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馬恩河的血色夏日:德軍功虧一簣,刀把子遞給了對手

馬恩河的血色夏日:德軍功虧一簣,刀把子遞給了對手

作者:風千里

聲明:「兵說」原創稿件,抄襲必究

本文系一戰系列文章第二篇,第一篇《95萬對70萬:一戰中的德國戰車,最後的瘋狂為何功敗垂成》

「與我們背後的牆一起,相信我們理想的正義,我們每一人都要戰鬥到底。」

——英軍最高統帥道格拉斯·黑格於1918年4月11日發布的命令


1.「最後一擊」

在攻勢發動後僅僅不到5天時間,執行「米歇爾攻勢」的德軍就已經疲憊不堪。雖然以魯登道夫為首的陸軍高層不斷催促部隊前進,軍隊的宣傳機構也在用「最後一擊」(Der letzteHieb)之類的話語激勵一線士兵。但前進到縱深地帶的步兵已經筋疲力盡,炮兵的支援與後方的軍需補給又遠跟不上步兵的前進速度。加上德軍將兵力分散在整條戰線上,作為精銳的「突擊部隊」力量被白白消耗在無謂的塹壕突襲戰中,最終所剩無幾。於此同時,回過神的英軍開始聯合過來支援的法軍美軍以及澳新軍團穩固防線,喪失突襲優勢的德軍此時就像一隻面對硬骨頭卻掉光牙齒的獵狗一樣,無計可施。

「最後一擊」是德軍發動春季攻勢時的宣傳語,同時也出現在當年3月德國國內發行的第八套戰爭債券的宣傳畫上

3月28日,希望挽救危局的魯登道夫在法國阿拉斯(Arras)一帶組織進攻,對英國第3集團軍發動猛攻,試圖擴大協約國在這一地區的防線缺口,阻止英法兩國軍隊重築新的防線。結果被早有準備的第3集團軍司令朱利安·賓(Julian Byng)擊退。緊接著,魯登道夫又嘗試在亞眠方向發動一次突襲,奈何英軍和澳新軍團早已將防線構築得如銅牆鐵壁一般,士兵們枕戈待旦,以逸待勞。德軍的突襲變成了徒勞無功的消耗。最終在4月5日,魯登道夫宣布參與「米歇爾攻勢」的德軍全線停止進攻,轉入防禦。整個攻勢下來,協約國傷亡25.4萬人(其中英軍17.8萬人,法軍7.7萬人),而德軍損失則高達近24萬,所獲得的僅僅是原協約國縱深防區內幾處沒有多少戰略意義且難以防守的陣地。

圖:「喬治特攻勢」期間,在坑道內待命的德軍「突擊部隊」士兵。這些突擊隊員都是各部隊優選的精銳,在春季攻勢初期取得了相當的戰果,卻也過多地消耗在一些毫無意義的要塞與陣地的爭奪戰中

「米歇爾攻勢」的破產,並不意味著協約國軍隊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正是在德軍前期強大攻勢的壓力下,協約國原本駐防在北部防線北段即卡萊,敦刻爾克和布洛涅一帶的軍隊被大量抽調至中段支援一路敗退的英軍,這讓協約國在這一地區的防務變得極為空虛,而這一帶,恰好是德軍計劃中的「喬治特攻勢」的主攻方向。眼疾手快的魯登道夫很快發現了敵軍這一破綻,立即下令發動「喬治特攻勢」。根據計劃,魯氏集結了第2巴伐利亞集團軍,第4和第6集團軍共21個師(後續又追加了15個師)從左中右三個方向對協約國陣地發起突襲。與先前的「米歇爾攻勢」一樣,先是一陣華麗的「炮兵華爾茲」式炮火覆蓋,緊接著精銳的突擊部突入英軍陣地進行分割滲透。此次攻勢又被德方命名為第四次弗蘭德戰役(VierteFlandernschlacht),因為主要作戰地點位於法國北部的利斯河(Lys)一帶,又被英方命名為利斯戰役(Battle of the Lys)。

德軍「喬治特攻勢」形勢圖


2.協約國的危局

突襲的德軍首先面對的是已經在埃斯泰爾(Estaires)駐防一年有餘的葡萄牙遠征軍(CorpoExpedicionárioPortuguês,葡萄牙於1915年宣布加入協約國陣營,並於1917年派遣大約5.5萬人的遠征軍參與西線戰事)第2師,這些遠離故土,裝備低劣的葡萄牙人做夢也想不到會在這裡遇到德軍如此瘋狂的進攻。幾次進攻下來,葡軍損失已高達七千餘人。但同樣讓德軍也意想不到的是,殘存的葡軍居然配合南面的英軍第55師頑強固守防線,沒有讓德軍的進攻得逞。當然德軍也不是沒有佔得一點便宜,駐守在葡軍北面的英軍第40師被成功擊潰。德軍形成了對協約國軍左翼包抄的態勢,並且緊逼濱海港口。英軍與葡軍僅剩少量部隊固守利斯河,而援軍因距離較遠又無法到達,協約國在北段的局勢迅速惡化。

在「喬治特攻勢」期間被德軍毒氣熏傷眼睛的英軍第44師傷員

在「喬治特攻勢」期間被俘虜的葡萄牙軍士兵,他們絕大部分穿著英式軍服

為激勵士氣,穩住陣腳,英軍統帥黑格在4月11日發出了那份著名的電令,他號召利斯河前線的士兵們「與背後的高牆一起」,死守到底。這份電令在日後變成了著名的軍事諺語「With our backs to the wall」。經過多日煉獄一般的抵抗,協約國的防線終於保住了。而德軍在「米歇爾攻勢」期間暴露出的問題再次出現在「喬治特攻勢」上,突擊隊力量被無故消耗,後勤跟不上以及側翼受到威脅等等使得德軍攻勢再次疲軟。而法軍,比利時軍以及澳新軍團增援力量及時趕到,令德軍的進攻變成無謂的陣地消耗,大批德軍精銳就這樣白白被犧牲掉了。至4月29日德軍全線停止進攻,「喬治特攻勢」正式宣告破產,協約國軍傷亡近12萬,德軍傷亡超過10萬。

德軍整個春季攻勢到「喬治特攻勢」結束為止,可以說以及瀕於破產。但魯登道夫不是那麼輕易服輸的,他決定繼續發動計劃中南段的「布呂歇爾-約克攻勢」,以期吸引調往北部濱海地帶的協約國軍南撤,減輕德軍在北段的壓力。此次攻勢魯登道夫集結了第1,第7集團軍共29個師的兵力。

5月25日與興登堡(右)一同視察前線的魯登道夫(左)

5月27日,德軍在蘇瓦松(Soissons)與蘭斯(Reims)一帶發動突襲,此時勝利女神似乎真的要眷顧德軍了,駐守於此的英法軍兵力弱小,士兵疲憊不堪不說,其固守的防禦工事依舊是老式構築模式,根本沒有形成縱深防禦。在德軍「炮兵華爾茲」的覆蓋下頃刻間化為烏有。英法聯軍死傷慘重被迫撤退,而德軍則迅速攻陷蘇瓦松,多梅爾斯(Dommiers)以及多爾曼(Dorman)等重鎮,自1914年馬恩河之戰失利後,德軍再度進逼馬恩河畔。此時的德軍官兵驚喜的發現他們居然能深入敵境如此之遠,甚至有希望直撲巴黎,就此終結這場該死的戰爭。

德軍「布呂歇爾-約克攻勢」與「格奈森瑙攻勢」形勢圖


3. 破產的賭徒

然而,大喜過望的德軍很快就成批倒在了美軍槍炮之下,挺進縱深的德軍撞上了新近換防的美國陸軍第2,3師與海軍陸戰隊,德軍的弱點再次暴露無疑,進攻變得越來越疲軟。美軍的堅決抵抗最終讓後撤的協約國軍隊得到喘息並重組防線,至6月1日,交戰雙方再次形成僵持狀態,「布呂歇爾-約克攻勢」最終破產,此役協約國傷亡13.7萬人,德軍傷亡超過13萬人。德軍的有生力量又一次在失敗的攻勢中被白白消耗掉了。

1918年5月,在頂住了德軍布「呂歇爾-約克攻勢」後嚴陣以待的法軍與美軍士兵

1918年5月27日,在法國「貴婦小徑」(Le Chemin des Dames)附近渡過一條運河的德軍第33師官兵

而作為後續攻勢的「格奈森瑙攻勢」雖然被頑固的魯登道夫下令實施,並集結21個師進行突襲。但連續三次規模浩大的攻勢早已令德軍精疲力竭。而在貢比涅(Compiègne)駐防的法軍與美軍則早以獲悉德軍動向,嚴陣以待。德軍的攻勢僅僅持續了一天就宣告破產,最終協約國軍損失3.5萬人,德軍損失3萬人。

至1918年6月11日,整條戰線上的德軍軍事行動全部停止,春季攻勢終於告一段落。整個攻勢期間,德軍總共投入了192個師的兵力,在給協約國造成巨大殺傷的同時,自身也承受著巨大的損失。而所獲得的成果,就僅僅是將原來的戰線從齊格菲防線(Siegfriedstellung,又被稱為興登堡防線)向敵縱深平均推進了十幾公里,以及與對方於己方旗鼓相當的傷亡數字。到此時,魯登道夫處心積慮謀劃的春季攻勢可以說已經全面破產。

此時的魯登道夫承受著難以想像的巨大壓力,原本就為戰事焦慮萬分的他,此時更是徹夜難眠。根據他的下屬回憶,在德軍攻勢全面失敗後,魯登道夫的言行開始出現異常,他不是突然從座位上站起,然後迅速坐下,就是來回在司令部踱步,口中還念念有詞。而當第2巴伐利亞集團軍司令魯普雷希特(Rupprecht von Bayern)問及下一步的行動計劃時,他只是回了一句邏輯混亂的話:

?Das Wort "Operation" verbitte ich mir. Wir hauen ein Loch hinein. Das weitere findet sich. So haben wir es in Russland auch gemacht「

「別跟我再用『行動』這個詞了。我們只需突破一個口子,(敵軍)的其他漏洞就會自己出現。我們在俄國不就是這麼做的嗎。」


4. 馬恩河的又一個血色夏日

生性頑固的魯登道夫,此時顯得更為剛愎自用。他無視下屬提出的「固守休整」的建議,計划動用剩餘兵力與預備部隊,趁協約國還未完全穩住陣腳之際,對敵方發動最後的致命一擊。新一次攻勢發動的地點,被圈定在馬恩河沿岸,這實在是一個讓德軍士兵感覺五味雜陳的地名。1914年他們在馬恩河遭到法軍的迎頭痛擊,從此在西線開始了漫長而絕望的塹壕對峙,一個多月前,他們成功突破敵軍防線,再次突入馬恩河畔,結果被新加入的美國陸軍與海軍陸戰隊死死地擋了回去。這一次,他們再次劍指馬恩河,勝利女神此時會站在他們一邊嗎?

答案的否定的,7月15日魯登道夫動集結第1,3集團軍共23個師的兵力向馬恩河沿線的協約國軍隊發動全面進攻,隨後又將第7,9集團軍補充到後續進攻中去,使得德軍的總兵力達到52個師。此時的魯登道夫就像是已經快輸得傾家蕩產的賭徒拿出最後一點本錢進行最後一搏。

開戰初期,以法軍為主力的協約國軍隊立足未穩,確實遭受了不小的打擊,德軍一度進展順利。但很快魯登道夫就見識了自己未來的剋星——法國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福煦的厲害。在福煦鎮定從容的指揮調度下,協約國迅速抵擋住了德國狂潮一般的攻勢。在春節攻勢下喪失大批精銳與軍械的德軍已經再無力發動像樣的進攻。而很快穩住陣腳的法軍聯合英軍迅速組織反攻。7月18日,法軍在蘇瓦松一線發動反攻,已成強弩之末的德軍被擊退,到8月初,一路敗退的德軍不光喪失了7月中旬開展之初獲得的陣地,甚至連在春季攻勢期間好不容易取得的縱深土地也損失大半。8月6日雙方的槍炮聲漸息,第二次馬恩河戰役以德軍的徹底失敗而告終,此役,德軍損失將近17萬人,而協約國僅損失13.3萬人。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期間,依託教堂廢墟頑強抵抗的法軍士兵

被法軍擊毀的德軍A7V型坦克

至此,在經歷了1918年上半年的炮火硝煙之後,魯登道夫已經輸光了幾乎所有的賭本。此時他麾下的德軍兵員不足,彈藥匱乏,且缺醫少葯。而國內瀕於崩潰的經濟又無法及時提供補充。魯登道夫已經不再是執刀的一方,刀把兒已經握在了福煦的手裡。只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一切來得居然那麼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說 的精彩文章:

戰神粟裕告訴你,什麼是運動戰天才:臨機出4計,殲5倍敵軍!
俄羅斯賣了啥裝備?會讓這國如坐針氈,跳出來開可笑「罰單」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