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太后的珍玩寶器(下)

慈禧太后的珍玩寶器(下)

慈禧在頤和園度過了晚年的大部分時光,並在這裡上演了晚清政治與外交的變幻風雲。如今園裡留下的珍玩寶器與陳設的起居生活用具,仍傳遞著這位曾經統治者及晚清社會的歷史情境與生活趣味。

悠遊湖山—慈禧太后的園居生活

清光緒 紅珊瑚花插

紅珊瑚雕琢,色澤柔美。花瓶、花枝利用珊瑚天然的枝狀雕刻而成,花枝沿瓶身呈纏繞狀,器身採用圓雕、透雕等多種技法,花枝、花瓣形態生動。

清光緒 紅瑪瑙松鼠葡萄水丞

以紅色瑪瑙雕琢,採用圓雕技法,雕刻一隻活潑可愛的松鼠立於山石之上,手捧一串葡萄,山石上纏繞有葡萄枝蔓。葡萄松鼠紋寓有「多子多福」、「子孫萬代」的吉祥祈願。

清 月白色緞綉梅花花盆鞋

滿族婦女的鞋稱為「旗鞋」,極富特色。這種繡花旗鞋以木為底,史稱「高底鞋」,或稱「花盆底」鞋、「馬蹄底」鞋,木根以白細布包裹,也有裱白綾或塗白粉,俗稱「粉底」,一般高5至10厘米左右,鞋幫上飾以刺繡紋樣及料器裝飾片、料器串珠。

清 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用彩色絲線在綵綢上綉制處各種內涵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圖案紋飾,縫製成形狀各異、大小不等的小綉囊,內裝多種濃烈芳香氣味的中草藥研製的細末,用來提神醒腦,後逐步改為純香料。

清 鍍金柄牛角梳子

以牛角為原料,梳子邊緣包銅邊修飾,銅邊上飾以陰刻花紋,採用傳統工藝,手工製作而成。牛角梳手感溫潤、厚實、堅韌、緻密,色澤圓潤。據《本草綱目》記載:「牛角,酸咸、清涼、無毒」。用牛角梳梳頭的時候,它的藥理作用能在按摩頭皮和頭部神經時充分發揮。

清同治 紅地喜字瓷盒

捧盒由器身和盒蓋組成,盒呈圓形,盒蓋與盒底大小相若,蓋平頂,子母口,鼓腹,圈足。內外皆施紅釉,上書金彩「喜」字,口沿上下各繪一周金彩回紋,盒蓋頂部一周金彩回紋內飾團壽圖案。底書紅彩楷書款「燕喜同和」。此盒紋飾精美,具有濃厚的宮廷色彩,為同治大婚時的喜慶用品。

清 銅胎畫琺琅捧盒

畫琺琅瓜楞捧盒,器身與器蓋均為八瓣蓮花形,圈足。通體以粉紅色琺琅釉為地,蓋頂部位彩繪蓮花,四周環繞以蝙蝠八隻;器身與器蓋的蓮瓣內,彩繪黃色蝙蝠,以纏枝蕃蓮環繞;器內書紅彩團壽,寓意福壽吉祥。

捧盒內設有淺盤,盤上復有由九隻蓮瓣形小盤拼成的攢盤,用以盛放各式乾果。此捧盒設計獨特,結構精巧。紋飾豐滿和諧,高雅富麗。堪稱晚清畫琺琅器中的精細之作。

清嘉慶 鬥彩龍鳳番蓮紋玉壺春瓶

瓶撇口,細頸,腹部圓鼓,至近底處內斂,圈足微外撇。瓶身彩繪鬥彩穿花龍紋,器型勻稱,弧線柔和優美。

清 掐絲琺琅葫蘆瓶

瓶呈葫蘆形,小口,雙圓腹,束腰,圈足,口、足鍍金,紋飾經掐絲、捶揲,施填各色琺琅釉料,口沿下飾粉色如意雲頭紋一周,葫蘆器型腰身凸起綬帶兩結。此器花紋釉色豐富艷麗,共使用紅、白、黃、寶藍、綠等十三色之多,呈現出花團錦簇的藝術效果。帶木質底座。

清嘉慶 翠根雕山水人物小座屏

屏芯呈長方形採用整塊翡翠原料,以浮雕的手法琢刻而成,雕刻亭台、山水、松樹、人物紋飾,翠料色澤柔和,花紋雕飾層次豐富,布局協調,為翠雕工藝的上乘佳品。

原文作者:隗麗佳

原文來源:《收藏家》2015年11月刊《頤和園藏慈禧太后文物精品品賞(上)》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收藏家》官方授權,歡迎分享!如需轉載,請私信聯繫!

合作美術館

合作雜誌精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築中美術館新展
【每日館藏】哥窯葵花洗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