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青馬課堂」給90後講講馬克思 | 第五講:初入職場的苦惱

「青馬課堂」給90後講講馬克思 | 第五講:初入職場的苦惱

原標題:「青馬課堂」給90後講講馬克思 | 第五講:初入職場的苦惱


??


「青馬課堂」| 第5期


有這樣一個人,他生活在動蕩奔騰的十九世紀,他有一把濃密的大鬍子,他目光如炬、身形魁梧、意志堅定,他一生勞碌奔波、博學多識、著述無數。有人特別敬他,有人怕他,有人追隨他,有人詆毀他,卻很少有人說我不知道他。他的學說和思想,經常是以「大道日用而不知」的方式存在於我們的腦海中。


這個人,就是卡爾·馬克思。


從今天起,我們就一起揭開層層迷霧,走進他波瀾起伏的燦爛一生,還原一個最真實的他。

音頻時長15分59秒,


建議在WiFi環境下收聽


從事新聞出版業的願望在馬克思的腦海里深深地紮下根來,他把目光投向了一家言論自由、針砭時弊的報社——《萊茵報》。


他文思泉湧,妙筆生花,為《萊茵報》撰寫了許多政論文章,而《萊茵報》也注意到了這個才華不凡的小夥子,在發表了馬克思文章的同時,就邀請他來報社工作。


科隆是德國西部一座著名的城市,當地的科隆大教堂聞名於世。馬克思在這裡謀得了他人生第一份正式的工作——報社記者、編輯。除了作為養家糊口的手段,馬克思在工作中也發現了意外之喜——通過關注和研究萊茵地區的經濟社會狀況,馬克思發現可以觀察到一個真實的德國社會。馬克思心心念念的願望,就是研究、批判和改造德國的現實社會。

馬克思從大學的「象牙塔」中走到社會,現實社會的複雜性、醜陋性的一面就暴露出來。馬克思當時在工作之初也遇到了這個問題。這個天才的而又有些憤世嫉俗的小夥子大膽地揮舞起了筆杆子,用辛辣諷刺的語調針砭時弊,特別是將在學校裡面學到的黑格爾的辯證法運用得出神入化。


由於馬克思的才能被廣為認可,因此當時馬克思雖然只有僅僅24歲,卻已經是《萊茵報》實際的主編了。但是好景不長,由於普魯士當局的壓力,也由於報社內部的意見不合,馬克思選擇了辭職。



文章來源 ? 求是網


本講老師 ? 王強

編輯 ? 王雅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鐵南昌車輛段 的精彩文章:

TAG:南鐵南昌車輛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