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俗話中的「讖緯」隱語,是可以相信的嗎?

俗話中的「讖緯」隱語,是可以相信的嗎?

何鋒/文

大家知道,在我國民間底層社會,長期流傳著一種民間「俗語」,內容非常廣泛,幾乎森羅萬象,也很有群眾基礎;充滿智慧與哲理,是中華文明、中華文化的民間瑰寶。

毋庸置疑,其中也有相當部分,無論是結論,還是方法,隨著科學文明的進步,存在著認識偏差,充滿著時代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讖緯」隱語,就更是如此。

對待它們,有人認為,屬於封建迷信,應該完全拋棄;持這種觀念的人,大多是具有一定科學知識的中上層知識份子。

但現實中,也有人採取了全盤接受的態度,幾乎信到骨子裡去了。持這種觀念的,大多為生活在社會底層,具有一定閱歷,人生較為曲折的中老年民眾。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原因恐怕來自於兩個方面:一來,與受教育程度,尤其是自然科技教育程度有關;同時,也與個人的體悟傾向有關。

二來,就是這些「讖緯」隱語,大多比較神秘,人們不知道結論出自何處,有何依據?而且,說的玄之又玄,難以理解與接受。

其實,它們都還有其出處,那就是流行於「兩漢」時期的「讖緯」之學。何謂「讖緯」之學,簡單地說,就是一種把經學神學化的學說。

「讖」是一種隱秘的語言,假託神仙聖人,預決吉凶,告人政事。「緯」是相對「經」而言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說:「讖者詭為隱語,預決吉凶」;「緯者經之支流,衍及旁義」。

「讖緯」之學,主要以古代《河圖》、《洛書》的依據,結合陰陽五行學說及西漢《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將自然界的偶然現象神秘化,並視為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

由於適應了當時封建統治者的需要,故流行一時。在東漢被稱為內學,尊為秘經。魏晉後日漸衰落,劉宋後讖緯之書亦受到歷朝查禁。

故此,「讖緯」之說,漸漸遺散民間,並由民間方士,演變成民間預示吉凶禍福的隱語。比如「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就可見一斑。

這種用「左右眼的神經運動」來預示凶吉的方法,對於擁有一定科學常識的今人,大多覺得神秘莫測,絕不可靠。

自然也會認為,這屬於「倖存者偏差」。意思是指,當取得資訊的渠道,僅來自於倖存者時(因為死人不會說話),此資訊可能會存在與實際情況不同的偏差。

其實,作為易學子弟,具有易學思維的人,則會思考更多。《易經》上說:「一陰一陽謂之道」,佛經上講:「一花一葉皆為緣」。

這就是說,人的一舉一動,哪怕起心動念,都是易,都是緣,都是天人相應的產物。故此,六爻會有,「梅花易數」,哪怕是梅花的顏色、葉片數字,都可以起卦爻。

且不說,具有自悟覺性、感應能力的人。事實上,不僅人,即使周圍動物、花草、每當出現危險,也有提前感應能力。

比如,不少的人,當親人遭遇不測災禍的同時,就會感到身體不適,表現出痛苦,或者其他異常反應。

不過,即使我們認為,個體自身身體感應,可以成為某種吉凶緣起的依據。但這種聯繫,也是變易的,難以窮盡的,不會一成不變的事情,需要具體對待。

1、民俗中不少「讖緯」隱語,可能具有「易卜」的性質;

比如,「左眼跳財,右眼跳災」的說法,就是如此。在不同的時間(季節、日、時),會有不同的易像,不是任何時辰,左眼跳都會進財,有時可能也會有災。

除開不同時辰會有不同易像之外,周圍物象外應的不同,也有不同的結果。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你眼皮的跳,不能是疾病,疲倦、或者某種應急的生理反應。

因為,這種情況下的眼皮跳,通常不具有易學上的取像意義。同理,「臉紅髮熱主有客來,耳熱是有人在思念」(一說是有人在說你壞話),大體也屬類似情況。

2、民俗中的不少「讖緯」隱語,體現出古人謹慎的生活態度;

我們說,民俗中的「讖緯」易斷隱語,需要具體對待;還有另外一種原因,那就是許多「讖緯」隱喻,常常有古人祈求安寧,追求幸福,避免凶禍的禁忌理念。

比如:「前不栽桑,後不種柳」的說法,古人認為:屋前栽桑樹,屋後種柳樹,會影響整個家庭的財運和氣運。

就是因為,古代的時候如果家裡有人去世,就需要在墳頭插柳樹;關於桑樹就是其實是因為桑字和喪同音,所以就有了忌諱,就不栽桑種樹了。

同時,就風水來講,陽宅怕風,柳樹招風,桑樹大多不高,起不到遮風的作用,栽嗓種柳,對於改善風水環境,意義也不大,不如種點別的。

同樣,「梨不能分」,因為「離」與「梨」同音,分離,尤其是骨肉分離,則為人生最為不舍的事情,故而成為禁忌。

但是緣聚緣散乃因緣際會所致,生老病死,屬於客觀規律,人人都無法逃避。即使如此,追求安寧,幸福和諧的生活,又是人們心心所向,對於講究多的人,也就不必認真。

3、部分民俗中「讖緯」隱語,體現出古人對於天地自然的敬畏心理;

「筷子握得遠就嫁得遠,握得近就嫁得近」。這種說法,或許與其人從小的進食習慣,養成的個性喜好有關。但具體嫁的的是遠是近,乃由婚姻緣份決定,性格習慣,自性追求,多不能左右。

「天空不起屋,地空不藏墳」,這是擇日的講究。意思是說,吉日命理配合,在天干坐空的日子,不要興建房宅,地支空亡的日子,不要藏墳。

難說這種講究真實意涵,就是體現人們在重大生活安排方面,一種謹慎的態度,一種追求安詳,寧靜祥和的祈求與渴望。

不能因為,你認為沒有道理,就認為別人就是可笑的。對於天地自然,人們還是應該保留幾分敬畏才好。

失去敬畏,自己想幹啥,就幹啥,不是追求「天人合一」理念的中國人,應有的人生態度。同時,這也是改命,改運的前提。古人說:「懼王法者無官刑,敬鬼神者無凶禍」,就是這個意思。

同樣的情況很多,比如:「三六九,往外走」,「七不出門八不歸」,就是民眾追求幸福、安寧生活的禁忌心理。

4、許多俗語中的「讖緯」隱語,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比如:俗話說「福不雙至禍不單行」,可俗話又說「雙喜臨門」;「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屈」;可俗話又說:「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

對於這種情況,就更需要結合其人當時的具體處境,加以分別;前提就是:不損節操,應天承命,順時而易。

5、不少民俗中的「讖緯」隱語,常常是古人對於自然科學的正確認識,但要考慮不同的個體要求:

比如:「搶馬桶就要下雨」, 下雨前溫度差別可能對人身體分泌功能產生影響,直接表現就是尿多,肚子不舒服,自然可能出現「搶廁所」的表現。

其本身乃是古人關於自然變化,對於生理反應的正確認識;但也要注意,每個人生理素質不同,也就有不同的生理反應,得要結合具體的人,具體情況加以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對於民俗中的「讖緯」隱語,應該區別對待,正如孔子所言:「敬鬼神而遠之」。既不能盲目迷信,也不能慨然否定;「正信」才是關鍵。

更多了解請加何鋒的微信公眾號hefeng-878315739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命理何鋒 的精彩文章:

容易「公報私仇」的命格,具有怎樣的八字特徵?
事業適宜擔負「公職」的命格

TAG:命理何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