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邊吸氧邊備課,他被一句「錢爸爸」留在了拉薩,一年又一年

邊吸氧邊備課,他被一句「錢爸爸」留在了拉薩,一年又一年

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每天中午,42歲的錢維勝會一邊吸著氧氣,一邊為下午的課程做準備。

2014年8月,作為江蘇省第一批援藏教師,語文老師錢維勝趕赴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支教。為期一年的支教結束後,錢維勝被孩子們的一句「錢爸爸」,給留住了回家的步伐。

「我覺得如果中途就離開了,不把孩子們送到中考,對不起他們。」支教結束後,錢維勝又申請了第二批、第三批繼續支教……如今已經是他援藏支教的第五個年頭。

身邊的援藏教師走了來,來了走,錢維勝卻始終守在拉薩,支教四年里,除了寒暑假回家陪伴家人,沒有請過一天的假。他告訴澎湃新聞:「只要學校還需要我,我的身體還允許,我就想這樣一直幹下去。」

錢維勝和學生合影。受訪者供圖

三年成績翻一番

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位於拉薩市的東郊,雖然是一個嶄新的校園,但錢維勝剛到學校時,周邊還是一片荒蕪,「飯館、菜店、照相館,什麼都沒有。」

此外,來勢兇猛的高原反應,給了錢維勝更大的打擊。「剛下飛機3個小時,就開始嘴唇發紫,頭疼欲裂,不停地嘔吐,連續三天都是靠吊水來維持生命狀態,三天後能吃下飯了,但頭還是疼。」

雖然錢維勝在支教前想過很多將會面臨的問題,卻沒想到如此嚴重。在學校的安排下,錢維勝被送到了西藏自治區人民醫院檢查,最終發現患有腦部血管痙攣症,「只要缺氧,就會引發頭疼。」

此外,錢維勝體內的血氧含量也低於常人,「一般人進入西藏工作,血氧含量最少要達到90%,而我的血氧含量只有80%左右,狀態不好的時候,甚至低於80%。」

即使身體不適應,錢維勝還是決定留下試試。「我是一個不喜歡回頭的人,既然選擇了就要幹下去,有那麼多西藏工作的內地人,大家都好好的。」扛過了最初的嚴重高反,錢維勝終於適應了高原的缺氧和低氣壓,但每天中午,仍然要靠吸15分鐘的氧氣,來緩解缺氧癥狀。

初到拉薩江蘇實驗中學,錢維勝負責教授初一年級語文課。但由於日常交流用藏語,孩子們的語文基礎很薄弱,「對他們來說,語文和英語是一樣的,是另一種語言。」

半個學期下來,期中考試時,錢維勝所教授的語文只考出了40多分的平均分(總分100分),「連一半分數都考不到,很多孩子的作文就空著,或者寫幾句話。」

這個成績讓有著20年教齡的錢維勝開始不斷反思,「我開始意識到不能用江蘇的教學模式去教西藏的孩子,有些學生連上課需要做筆記都不知道,底子是不一樣的。」

為了了解西藏孩子的學習方式,錢維勝常常去當地教師的班裡「蹭課」,回來再自己琢磨。「當地老師講課速度都很慢,雖然一節課講得內容不多,但孩子們接受度很高。」

幾次「蹭課」下來,錢維勝總結出了教學思路:課堂節奏慢一點,知識容量小一點,互動活動多一點。琢磨到方法後,錢維勝又請當地的老師過來聽他上課,「幫我磨一磨,看看哪裡還能再改進」。

這種對教學鑽研的態度,讓當地老師很是驚訝,「他們覺得援藏教師是過來更新教育方式,提高當地提高教學水平的,但沒想到還會向他們學習。」但在錢維勝看來,教育方法沒有對錯,「適合西藏孩子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在課堂上,錢維勝的速度慢了下來,每當孩子回答問題時,他就會通過不停的疑問、追問、反問來引導學生思考。「我要幫孩子們打開思維,知道他的思維卡在了哪裡,然後幫他突破,等打開到不能再打開的時候,就讓全班孩子一起交流。」

在錢維勝的課堂上,孩子們常常和他「沒大沒小」的互相探討,課堂變成了學生、師生的辯論場。「在課堂上他們是自由,和老師是平等的,慢慢就對語文產生了興趣。」

2017年中考時,錢維勝所在的拉薩江蘇實驗中學語文成績名列全市第二,而錢維勝帶的班級,語文成績全校第一,從最初的平均分40多分上升到了86.5分。

「我們學校的總平均分是拉薩地區第一名,當地老百姓都對江蘇教育豎起了大拇指。」錢維勝說,在西藏地區,成績優秀的學生會被選拔到內地就讀西藏班,而他們學校85%的學生都考到了內地西藏班。

錢維勝一邊吸著氧氣一邊備課。受訪者供圖

孩子們的「錢爸爸」

按照援藏計劃,第一批援藏教師只需支教一年,但錢維勝一年期滿後,卻沒有再離開。

「說實在的,這邊自然環境缺氧、低氣壓、空氣乾燥,心理上離家太遠、孤獨、寂寞……這些都是一種痛苦,但和孩子們在一起時的那種快樂,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課餘時間,錢維勝常常會跑到班裡,「不檢查作業,也不是上課,就是和孩子們玩,陪他們玩玩遊戲、聊聊天。」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們還給錢維勝起了一個親切的藏族名字。平時同學之間鬧矛盾了,或者心情不好,孩子們都會第一時間去找錢維勝,「他們很信任我,我感覺自己既是老師,又是他們的家長。」

援藏即將滿一年時,錢維勝曾被學校組織外出參加閱卷活動,沒來得及和學生說一聲的他,一走就是一個多星期。「當我回到學校的時候,像往常一樣拿著書去上課,孩子們離老遠看到我,就興奮、激動地跑了過來,好幾十個孩子全部圍在我身邊,七嘴八舌的。有孩子說『錢老師你去哪兒了?』那種講話的語氣是特別著急的。還有孩子說『錢爸爸,我們都以為你回江蘇了。』還有孩子叫我『爸啦(藏語對爸爸的稱呼),我怕再也看不到你了』……」

這些孩子七嘴八舌的話,讓錢維勝第一次感受到了孩子們對他的依賴。「當時小孩子們這樣叫我錢爸爸和爸啦,我還怎麼能說再離開呢,我就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於是,錢維勝繼續申請參加援藏第二批、第三批……「我想至少要把這群孩子帶到中考,我才能放心。」

把孩子們送到了高中,錢維勝選擇了繼續留下。如今,援藏的教師來了走,走了又來,錢維勝的支教已經進入了第五個年頭,儘管每天都要靠吸氧、服用復方丹參滴丸來緩解身體的不適,錢維勝仍然沒想過要離開西藏。

而和錢維勝一樣堅守在拉薩的援藏教師,也有很多。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副校長徐孫瑋告訴澎湃新聞,第一批援藏的53名教師中,有12名教師都申請了繼續留任,一直工作到現在。「他們對學校、學生都有了感情,就不想再離開。」

對於這些援藏教師,徐孫瑋既感動又心疼,「雖然援藏老師們都習慣了高原環境,但身體不適是一直都有的,像現在開始進入冬天了,氧氣含量越來越低,老師們每天都要靠吸氧來維持工作,而皮膚乾燥、流鼻血這些都是司空見慣的。」

此外,高原地區的特殊氣候,也導致援藏教師們的內部器官產生了變化,徐孫瑋說:「包括心臟肥大、肺部肥大等,這些都是不可逆轉的,還有老師的心臟出現了二尖瓣閉合不好、三尖瓣迴流的情況,而高原性高血壓、高原性痛風這些都有。」他告訴澎湃新聞,即使有的教師待得時間比較長,但對身體的挑戰依然是時刻存在的。

儘管如此,一般不是特別嚴重,沒有援藏教師申請返回內地。「我們雖然不限制援藏時間,但還是建議援藏教師們不要超過四年。可有的老師在這裡待得時間長了,對西藏有感情了,只要援藏教師的身體允許,我們也是允許的。」

徐孫瑋介紹道,援藏教師的到來,給西藏地區的教學質量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這邊的基礎教育還是比較薄弱的,尤其是和內地的教育相比,而援藏老師的到來,帶來了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學方法的改進、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等。」今年中考,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總均分再次蟬聯拉薩市第一名,居西藏自治區之首。

本期編輯 邢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弘化社 的精彩文章:

第儒唯令盡義,佛則兼明果報
不思則已,思之則不勝慚愧悲憫矣

TAG:弘化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