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誰來填平湖人的第二大天坑?

誰來填平湖人的第二大天坑?

錢德勒補上了替補中鋒的漏洞,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在這波三連勝里,有兩場比賽錢德勒做出了決定勝負的貢獻。湖人陣容上的一大天坑,縱使還不能算被完全堵上了,至少也有了個足夠不錯的補漏計劃。

那麼,現在擺在沃頓面前的第二個天坑,就是首發陣容的外線火力問題。鮑爾和朗多誰首發、誰替補,並不是最大的問題,最大的關鍵,是哈特比任何人都更適合跟勒布朗一起打球,可這樣一來,庫茲馬和英格拉姆之間,就一定會有一個人離開首發陣容。

一個高大優秀的全範圍攻擊手,一個是天賦優異卻極不穩定的年輕天才,這道選擇題,或許不會像所有人想像的那樣理所當然。

持球人的擁擠

使用率這個數據,說明的是一個球員在場時球過手的比例,在這個數據上,勒布朗排名第一,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就是英格拉姆和庫茲馬。他們兩人的使用率之高,甚至超過了球隊的組織核心鮑爾和朗多。也就是說,當這幾個球員同時在場時,英格拉姆和庫茲馬處理球的頻率,要高於球隊里的兩個核心後衛。

而這,只是問題的開始。

光是使用率高並不是非常大的問題,如果一個球隊有多個持球核心並強調球的轉移,球員的使用率都會有所上升。可湖人並不是這樣的球隊,特別是庫茲馬和英格拉姆,當球權在他們手裡時,他們所傳出的球轉化為助攻的比例都不超過8%,而且他們兩人超過70%的傳球,都是將球交還給球隊組織核心(鮑爾、朗多和勒布朗),除了英格拉姆時不時能找到麥基送出兩個空接外,他們絕大部分的傳球壓根轉換不成投籃,也就是最尋常、最沒有效率的轉移球。

傳球無法高效轉化為得分,那理所當然的,他們絕大部分的使用率,就用在了持球單打上。而這就成了湖人陣容上最大的問題:單打手過多,持球人過多,但持球手們之間的傳球並沒有轉化為助攻。這樣的直接結果,就是球隊的戰術徹底變成了輪流的單打,而在這個時代,輪流單打是最低效的戰術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當庫茲馬和英格拉姆兩人之中有一個人不在場時,湖人的陣容反而會變得更靈活:哈特是個優秀的接球投手,鮑爾是很少見的不需要球權也可以快速進行組織的助攻手,再加上這兩人本身的防守能力就是隊中翹楚,他們兩人之中任一個和勒布朗同時登場時,都很容易配合兩位少爺之一打出一波高潮;可當他們兩人同時在場時,球的轉移就很容易停滯下來,攻防兩端的速度都會降下來,到頭來,就會變成硬著頭皮的一對一。

這並不是誰好誰不好的問題,這單純只是一套首發陣容里,沒有辦法塞下兩個不擅長助攻的進攻型球員,因此除非兩人之中有一個能快速轉型,否則如果調整首發陣容,這兩人之中,必然有一人會降到替補席。

那麼,問題在於誰會是那個被按上板凳的才俊呢?

庫茲馬:全範圍攻擊手的狹窄視野

想當然的去分析的話,庫茲馬自然更適合呆在首發:他打四號位比英格拉姆重,他有更遠的射距,比起英格拉姆他更擅長無球一些……得分手段上更全面、射距範圍更廣的庫茲馬,怎麼看都更適合勒布朗。

然而,事情並不如想像中那麼順利。

本賽季,庫茲馬的三分出手幾乎全部來源於受傳球後的投籃,其中接球投的命中率是30%,干拔的跳投命中率只有25%;當防守球員離他兩米之外時,他的三分命中率可以達到36%,可當對手接近到2米之內,庫茲馬的三分命中率會一下子掉到16.5%。

換句話說,他相比英格拉姆最大的優勢就是三分球,可這個賽季庫茲馬的三分球,投得可以說是慘不忍睹。

庫茲馬的得分手段里,最有效的一招就是接球運一下之後的攻擊籃筐,依靠自己高大的身材,展開臂長直接在對手的頭頂拋擦板勾射(命中率65%)。這招的效率非常高,以至於人們不太記得這件事:在關鍵時刻,庫茲馬一旦沒法殺進內線,他的得分效率並不高。

準確的說,在中遠距離上,他並沒有英格拉姆來得靠譜。他只是能投得遠,單看這個賽季,他投得並不准。

第二個會妨礙他和英格拉姆爭取首發位置的問題,是他的視野。

我們總說英格拉姆沉迷單打,可實際上他的場均助攻還要多於庫茲馬。其原因在於庫茲馬非常熱衷於快速終結進攻,他超過六成以上的出手都是在一次運球內完成的,基本上只要一接到球,他就恨不得立刻衝擊籃筐把球送進去,壓根不考慮其他選項。

作為一個低順位首輪秀,庫茲馬是個優秀的得分手,他很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身材高大,速度快,終結效率高。他也很清楚如何進攻能獲得更高的命中率,可這也養成了他許多的壞習慣:快攻時基本不出球,拿著球就愛快速處理,運球極少的情況下就已經出手投籃。這些問題,加上他作為一個三分手本賽季接球投藍命中率極差,這一切都讓他在競爭首發位置上的優勢並沒有想像中來得大。

賽季初,庫茲馬就是從替補席打起。而只要他一天沒有找回穩定的接球三分,他狹窄的視野將會成為妨礙他進步的最大絆腳石。

英格拉姆:過於低效的背身

英格拉姆競爭首發的優勢:信不信由你,他是比庫茲馬更好的傳球手,特別是在跟麥基的配合上,比起找個擋拆就拚命殺內線的庫茲馬,他至少還多一招高拋傳球。

信不信由你(X2),他是一個比庫茲馬更靠譜的空位射手,被徹底放空的情況下,英格拉姆2分中投命中率66.7%,3分命中50%,兩個數據都遠高於庫茲馬——他只是空位投得少,並不是投得不準。

可是,問題就在於他的進攻選擇:比起遠離對手的得分方式,他太熱衷於單打了。

尤其是,低位背身單打。

英格拉姆,體重86公斤,這個體重在NBA,甚至要低於許多強壯的控衛(庫茲馬的體重有將近100公斤)。而低位背身這件事,體重大的一方會佔非常大的優勢。這也是我非常不理解英格拉姆的地方:一個體重控衛級別的球員,為什麼這麼熱衷於低位單打三四號位的,更強壯的球員。這個選擇的直接結果,就是他常常單打半天擠不進去,當他選擇轉身的時候,很容易被對手下手切球造成失誤。

本賽季,英格拉姆的失誤率足有庫茲馬的兩倍以上,甚至超過了勒布朗的失誤率——考慮到勒布朗每場比賽要送出7.1次助攻,而且每場都有那麼一兩次運球運飛,他的3.2次失誤並不顯得扎眼。可一個場均助攻只有1.8的球員,卻要送出2.7次失誤,其中場均2次以上是直接被對手從手裡切球,這個數據就顯得有些扎眼了。

英格拉姆對單打的痴迷,是阻止他更進一步的最大原因。如果他最終輸掉了這場首發之爭,與其說是因為庫茲馬更適合跟勒布朗一起打球,倒不如說,球隊的首發無法承受如此低效的單打佔據球隊的戰術回合。你想練一個不適合自己的技巧,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替補的輪換時間好好鍛煉。

魔術師的青睞

這兩個球員都喜歡快速籃球,都在轉換進攻中最能發揮優勢,可在其他方面,他們差得卻非常得遠。我們今天只聊了他們進攻之間的區別,沒有涉及到防守,是因為這兩個人連防守端的問題都是那麼不同:英格拉姆太愛貼身很容易被後衛一步越過,庫茲馬又太不愛貼身容易被人顏射,兩個人都有不錯的身體條件去提高防守,卻各有各的壞習慣。

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庫茲馬擁有更成熟的技術,他只要能找回三分的手感(我更傾向於是姿勢的不穩定造成的),視野的問題並不是最大的,畢竟歐文的優勢也不在視野,而他跟勒布朗的合作,並沒有出什麼問題。

英格拉姆這邊,問題就比較大一些,因為他最熱衷的打法,實際上並不適合他,他需要重新尋找更適合自己的攻擊方式,這一點上,要遠比一個射手找回手感來得困難些。而這個找尋正確打法的過程,確實更適合在替補席完成。

可是……在這兩個人之中,魔術師一直更青睞英格拉姆。而只要英格拉姆的發揮還沒有窘迫到揮霍完魔術師對他的青睞,他的首發位置會很穩定。我並不認為沃頓會在這件事上挑戰魔術師,畢竟庫茲馬短時間內,也沒有展現出比英格拉姆優秀太多的優勢,不足以讓沃頓冒這個險,特別是在本賽季戰績並不理想的情況下。

實際上,在收官時間段里,沃頓已經試過多套陣容,鶯庫同場的,球多同場的,麥基和錢德勒輪著上的,收官陣容一定意義上,也是對首發陣容的測試。這場測試並不會停止,直到這兩個人決出個雌雄來,或者是,勒布朗表達出自己的想法。

這個隊里,能戰勝魔術師意願的,恐怕也只有勒布朗的態度了。

問題是,勒布朗會更傾向於誰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90後怪蜀黍47 的精彩文章:

TAG:90後怪蜀黍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