以水平角度輕易擊中運輸機,雷提莫和赫拉克利昂機場附近的傘兵傷亡甚至比馬利姆還要嚴重。一些傘兵被投放到錯誤的地點,在機場附近僥倖著陸的傘兵也被占絕對優勢的對手包圍(赫拉克利昂周邊實有8000名守軍,是德軍預估的20倍),不過,雖然處於一種無望的境地,幾名勇敢的軍官組織倖存傘兵,與對手展開了堪稱「殘忍」的拉鋸戰,使盟軍始終不能抽調部隊前去支援馬利姆方向。

這是一幅精彩的圖片,攝於克里特戰役之初。部分傘兵降落後正向灘頭衝去,空中還有為數不菲的傘兵正在傘降。

2 0日入夜,施圖登特總算了解到傘兵們死傷慘重,卻未能奪取任何一個機場的慘淡現實。施圖登特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擺在他面前的不外乎幾種選擇:一是等待海運登陸部隊抵達克里特島後繼續進攻;二是按計劃將林格爾的山地兵送往仍處於火力打擊之下的雷提莫和赫拉克利昂;三是承認失敗和取消後續作戰,但這又意味著完全損失機降在島上的7000名傘兵。施圖登特權衡利弊,決心以個人名譽、軍事生涯乃至生命為賭注做最後一搏(據說他甚至準備好了一把子彈上膛的手槍)。由於馬利姆機場附近的盟軍防線在傘兵們的不斷攻擊下似乎已經鬆動,施圖登特決定把主攻點放在馬利姆,把最後一批傘兵派去支援邁因德爾傘兵突擊團殘部,奪取馬利姆機場後,第5山地師也將在此著陸。雖然決心已定,施圖登特還是整夜都在擔心,生怕對手連夜集中兵力發起大規模反攻,一旦如此,不僅馬利姆機場周邊的傘兵將被無情剿滅,次日的行動也就失去了意義。所幸,這種情況並未出現,盟軍僅有幾次規模甚小且協調很差的反擊,守軍紐西蘭第22營營長安德魯(L.W. Andrew)中校在錯估形勢的情況下信心動搖,得到批准後進行了撤退,結果造成德軍傘兵在21日凌晨佔領了機場南側的107高地——紐西蘭守軍的這一撤退,也被後人稱作克里特島之戰的轉折點之一,勝利的天平已開始向德軍傾斜。

21日晨,數架Ju-52冒著炮火在馬利姆北面的海灘迫降成功,運來了傘兵突擊團急需的武器彈藥。下午2時許,在斯圖卡轟炸機的支援下,2個連的援兵傘降後,與地面上的突擊團余部合力奪取了馬利姆機場,但整個機場還處於盟軍炮火和機槍陣地的火力打擊之下。下午3點,一批運載山地兵先頭部隊(第100山地步兵團1個營)的Ju-52 在仍不安全的機場上強行著陸,許多山地兵剛從滿身彈孔的飛機上跳下,就發現不遠的地面上堆滿死屍,迎接他們的還有炮彈和機槍子彈。儘管狹窄的跑道上出現了數起飛機相撞的事故,但山地兵的到來無疑讓周圍的傘兵們看到了希望。

拉姆克的臨時戰鬥群幾乎同時傘降,他第一個從機艙內跳下,著陸後立即收拾部隊和了解情況——他手下約2個連的兵力本應傘降至守軍防線背後,但不幸徑直降落在對手的陣地附近,很快便被打殘;但另外2個連成功地聚攏在他的周圍,與傘兵突擊團、先到一步的傘兵反坦克營(2個連)和山地兵先頭部隊取得了聯繫。拉姆克此時承擔起「西部」戰鬥群指揮官的職責 (重傷的邁因德爾剛搭乘Ju-52撤離),他迅速研究了整體局勢和地形,制定出「正面拖住、南北兩翼夾擊」的作戰方案:他帶來的2個連傘兵將與反坦克營一起,在機場北面沿海岸公路兩側向東進攻,以竭力逼退對手、使其炮兵無法繼續轟炸機場為目標;第100山地步兵團團長烏茨 (Willibald Utz)上校將率部在南翼運動,先期目標也是消滅對手的炮兵陣地,繞過南面的守軍防線後,經山區繼續向東進攻,直至與干尼亞附近的戰鬥群取得聯繫。疲憊不堪的傘兵突擊團殘部深為援兵的到來感到振奮,在拉姆克的鼓舞和直接指揮下,他們到夜幕降臨時基本肅清了機場鄰近村莊里的盟軍,馬利姆機場也被德軍全面控制,增援補給和重武器裝備開始陸續運抵,此後一周里這個機場一直都是德軍獲得補給的主要基地。

應該說,拉姆克在危急時刻出現在最緊要的主攻點,扭轉了因指揮官傷亡造成的混亂無序局面,他的有力領導和指揮協調無疑是奠定克里特島勝局的關鍵之一。克里特島守軍指揮官弗賴伯格將軍一直不很清楚馬利姆機場的狀況,如果他早一點獲知機場已被全面佔領,一定會不惜代價從立足未穩的對手手中奪回機場。但是盟軍已錯過了最佳時機,定於22日凌晨發起的反攻,也因部隊調動的困難而被推遲, 等反攻真正發起時,2個營的紐西蘭部隊和若干支援坦克根本無法撼動拉姆克聚攏的近2000名士兵,自身反而遭到慘重損失。22日天亮後,斯圖卡轟炸機又在紐西蘭人累累的傷口上撒了把鹽,盟軍的反攻徹底失敗了。

25日整個上午,第8航空軍的斯圖卡、戰鬥—轟炸機和轟炸機編隊輪番轟炸了盟軍防線,並在下午5點前又進行了一輪轟炸,硝煙尚在瀰漫之際,拉姆克的傘兵和烏茨的山地兵5點整向加拉塔斯發起了同步攻勢。這場廝殺可謂天昏地暗,拉姆克的傘兵經過激戰,到天黑時已進抵加拉塔斯北面和西面,但盟軍在幾輛坦克支援下立即展開反攻,雙方你來我往,互有進退,長時間處於僵持狀態。26日黎明前,山地兵和傘兵協力將盟軍殘部趕出了加拉塔斯,在晨曦微光的照射下,滿眼望去都是死時仍緊攥著武器的德國人、英國人、紐西蘭人、澳大利亞人和希臘人。

攝於克里特戰役之初,德軍傘兵在赫拉克利昂上空傘降,圖中右邊的運輸機被高射炮火擊中

5月27日,拉姆克的傘兵與烏茨的山地兵攜手攻克了干尼亞,蘇達灣的最後陷落已經迫在眉睫。

克里特島的命運在5月的最後幾日里徹底鎖定。在5月28日至31日的四個夜晚里,英國皇家海軍冒著德軍航空兵的猛烈轟炸,從島南的斯法基亞港成功撤走17000名官兵——這是皇家海軍在一年裡第4次執行艱難的海上撤退任務(前三次分別為納爾維克、敦刻爾克和希臘伯羅奔尼撒)。

6月2日,克里特島被德軍全面佔領, 在歷時12天的戰事中,盟軍的陸軍有15743人戰死、受傷或被俘,海軍有2011名傷亡,空軍則損失了46架戰機。德國的損失相較於1939年以來的其他戰事而言更為慘重,一個多月前的巴爾幹戰役中,德軍僅有5650例死傷和失蹤,而在克里特島僅空降部隊的損失就高達7000人(不同資料的數字很不一致,如有人稱第7航空師就有3250人陣亡或失蹤、3400名傷員,僅傘兵突擊團就有700人戰死或失蹤)。令德軍高層痛心的,並不僅是損失了幾千名受過精良訓練的傘兵,戰機的損失也高達350架以上,其中一半以上都是運輸機。

一場代價高昂的戰事結束了,雖然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仍在續寫,但英聯邦軍隊面對著手握主動權、擁有全面制空權、投入精銳傘兵和山地兵的對手,依然頑強抵抗了十餘天並造成了德軍的重大傷亡。

本文摘《帝國騎士:第三帝國最高戰功勳章獲得者全傳2018修訂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F-16「蝰蛇」飛行員講述「9·11」事件
一戰傳奇,隆美爾僅用500人的部隊便俘獲了9000名敵軍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