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美國矽谷生活?咦,怎麼比中國「北漂」還苦點!

美國矽谷生活?咦,怎麼比中國「北漂」還苦點!

提到矽谷,你腦海里想到的是什麼?陽光普照、綠草如茵,許多科技人才們聚在一起激發無限創意,推動全球的科技潮流?這樣的畫面,恐怕未來只能出現在電影當中。

現實中的矽谷,是每天從清晨五點,到晚上九點,不斷堵車的高速公路,房租和物價與其他城市相比,高出一大截,充斥性別歧視的企業文化的城市。

光鮮亮麗的招牌背後,不只人才逐步流失,連創業公司們,都在選擇「逃離矽谷」。

上班族的惡夢

就地理位置而言,矽谷本身是一條長80公里、寬30公里的狹長山谷地形,而大多數的科技公司,都集中在舊金山到南部的聖荷西,靠西側海岸的地帶,中間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穿越。

顯而易見,越是靠近這條中心地帶的房子,房價越是高昂,因此許多人會選擇靠東邊的山脈居住,而這裡也只有一條高速公路翻越山谷進入矽谷,堵車早已成為矽谷上班族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事實上,矽谷的個人平均每天的上班時間,達到72分鐘,僅次於紐約市的74分鐘。然而,這也只是「平均值」,《紐約時報》曾報導一位藍領階級的上班族,她每天凌晨2點15分起床,為的是趕上早上7點的上班時間,而像她一樣的「極限上班族」,在矽谷不為少數。

許多在矽谷工作的人,因為負擔不起高額的房租或房價,選擇住在距離矽谷超過3小時車程遠的地區,也就是每天必須花費6小時以上的時間上班。

高昂的房價

如果不想浪費大把的時間和精力上班,那麼代價就是花費更多的金錢。

最靠近矽谷的住宅區,平均單趟上班時間為45分鐘,在矽谷已經算是上班天堂,但是,平均房價卻高達150萬美元,而這樣的金額,在其他地區可以買到相當不錯的豪宅,在這裡,你卻只能買到一間毫不起眼、近乎廢墟的老房子。

就算是選擇住在海灣的東側,也就是車程約3小時的地區,房價雖然比矽谷的核心住宅區便宜六成,但是仍舊是加州平均房價的兩倍,這也是一般難以負擔如此高昂費用的藍領階級,會繼續往東逃,而成為極限上班族的原因。

水漲船高的人力物力成本

居高不下的房價,也影響了科技公司招募人才,許多員工因為無法負擔矽谷高昂的房價及物價,而選擇離開,這也使得科技公司必須以更高的薪資,吸引人才。

然而,矽谷越來越多的創業公司,已經難以負擔員工奢侈的薪資及福利要求,從僱主及投資方的角度而言,將公司總部移到中部工業城市,如丹佛、休斯頓或聖安東尼奧等,反而更能夠節省人力及物力成本。

許多科技及電商大佬,如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已經開始在其他城市積極拓展據點,這顯示,矽谷的優勢及吸引力,正在明顯下滑。

激烈的人才競爭

許多矽谷科技公司提供令人羨慕的員工福利,如免費供餐、洗衣服務和優厚的保險等等,因此外界常常嘲笑這些科技新貴們,甘願待在公司提供的舒適圈,不食人間煙火。

但是在矽谷,激烈的人才競爭,卻也是不爭的事實。科技公司對員工的福利完善,但是對員工的期待也很高。同行之間的競爭、跨國公司的團隊合作,往往將工作時間拉長,趕進度或周末加班,也是常有的事。如此高壓的工作環境對有家庭的員工來說,實在難以兼顧,因此也迫使他們最後選擇離開矽谷,到其他地區尋找一份雖然工資相對較低,但是物價較為低廉、工作也較為輕鬆,以平衡家庭生活。

單一且性別歧視的企業文化

在男性獨攬大權的矽谷企業文化里,女性科技人,往往必須在充滿性別歧視的職場夾縫中求生存。

矽谷的派對文化,充斥著性愛和藥物,男人可以談論生意、做出決策,但是當女性加入這些派對時,卻只能被當作是貶低自己可信度的玩物。因此,許多女性創業公司創辦人,選擇徹底離開矽谷,這個充斥著由男性主導的企業及職場的文化。

矽谷,誠然它是科技的殿堂,精英薈萃的聖地,創新靈感迸發的溫床,但是,它也充斥著壓力、競爭、歧視,在一撥一撥人湧入它的同時,更有著一撥一撥人逃離它。

聽起來,好像中國的北上廣?

你們是不是也在痛並快樂著?!

編輯:Flora 格式:黃牛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歡迎關註:魯曉芙看歐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