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張志勇:健全長效機制 築牢師德防線

張志勇:健全長效機制 築牢師德防線

健全長效機制 築牢師德防線

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 張志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近期,教育部制定頒布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配套的處理辦法,這是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師德素養,建立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築牢師德防線的重要舉措。

一、確立師德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突出地位,明確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第一要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時代。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教師是建設教育強國的第一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我們黨的教育方針,是我國各級各類學校的共同使命」、「教師是教育的根本,師德是教師的靈魂」。

深刻認識師德建設的極端重要性。教育是奠基未來的事業,教師是走在時代前列的人。教師要始終對教師職業懷抱著一顆敬畏之心。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教師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職業之一,也是最偉大、最神聖的職業之一」「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育,是以心靈喚醒心靈,以精神引領精神,以生命溫暖生命的神聖事業。所有的從教者,都應有崇高的生命取向、價值追求,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因為你的一言一行都會直接影響著你的教育對象——學生。而我們的學生,終將成為這個泱泱大國的公民,他們的道德水準、精神質量,定會直接影響到一個民族的文明進程,影響到一個國家的精神氣質。廣大教師要時刻牢記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範,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只有不忘初心、教書育人,敬重學問、關愛學生,嚴於律己、為人師表,才能擔負起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歷史責任。

把師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首要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讓教師更好擔當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首先,要將師德教育貫穿師範生培養全過程。教師職業倫理是教師職業必備的核心素養,必須將師德修養作為教師教育的核心課程;其次,要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專業發展全過程。教師專業發展要走出單純的技術主義的誤區,沒有高尚的師德,沒有發自內心的對學生的那份愛,教學方法、教學技術往往都是蒼白無力的。無論是新任教師,還是在職教師,都必須將師德教育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內容,納入繼續教育學分管理。創新師德教育內容、模式和方法,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採取實踐反思、典型案例評析、情景教學等形式,把教書育人楷模、一線優秀教師等請進課堂,用優秀教師的感人事迹詮釋師德內涵;再次,要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職業生涯全過程。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教師職業道德教育必須與時俱進,要針對師德建設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應對並加以引導。

在師德教育中要充分尊重教師主體地位。從根本上說,師德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要引導廣大教師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引領,不斷提升人格修養和學識修養,自覺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要引導廣大教師自覺踐行高尚師德,在教育教學中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覺做到以德育德。

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一個國家,教師在全社會沒有地位、沒有尊嚴,這個國家就不會真正有希望。我國1600多萬教師,絕大多數都是愛崗敬業、樂於奉獻、甘為人師的,是他們挺起了中國教育的脊樑。師德是做出來的,也是弘揚出來的。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教師的地位和作用,讓全社會廣泛了解教師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要在全社會大力樹立和宣傳優秀教師先進典型,深入宣傳優秀教師先進事迹,充分展現當代教師的精神風貌,弘揚高尚師德,弘揚主旋律,增強正能量。

二、確立師德師風在教師業績考核中的突出地位,明確師德師風是教師隊伍考核的第一標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學生眼裡,老師是『吐辭為經、舉足為法』,一言一行都給學生以極大影響。教師思想政治狀況具有很強的示範性。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應該是師德師風」。師德是建設出來的,也是考核出來的。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大中小學校在教師工作考核中必須加強師德師風考核,將師德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內容,擺在首要位置。

用價值立標。關鍵是通過對教師職業道德的考核評價,喚醒教師對職業道德的內在價值認同。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廣大教師做「四有好教師」: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做四個「引路人」:做學生錘鍊品格的引路人,做學生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做學生創新思維的引路人,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要堅持「四個相統一」: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堅持言傳和身教相統一,堅持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堅持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師職業角色的一系列明確要求,為廣大教師如何履行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樹立了價值標尺。

用事實說話。教師職業道德包括兩個層面,一個是職業倫理底線,即教師必須堅守的道德底線,教育部制定頒布的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集中體現了我國教師職業道德的底線要求;另一個是關於教師職業道德的理想要求,這些往往集中體現在優秀教師身上。考核評價教師的師德師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針對教師職業倫理底線要求和理想要求,制定師德考核的具體辦法和實施細則,明確廣大教師職業道德考核評價的具體行為。師德考核要充分尊重教師主體地位,堅持客觀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採取個人自評、學生測評、同事互評、單位考評等多種形式進行。

用榜樣引領。師德考核評價的根本目的,與其說是鞭策後進,不如說是弘揚先進。積極向上的教師考核評價,要評出先進,評出正氣,評出凝聚力,評出戰鬥力。在這裡,一方面,固然要對優秀教師進行表彰獎勵,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要對優秀教師的事迹進行廣泛的宣傳,要講好廣大教師身邊的優秀教師的故事,用這些平凡而偉大的故事,去感化、引領每位教師。

用獎懲激勵。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充分發揮師德考核的激勵作用,對師德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應評定為不合格,並在職稱評定、評選樹優等活動中實行「一票否決」。同時,把師德表現作為廣大教師各種表彰獎勵的必要條件。

三、確立師德管理在教師隊伍管理中的突出地位,明確師德管理是教師隊伍管理的第一責任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教師隊伍師德師風總體是好的,絕大多數老師都敬重學問、關愛學生、嚴於律己、為人師表,受到學生尊敬和愛戴。同時,也要看到教師隊伍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對出現的問題,我們要高度重視,認真解決。」 「師德師風建設應該是每一所學校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嚴格制度規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導。」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教育戰線在加強師德建設的同時,必須加強師德管理。

健全責任機制。師德興,教師隊伍興;師德強,教師隊伍強。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學校要把加強師德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戰略任務,把加強師德管理作為教師隊伍管理的第一責任。各地要結合實際,制訂本地師德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充分發揮教育工會等教師行業組織在師德建設中的積極作用。

健全監督機制。要敢於管理,對於教師職業生活中出現的各種不良行為批評教育。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建立健全師德監督機制,要將師德建設納入教育督導評估體系,構建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和社會廣泛參與的師德監督體系。包括師德年度評議制度、師德問題報告制度、師德狀況定期調查分析制度、師德輿情快速反應制度,及時研究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政策和措施;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種形式的師德投訴、舉報平台,及時獲取掌握師德信息動態,及時發現並糾正不良傾向和問題,將違反師德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

健全查處機制。坦率地講,如今的教育已不是一片凈土,嚮往富足無可厚非,但有些教師在經濟大潮的刺激下,已突破了師德底線。儘管在教師隊伍中違反教師職業行為準則規定、導致師德行為失范的是極少數,但群眾對此反響強烈、社會影響很壞,必須以「零容忍」的態度堅決查處,讓頂風違紀者付出代價,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和其他處理,情節特別嚴重的應堅決清除出教師隊伍,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堅決遏制教師失德行為蔓延。

健全問責機制。對教師隊伍建設不力、師德師風問題嚴重,對教師嚴重違反師德行為監管不力、拒不處分、拖延處分或推諉隱瞞,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後果的,要追究學校或教育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河海大學地質工程專業辦學40周年
這就是阿富汗女人的生活和命運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