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的瓷器如何改變世界?

中國的瓷器如何改變世界?

原標題:中國的瓷器如何改變世界?



歷史書寫的一種重要職能就是探尋我們當下世界是怎麼來的,但是主流歷史的書寫更多從政治、軍事入手,就算是文明史的書寫,也多是從思想文化入手,所以活躍在歷史書本上的總是帝王將相或者大思想家、大藝術家。

吳軍老師的《文明之光》,在我看來同樣是在追尋現代世界的來源,在這條主線之下,我覺得又有兩條線索:制度與技術。這也是這本書不同於主流文明史書寫得地方,一個新穎而獨特的視角。



儘管吳軍老師《文明之光》寫了四卷本,但是也不能全部書寫整個人類的全部文明史,吳軍老師選取人類歷史上最關鍵的一些制度與技術的歷史來探尋我們今天世界的來源,儘管如此,四冊加起來的厚度仍然讓人生畏,好在剛剛出版了這本精選本,厚度適宜,而且是精裝彩印,值得收藏。


上面說到,我認為本書的兩條線索是制度與技術,其實書的大部分章節都可以歸為這兩類,制度類比如羅馬法、啟蒙運動、美國建國、日本明治維新等章節都是從歷史去探尋現代自由民主制度的來源。羅馬法奠定了法制基礎,啟蒙運動為政治思想和三權分立等基本原則奠定了基礎,美國建國過程更是現代民主形成的典範,而日本明治維新是傳統國家向現代國家轉型的典範。

人類歷史不是一撮而就,不管是制度的建設,還是技術的發展都是不斷試錯和不斷積累的結果,所以吳軍老師才這些關鍵歷史事件中去挖掘歷史為我們現代世界形成所留下的遺產。


技術方面,瓷器技術體現人類歷史的交往與融合,印刷術為啟蒙運動提供了基礎,交通和通信把全球聯繫成一體,原子能、生物抗生素技術、航天技術都為現代世界的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使得近代物質文明在人類歷史上取得了最快速度的發展。


整本書中瓷器的章節給我映像最深,可以說瓷器的歷史可以說就是一部全球史,也是一部技術演進史,完全可以寫成一本書。


眾所周知,China在古代就是瓷器的意思,中國人也一直因為瓷器而倍感自豪,確實,在早期,中國在瓷器的誕生上貢獻最多,而且瓷器製作技術也最好,中國之所能做到這點,離不開書中說的「上天的眷顧」,也就是瓷器原材料高嶺土的易得性。中國無名的工匠通過不斷試錯終於集齊了燒制陶器的三個條件:高嶺土、高溫和上釉技術。


宋朝的開放與貿易使得瓷器走向海外,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世界性帝國,又使得青花瓷風靡全球,在青花瓷身上我們可以看到蒙古人白色的偏好和穆斯林藍色的偏好,使得瓷器成為全球多種文化融合的代表物件之一。

此外,歐洲人對瓷器的嚮往,也促成大航海時代開闢新航線的重要動力之一,也導致歐洲文明的中心從地中海開始向伊比利亞半島轉移和歐洲主要國家霸權的轉移。此外,歐洲對瓷器的渴望,一方面,推動日本陶瓷的發展來替代中國陶瓷,另一方面,歐洲人自己引入科學方法「再發明」瓷器。


後來日本和歐洲在陶瓷製作水平上超過了中國,這件事非常值得反思,書中說道,中國官窖陶瓷,在明清時候達到頂峰,但是這些技術只供宮廷使用。這種封建集權制度,阻礙了科學和技術的發展,限制了貿易,導致了中國落後於被超越,所以,瓷器的歷史也是中國歷史的一種折射,同時,也體現制度和技術兩條歷史線索,相互促進也可能相互限制的關係。

回到當下,世界各國的競爭,依然主要是制度和技術的競爭,所以這本《文明之光》,如同其他優秀的歷史著作一樣,既能讓我們探尋找當下世界的來源,又能給我們未來的走向給予很好的啟示,這也許就是歷史的意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胖讀書 的精彩文章:

豆瓣9.5,大軍師司馬懿及其家族背後權力的遊戲 | 仇鹿鳴《魏晉之際的政治權力與家族網路》
家族利益集團是怎麼形成和固化的?|田餘慶

TAG:小胖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