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馬蓉深夜鬧劇的背後:為了孩子,離婚的父母別犯這4個錯誤

馬蓉深夜鬧劇的背後:為了孩子,離婚的父母別犯這4個錯誤

離婚風波鬧了2年,沒想到昨日女方又在微博上投發炸彈。

看著寶寶與前妻這折騰的2年,小康醫生還真是累覺不愛,除了心疼孩子還是心疼孩子。

微博截圖

再看著網路的評語,除了一面倒對孩子母親進行痛批之外,吃瓜群眾們也偶爾討論兩個孩子,天曉得這兩年來孩子到底經歷什麼。

微博截圖

都說稚子無辜,即便這句老套,但絕對是真理!

到了婚姻的盡頭,也許大家都很難保持理性,爭吵不斷、辱罵不堪,甚至曝光對方黑暗史......這些可以是理解。

但問題是你們出了過過嘴癮,博取同情之外,有誰更多考慮孩子嗎?

父母離婚,怎麼樣告訴孩子離婚?

離婚雖說是兩個大人的事,但破裂的婚姻多多少少都會影響著孩子,也不能為了孩子而苦苦維繫貌離神合的婚姻。

那麼,父母究竟如何採用怎樣恰當的方式去減輕孩子的壓力呢?怎麼樣與孩子解釋這些情況,幫助孩子應對呢?

誠實、簡單陳述事實

父母雙方一起告訴孩子離婚這事,可以簡單概括爸爸和媽媽很難再繼續生活下去,所以各自生活是最好的選擇。

讓孩子能夠知道,離婚只是兩個大人之間的事;讓他們明白,父母離婚不是因為他,兩人對孩子的愛依舊沒有什麼改變。

與其大張旗鼓公布離婚聲明,又或者撕下對方的遮羞布,讓孩子承擔著外界的流言蜚語,這真的不是不是一個好辦法,即便對方真的有錯。

父母離婚,這4個錯誤可千萬別犯!

第一,不要讓孩子過多壓抑自己的感情

也許孩子在得知父母離婚,會充滿很多疑惑,比如以後要跟爸爸過還是跟媽媽過?我還能回到以前學校嗎?

父母就必須儘可能給孩子回復他們想要的答案,確保他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又或者給孩子建立一個新的日程表,讓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安全感。

面對父母的離婚,年幼的孩子可能會發生尿床吮奶動作....這時家長們可以試著讓孩子學會發泄,用語言來表達他們內心感受。

而年紀大一點的孩子,也許會表現憤怒焦慮悲痛等,若孩子憤怒沒有及時排解,情緒會轉移到內部,會引發抑鬱、沉默寡言等,甚至還會讓孩子引發暴力行為。父母此時更需鼓勵孩子,儘可能坦然表達自己情感。

第二,不要讓孩子捲入成人的爭執

兒童心理學家曾分析出,在從幼兒,經歷童年和青春期,最終會邁入需要建立穩定親密關係階段,若童年留下的影響和改變隨時都會在一段情感上出現突然爆發與釋放。

此時,父母即便離婚,也需尊重孩子與前任的關係:

1.不要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

2.不能將孩子作為傷害前任的砝碼;

3.不要逼孩子選擇站在哪一邊;

4.不要在孩子刺探前任的信息以及在孩子面前;

5.不要爭論或討論供養孩子問題。

第三,不要放鬆教育孩子原則

也許離婚後,對你和孩子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不要因外界的情緒而放鬆自己為人父母原則,放鬆孩子的要求,以免給孩子帶來更多不安全感。

即便孩子會嘗試去試探孩子底線與極限,但父母必須繼續保持持久性組織性紀律性,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簡單而言,就是以前在家裡如何要求孩子,即便離異分居後也得保持一致。若孩子在兩個家庭輪流生活,與前任更需要做好溝通工作,讓兩個家庭內管教保持一致。

第四,不要一味排斥諮詢

離婚後,很多家長都會轉向孩子尋求安慰,但一味在孩子面前訴苦和發泄,最終只會讓孩子承受更多的痛苦。

因此,你可以參加一些離婚互助論壇,又或者尋求心理醫生來尋求幫助。

離婚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你更需要對離婚後兒童心理有著基礎認識,也可以跟校園老師商量,確保孩子在校生活不受影響。

也許兩個人走向婚姻盡頭,大多數人都希望能夠與前任一刀兩斷,從無任何瓜葛。

但你必須要清楚,孩子是你們父母兩人,無論是法律還是道德,都需要嚴格履行相應的義務。

一切以孩子為先,將孩子的利益放在首位,

制定協商好相應監護與撫養計劃,必要時還需做一些犧牲。

對孩子來說,若父母離婚後還能保持正常交往關係,自然是好。

再不濟,也不要總想詆毀對方,又或者動不動就揭發醜事。

對你而言,除了偶爾博取同情,過過嘴癮,還能有什麼可贏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漫說健康 的精彩文章:

37.63萬直腸癌患者:體檢不做這個檢查,得了癌症你都不知
冒著被送ICU風險,我們得知:長期不吃晚飯還真有一個好處

TAG:漫說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