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高考狀元、北大碩士、留美高材生,看似擁有完美人生的他,卻無時無刻不在承受原生家庭帶來的疼痛,拉黑父母並且斷絕往來,一封決裂信表明了自己對於父母的不滿和離開的決心。

父母的過度操控,已經讓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內心敏感脆弱,不善於交際,很難在社會中健康的生存。

他說自己就像是一個沒有靈魂的傀儡被父母操控,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參加班級舉行的文藝匯演,老師前一天通知了每個同學都要穿短褲,可是第二天母親執意要他穿長褲去表演,那一天的演出只有他自己沒有按照老師的要求著裝,讓老師很憤怒。

一直以來所有的衣服都是父母置辦,自己根本沒有表達喜歡的權力,直到高中的時候,才第一次能夠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現在看來衣服是可以選擇,但是丟失的社交能力,再也回不來了。

父母有時會以愛的名義,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準則和價值觀去要求自己的孩子,卻在無形中磨滅了孩子自己擁有的天性,失去學習各項能力的機會,最後成為了社會的棄兒。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現在80後、90後長大成人後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危機,許多人沒有該有的感恩和孝順,而是對父母產生了仇視的心理。

原生家庭是孩子與父母組建的家庭模式,當父母給予你該有的關愛和尊重的時候,你會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快樂的成長,相反我們也會在錯誤的家庭模式中感受到傷害。

心理學家認為以下三種父母模式,會給孩子帶來巨大傷害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不稱職的父母

不稱職的父母就是推脫自己為人父母的責任,沒有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關愛,不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推卸養育的責任。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會因為缺少的關愛,而感受不到自身的價值感。沒有學習的榜樣,不知道如何的去表達愛以及接受愛,逐漸的就會關閉自己愛的通道,帶著一種無力感和孤獨感步入成年。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過度操控的父母

這個類型的父母控制欲很強,時刻的將孩子掌控在自己手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按照父母的安排行事,不會給孩子一點自由的權力。長期生活在這樣環境的孩子,在精神上對於父母形成了高度的依賴,沒有基本的生活技能,他們對於自我的身份沒有一個很好的區分,很難把自己視為獨立的個體。由於過度的依靠他人,總會感受到一種無能和無力感。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言語虐待的父母

這類型的父母會運用語言的暴力去攻擊孩子,對孩子的外貌、能力、智力、行為等方面,進行犀利的言語攻擊。一些父母總是不經意的說出:「你怎麼這麼笨啊,你什麼都做不好,你長得這麼丑還打扮什麼,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好」等等。

長期的被父母用語言攻擊,會形成極端的性格,為了獲得外界的肯定,就會放任自己真實的想法,而學會去討好他人,自卑的活著。或者極度的反抗,產生報復等偏差的行為。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如何讓原生家庭的痛釋懷

父母教育方式的差錯原本不是父母的本意,我們應該正視原生家庭帶來的疼痛,不要總以此為借口來掩飾自己的無能,成長積累的疼痛,是可以在未來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改善的。

正確釋放憤怒和悲傷

小時候在父母給我們帶來疼痛時,我們會選擇將不滿和憤怒壓抑起來,將悲傷藏在了自己的心裡,等到長大以後,這種壓抑的憤怒會通過另一種形式發泄出來,這個對象也許是社會,也許是自己的妻子孩子。所以為了避免將痛苦延續他人,我們要學會釋放自己的憤怒和悲哀。

不要壓抑情緒,在產生不良情緒的時候,通過合理的和讓自己舒服的方式去發泄,例如跑跑步、找知心朋友聊聊天等等。當你的情緒釋放之後,內心就不會壓抑痛苦,父母帶給的傷害,也會在平靜的心中慢慢平復。

為什麼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如此大,以致於對父母產生極大的仇視

主動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我們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權力等,應該明確的了解自我,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自己的追求又是什麼,勇敢的去表達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當父母再次干擾你的時候,勇敢的表明自己的立場,克服心中的恐懼,真心的去溝通和交流,有必要時說出心中的痛苦,釋放內心的壓抑。

正視你的仇恨

被仇恨籠罩的內心,必定體驗不到快樂的存在,正視你內心的怨恨,學會理解和包容父母的行為,逐漸的去化解心中的痛苦,學會釋然。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長遠的,想要修復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主要你主動的去行為,我們就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改變。

怎麼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TAG:心理學充電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