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被嫌棄的藍潔瑛:是我瘋了,還是在這個世界瘋了?

被嫌棄的藍潔瑛:是我瘋了,還是在這個世界瘋了?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她刊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文丨山野




幾天前,得知藍潔瑛的死訊時,辦公室一片沉寂。緊接著,鋪天蓋地的消息傳遍網路:




「3分鐘回顧藍潔瑛凄涼的一生。」


「藍潔瑛孤獨逝世:心理疾病如何醫治。」


「看開了是劉嘉玲,看不開是藍潔瑛。」




這些文章的情緒,或悲愴,或憤慨,或提醒生者堅強,珍惜活著的每一分每一秒。






她姐當時也發了一篇文章,雖想極力書寫她的一生,但還是盡量避免去渲染她的「苦難」,以及那段被人不斷強調的「瘋癲」史。




只留下了「靚絕五台山」的春三十娘,和昔日意氣風發的「藍潔瑛」。



55歲藍潔瑛逝世:那個「靚絕五台山」的春三十娘,從此靚絕人間了……




可是,「苦難」和「瘋癲」,幾乎纏繞著藍潔瑛的後半生。儘管她早已選擇隱退,想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可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放過她」。








01 




早年間,我們對藍潔瑛生活近況的了解,幾乎來自於

【香港媒體】

的曝光:





1990年代,兩任男友先後自殺,車禍傷及腦部,並伴隨精神情況異常。


2000年「大鬧溫哥華機場」,隨後「向法院申請破產」。

2012年有傳言說劉德華資助了她十萬塊,卻在酒吧被人偷竊。


2018年,親自揭開了20年前那件事的真相。







甚至連離世當日,香港媒體都在極力誇大她的悲慘和凄涼:




「發現死亡,是因為房間散發的「惡臭」。家人尚未出面,疑似『無人認領』。」







直到我通過藍潔瑛生前好友的描述,才將她真正的生活,了解一二:



她的「晚年」,一直生活在赤柱,那是一個充滿異國風情的小鎮。







她並非被「流放」,而是主動選擇了「避世歸隱」。




她嚮往歲月靜好,想要積極樂觀地生活。依舊很愛美,頭髮白了,就染回黑髮。








她並沒有那麼「落魄」。




港媒大肆渲染的「撿拾剩菜剩飯」,不過是她想找個紙杯彈煙灰而已。







她也沒有那麼「怨世」。




那些「目露凶光」的鏡頭,都是在記者的不斷挑釁下一時惹急的。







她沒有港媒構造的那般「瘋癲」。




當地的居民都認為她為人溫和,待人禮貌,笑起來像個孩子。








更多時間,她行走在赤柱的大街小巷,會愜意地找個位置坐下來,點上一支煙,悠閑地呆上一個下午。








偶爾有小朋友找她玩耍,她會耐心同他們合影。偶遇遊客的小狗,她也會停下撫摸一會兒。







媒體大肆營造著她風光前後的落差感,是啊,人們最不忍見到的,便是美人遲暮。




可她卻坦然許多,在一次採訪中不疾不徐地說:




「我不覺得自己好失敗,失敗乃成功之母,我希望自己是成功之母,他日生個孩子叫成功也不錯。有云:是非成敗到頭空,何需太執著。」








她從未全盤放棄過自己。




依舊對自己的事業心存理想,甚至在人生的最後幾年,還有著拍攝電影的打算。







我想,如果有幸再次見到大熒幕里的她。




雖芳華已逝,可眼神里那抹不向世界妥協的鋒芒,依舊能夠震撼人心吧。




只不過,那抹鋒芒,終究是暗淡下來了。








02




香港,這座寸土寸金、分秒必爭、流光溢彩的國際大都會。




它最擅長的,便是製造「瘋癲」的女人。




當年,港媒親封的「四大癲王」之首,是

陳寶蓮。







她的一生充滿曲折:

四歲喪父,18歲時母親偷偷給她簽了拍攝三級片的合約,她含淚拍攝後,成了紅極一時的女明星。




這成了她揮之不去的陰影,隨後便是對自我認同的否定,心理和精神狀態很不穩定。




於是,港媒趁虛而入,抑鬱中陳寶蓮的私生活和反常行徑,被樂此不疲地「曝光直播」。





從1998年開始,陳寶蓮「被爆」養小鬼、電影首映禮割腕、在台灣買珠寶不給錢還打人......(via 每日人物)




不勝其擾的她,在29歲那年撇下剛出生一個月的孩子,跳樓自殺了。




同樣受到港媒「脅迫」的,還有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唯一能在唱功上與王菲齊名的香港女歌手——

關淑怡。







因為

長期抑鬱

困擾,加上

未婚先孕

單身媽媽

的身份,被港媒將她樹立成女性主流價值的反面教材,為了完成創收,媒體無所不用其極。




她也嘗試過與其抵抗,可那些不甘心和不妥協,終究讓自己成為了一個「充滿省略號的傳奇」。




就像她在《地盡頭》唱著:

「無

伴侶認領,怨命也不肯認命。自問仍好勝。」




圈內人故作嘆息:當年和王菲比肩的關淑怡,之所以沒有走遠,全因輸給了時間和怪脾氣。







「怪脾氣」,一向是這些「瘋女人」的基因。




因為經歷坎坷,便可被港媒24小時直播著她們的「怪異行徑」。因為不願與這個世界的主流妥協,便被標榜為「異類」和「瘋女人」。




如果說陳寶蓮、關淑怡、藍潔瑛是停留在上個世紀的「瘋女人」,那鄭爽,則把人人唾棄的「瘋」的基因,帶到了這個時代。








03




在某檔機器人比賽中,她因質疑裁判員判罰規則,憤怒地衝下導師席位。




她盯著賽場上裁判不公正的「人工倒計時」,然後蹲下身子歇斯底里地指控,面對不公正和潛規則,她痛聲疾呼。








有沒有人尊重我?是不是別人不發火的話就當別人傻子呀!我一直都尊重比賽的規則!但是你們呢?尊重過我的隊伍嗎? 




每次都是我的隊伍是最慘的,每次都要面臨淘汰!我有說過我作為優勝者我有什麼優勢嗎?可是你們給過我最基本的尊重了嗎?剛剛怎麼讀秒的!我真的生氣了!




縱使她一次次聲討,一旁的三名男嘉賓始終保持著事不關己的姿態,抱團旁觀著這個「瘋女人」的「不體面」,甚至說教她「順從」規則。







於是,格格不入的鄭爽也被貼上瘋女人的標籤:





她的隊員都沒急,她急什麼?


這麼不顧形象,她瘋了?!




我們最怕的,是訴求過後沒有任何回應,只能聽到自己的回聲。而你,也一定經歷過這種無力感:





當你路見不平,想要伸張正義時,一旁的人忙著勸誡你,

「小心搶打出頭鳥」。


當你遭遇不公,想要討個說法時,有人拍了拍你的肩,

「這就是社會,我勸你還是忍忍吧」。


當所有人假裝對真相視而不見,只有你忙著袒露事實時,有人不屑地說,

「有必要這麼認真?」




大家過度追求所謂的體面而集體沉默,從而排擠了真正追求公道的人。







是啊,成年人只看利弊,小孩子,才分對錯。




看清利弊的成年人,有朝一日「熬」成了規則中的勝利者。

而小孩子,卻依舊不願討好這個世界。




那麼,我寧願做一個小孩子。




04





鄭爽終究是幸運的,她等到了屬於自己的正義。




可藍潔瑛,就沒那麼幸運了。




在她常去的茶餐廳,香港記者悉數拷問著她的苦難,她對著鏡頭一遍又一遍回憶著當年遭遇到的不堪。







他們並沒有給予她任何實際性的幫助,而是

將她的落難故事經過編輯、印刷、售賣,吸引眼球的大字標題和失魂落魄的昔日美人的形象,流通在香港的每一個角落。




她的「悲慘世界」填補了人們茶餘飯後的空虛,也維持了香港媒體人的生計。




與此同時,台灣藝人狄鶯在綜藝節目中正分享著當年

「腳踹藍潔瑛」

的經歷,她找人模仿當時的情景,以勝利者姿態,彰顯自己的「驕傲和果敢」。







而對於藍潔瑛來說,她曾經也向這個世界發出求救的信號。




粉絲想要支援她,卻被時任會長曾志偉攔了下來,他在媒體前拍著胸脯說:





放心吧,三餐肯定是沒問題的。




那時候,這位影壇大佬尚未被曝光,他大言不慚地分享著自己的仁愛心腸:





當年帶藍潔瑛去新加坡散心,她的精神狀況好了許多。







就在藍潔瑛離世當天,曾志偉的兒子在一條公布死訊的微博上,輕描淡寫地點了個「贊」。








我一直希望,這個世界的弱勢者,向來都該被「有尊嚴」地溫柔相待。




遺憾的是,即便人類創造了文明,即便我們自詡為高級智慧的生物,可動物之間的弱肉強食,同樣適用於人類世界。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依舊是強者維護秩序的唯一法則。







而那些對這套法則「過敏」的人,就「活該」被時代剔除淘汰,直到生命終止的那一刻,她們仍等不到一場公義的裁決。




甚至,她們會聽到一些惡意的聲音:





「唉,一手好牌,被她自己打爛了。」


「這個女人一點兒都不懂變通,在娛樂圈混的人誰又能獨善其身呢?」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最後一句話,我是半信半疑的。

畢竟,藍潔瑛整個人生的「可憐」,寓言著這個世界的「可恨」。







就像起熊浩老師的那段演講詞——




「我們害怕孤掌難鳴,擔心獨木難支,當我非常堅持說了一聲「不」,然後舉起一個火炬,在曠野當中放眼望去,你發現這真的是唯一一個火炬。




可是,你唯一的方法就是盡量發光,微光會照亮微光,我們相互找到,然後一起發光。」




遺憾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當你舉起火把時,無論多久,周遭依舊一片漆黑。







彷彿又一次回到芳華年代,春三十娘的驚艷登場:




「世途險惡,北風凜冽,一個弱小女子想找一個棲身之所歇息一下,洗洗身上的風塵。」




「你知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啊?」




「此地烏煙瘴氣,各位又面目猙獰,絕不像是一間客棧……莫非是一間黑店?」







她終其一生,驗證了自己的疑問和困惑:




是啊,這人間,不就是一間黑店嗎?




— End —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


關注她刊 


關注女性成長


陪你遇見最美的自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她刊 的精彩文章:

「小妹妹7歲,媽媽就帶她割了雙眼皮」
杜鵑&劉雯&劉亦菲:原來女人美到極致,竟是這樣?!

TAG:她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