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聰明的你,翻開歷史的捲軸,俯瞰中華大地

是否尋到這樣一個陌生而溫暖的名字

廣府古城

知否,它是古城、水城、太極城

記否,它的古韻、水脈、太極魂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一座廣府城,半部華夏史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廣府古城,又稱永年城, 位於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因歷史上曾為廣平府治所,故稱廣府。

悠悠古城史,源遠且流長,始於春秋晉師於曲梁滅潞,後有戰國毛遂在此封地,西漢初期被稱為廣平郡,漢武帝時代改名為平干國,三國時期出一代奇士沮授,隋末有夏王竇建德於此都,而後更是名人輩出,如宰相宋申錫、北宋孟皇后、南宋名將李芾、元代大學士王磐、元末白蓮教起義領袖韓山童、明末忠臣申佳允、還有清代的冀如錫、武汝清、胡景桂以及民國時期的李伯芝、胡海門等名流志士。

古城的歷史輝煌燦爛,古城的文明從未中斷。廣府,以其特有的方式,影響著中國歷史的走向。

瓊樓玉宇連宵漢,人間仙郡廣府城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初到廣府古城,就像來到了如詩如畫的江南,蒼翠撲人,小橋流水,別有韻味。然而,在這比擬江南水鄉的古城中,還有著崇墉百雉、雄偉壯麗的古城牆。古城牆高12米,寬8米,陽和、保和、陽明、貞元四個城門分別鎮守著古城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之前每個城門都建有禦敵和防洪的瓮城,瓮中捉鱉一詞便是對此最好的詮釋。沿著馬道登上城牆,落日餘暉,夕陽如血,慢時光下時間似乎回到了過去,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殘陽里的古城就像是氣度恢宏的君主,靜靜地注視著眼下的盛世太平。

廣府古城是中國古代城市建設的活標本,下轄一州九縣,城內老街縱橫,商鋪雲集,形了「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個小拐彎兒」的整體布局,從行政建制、功能布局和建築規格等方面完整地承載了古代官署、政治和文化內涵。城內保存眾多的官署建築,如府衙、府署等,雕欄玉砌、金碧輝煌,特別是明清兩代大規模的營建,讓廣府古城一度享有「仙郡」的美名。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三山不顯,四海不幹

細心的你是否發現,廣府古城恰恰坐落在永年窪中央,是華北第三大窪淀。外圍地勢自邯鄲市至永年窪遞減,海拔高度差達16米,被滏陽河、支漳河兩條河流環繞。窪內景色秀麗,水光瀲灧,魚蝦共生。十里荷塘,萬畝葦盪,泛舟水上,徜徉穿梭於蘆葦、荷花之間,每一絲微風都散滿了蘆葦的清香與荷的清純。令人如痴如醉的美景仙境,讓遷客騷人多匯於此並為之留戀。永年窪也因此被譽為「北國小江南」。

令人驚嘆和不解的是,位於這片窪地最低處的廣府古城,無論從史料記載還是當地居民相傳得知,2600多年來從未遭過水淹。遇外來洪水或城中內澇,也均未形成洪澇災害。有專家曾懷疑城內設有專門的雨水管道,但經考證和實地探尋發現,整座古城並沒有任何雨水排放管道。那麼,兩千多年前的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謎底就在於古城「三山不顯,四海不幹」的構造。古城內依靠「四海」池面蓄水解決內澇問題,四角為全城地勢最低點,城內雨水一旦增加便會流到四角的水池中蓄起來,如此便可容納雨水,避免內澇。巍巍古城,於細微處彰顯勞動人民智慧的光芒。

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會來兩手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一城一水,亦剛亦柔。古城與水的剛柔相濟,與太極「外柔內剛」、「陰陽調和」的境界交相輝映。

沒錯,廣府古城還有一張響亮的名片——「太極城」。楊式與武式太極拳發祥於此,一代宗師楊露禪與武禹襄開創了兩大門派,楊式太極開展大方、虛實莫測;武式太極,小巧緊湊,中正安舒。這似乎也暗暗契合了陰陽相生的太極精髓。光緒皇帝的老師翁同龢曾親手為楊露禪寫下「手捧太極震寰宇,身懷絕技壓群英」的對聯,一度流傳為佳話。

在他們的影響下,城內研習太極蔚然成風。若你早起漫步城中,隨處可見男女老少或三五成群或獨自一人氣定神閑、泰然自若地打著太極,長者衣袂飄飄,仙風道骨,幼兒稚氣未脫,朝氣蓬勃,一片安寧美好之景,令人動容。

邯鄲永年廣府古城,有太多的神秘,等待你來探索……

歲月更迭,滄海桑田

飽經滄桑的古城,如臨江南的水景,

剛柔並濟的太極

廣府古城憑藉其古韻、水脈、太極魂

昂首向前走去

這座神秘古城還有許多值得挖掘探索的事

當浮華散盡

願你仍能守一方凈土,執一片本心

滄海遺珠,廣府古城,等你揭開神秘面紗

(來源:廣府古城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