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北派火鍋麻,南派火鍋辣?

北派火鍋麻,南派火鍋辣?

天津科普說

帶你開啟精彩科普旅程!



寒冬將至,熱乎乎的火鍋無疑是最治癒的美食了。


據《中國火鍋大數據報告》,大眾點評收錄的

火鍋商戶數量

佔全國餐飲商戶比例達7.3%,

高於

江浙菜、川菜、粵菜、西餐等其他熱門菜系佔比。


當然這當中也

並非全是

最典型的重慶火鍋。從南到北,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火鍋典範,而且各自擁有

無數擁躉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借著冬日的寒冷看看各地的火鍋暖暖身子吧。





誕生於長江邊的重慶火鍋 




巴渝人愛吃火鍋,可謂是

頓頓不離辣,三天念火爐

。毛肚、黃喉、鴨腸,腰花、雞胗、鳳脯,飛禽走獸,江湖水族,海味山珍,皆為鍋中寵,湯中也是

無食不鮮,無料不精,無物不補

。這麼一吃,眼波似水,面色紅潤,無怪乎重慶

美女如雲。 




這一鍋讓無數美人和食客傾倒的

重慶火鍋(又稱毛肚火鍋)

,則來自碼頭的江湖風氣。




看著圖已經被辣哭了




當時,長江船工們夜間常歇腳於瀘州小米灘碼頭,飢餓時的炊具有瓦罐一個,罐子中裝有湯水,投入各種蔬菜,再加上花椒、辣椒提味,熟了就開吃,可謂「菜當三分糧,辣椒當衣裳」。這種窮開心的吃法很快在長江沿線流傳開來,成為了船工和碼頭工共享的不傳之秘。 




重慶當地被稱為「棒棒」的一些苦力見到這種吃法後,就跑到牛羊屠宰場撿一些處理掉的內臟,再用長江水洗凈切塊,投入湯水中,和船工一塊吃,結果人人都覺得非常美味。後來有人乾脆把「大洋鐵盆」分成多格放在泥爐子上,盆內翻滾著麻、辣、咸、香的湯汁,爐子旁邊放一大籮筐,裝著以毛肚為主的牛雜等食物,在碼頭邊開始叫賣。




古法火鍋...




行人下船旅途疲累,飢腸轆轆,免不了過來吸溜一番;船工棒棒們也每人認領一個格子,隨燙隨吃,吃飽為止,用餐經濟實惠。




約摸民國二三十年,「碼頭野鍋」進了飯店。泥爐子還在,只不過分格大鐵盆變成了圓不溜秋的銅製小鍋,蘸料由顧客自行調配。這種飯店越開越多,後來重慶對岸江北一條街上幾乎全是。




都來碼頭吃火鍋




抗戰時期,重慶火鍋名聲越來越旺,行政要員、金融大佬、商人記者都常常往火鍋店跑,甚至有人把吃火鍋高尚化。有些國民黨老兵回台灣後還念念不忘重慶火鍋的美味,在台灣復刻重慶火鍋店。




火鍋是重慶的特色,不可不品嘗




而正宗重慶火鍋的配料製作,以重味重油著稱,傳統湯汁配製是選用郫縣辣豆瓣,永川豆豉,甘孜牛油和漢源花椒為原料。先把牛油用旺火熬化,再把豆瓣剁碎倒進去,熬成醬紅油後迅速把花椒炒香,再摻入牛肉原湯,加入豆豉、冰糖、老薑、川鹽和小辣椒熬制。




熱辣辣的底料




隨著不同火鍋品種的出現,又出現了啤酒風味、酸菜風味火鍋等類型,調味料也是層出不窮,可達三十多種。但最正宗的重慶火鍋蘸料,還是干碟與油碟雙碟合璧,佔據了半壁江山。




油碟就是以香油為主的蘸料盤,集調味、解辣、為食物降溫等功能於一身。油碟的懶人極簡搭配是香油加蒜泥,雖然看起來陋簡單一,但能使燙菜的味道得到保留,越吃越香。進階版可以再配上香菜和蚝油,蘸後食用,入口之物更加鮮美。根據個人口味,在蔥姜蒜、辣椒醬,牛肉醬,花生碎,芝麻等調料中隨意搭配,都能拼成極有特色的油碟。




真香警告·是真的香




至於干碟,辣椒粉,鹽,味精是標配,但幾乎每家火鍋店都會有其獨家配方。腰片、毛肚、鴨腸等易熱食物最適合蘸干碟,能在層次分明的口感中最大程度體會到食之原味。




下次我也試試這樣調




說到吃法,更是豪放非常。火鍋館內,圓桌中央,鐵銅鍋下炭火滾滾,鍋內湯汁翻湧,食材滾動,食客視線聚焦,目光灼灼,掐準時機便會伸出各自的魔爪,舉杯揮著……這種氣吞山河之勢正是是古老巴渝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的表現,也是其飲食特色的體現。




一起吃才有樂趣




重慶火鍋向外的輻射能力也很強,以之為藍本後來衍生出了不少南派火鍋。其中以粵系、雲貴系和江浙係為主,這其中的枝杈又可以列上三天三夜!除這幾個主要系別,南派的湘西狗肉火鍋、海南的椰子雞火鍋、湖北野味鍋等也是頗具特色的種類。




那麼在地理、歷史都與南方有著天壤之別的北方 , 火鍋又成了什麼樣子呢?

 




麻醬和羊都不能捨棄




說到北派火鍋,不能不提一個段子:一個北方人到成都吃火鍋,問服務員:「服務員,有麻醬沒?」服務員答:「有撲克!」




段子折射出來的現象,歸根結底還是南北火鍋差異比較大。




周末去聚餐




後金從東北入關,帶到中原的不僅是長袍馬褂小辮子,還有滿族的木炭銅鍋。甚而有一種說法稱這才是四川火鍋真正的祖先。正宗北派火鍋以東北滿族涮羊肉為代表,傳到北京又在當地衍生出老北京涮羊肉,後者可謂是北京除了烤鴨之外的一絕。






老北京涮羊肉分為宮廷派和民俗派,宮廷派重視皇家氣氛、禮數和氣派,以四季火鍋和什錦火鍋為代表;民俗派當然是走親民路線,由民間自發演繹,有「一炭、二料、三肉、四鮮、五絕、六件、七拼、八碗、九雜、十大碟子」之說,規矩也並不比皇家少哪裡去。




我涮




時至今日,兩者的區別已經沒有那麼大了,習俗互相交叉,就為讓食客吃個開心。




老北京涮羊肉的湯底一般是清溜溜的,只需加入蔥姜,待清湯水翻滾之時,把薄薄的、紅白相間的羊肉片插入鍋中溜涮即可。等肉片顏色變白再往醬料這麼一蘸,入口是混合著醬香和肉香的軟綿,肉的紋理也融化在口腔了。肉涮完之時,也是食慾得到滿足和胃袋得到填充的生命大和諧之時。




在北派火鍋里,羊肉是出鏡率很高的食材:羊湯火鍋、內蒙肥羊火鍋、羊蠍子火鍋……可以說是無羊不歡。除羊肉外,牛肉也是常吃食材,可能和游牧民族的習性有關係。




而吃涮肉的時候蘸的料,多數北方人(尤其是老北京)會選擇麻醬,正像開頭段子里說的,麻醬可謂是北派火鍋的靈魂蘸料。




不中看 中吃




麻醬是把炒熟的芝麻磨碎製成的食品,特別香,常作為調料食用。以麻醬為主,加腐乳塊、韭菜花,再用鹽和白糖調味,最後再倒點香菜及蔥花,這種蘸料搭配法可謂經典。但對於不習慣的食客來說,如此一來各種菜的口味就全被麻醬味遮住了,而且相比干碟和油碟,麻醬吃了容易膩歪,或許正因如此才不被多數川系火鍋愛好者接受。




但是熱愛麻醬的人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因為羊肉出鏡率極高,免不了膻味重,不靠麻醬的重口味降服一下,怎麼吃得爽呢?




北派火鍋中除了「羊鍋」,同樣有很高人氣的還有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山東肥牛火鍋等,每一種都是值得品鑒的。




酸菜與白肉

 




最後附上我們的火鍋秘籍:




一、食材(尤其生葷食材)必須在滾開湯中

煮熟煮透

,以免遭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污染,減少消化道炎症和腸寄生蟲病的發生。


二、入口菜肴的溫度

不要過熱

,以免燙傷口腔和食道黏膜,或對牙齦牙齒產生損害。


三、吃火鍋的

時間不要太長

,不然會讓消化器官得不到休息,易引起胃腸功能紊亂。


 


希望大家在冬日裡能吃好喝好。




  (文章來源:鄉土人文地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津科普說 的精彩文章:

買東西時你注意過這個細節嗎?
關於雷擊到底有哪些誤區呢?

TAG:天津科普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