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中高端的客單價,怎麼提高客流量? | 一點營銷

中高端的客單價,怎麼提高客流量? | 一點營銷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好奇這樣的問題——



到底是客流量小、客單價高的美甲美睫店賺錢多呢,還是客流量大、客單價低的美甲美睫店賺錢多?




兩者各有優勢又各有劣勢。其實就引申到這樣的問題:客單價高的美甲美睫店怎麼提高客流量?或者說,客流量大的同時可不可以有高一點的客單價?




有人說,做宣傳、提高技師水平。




不夠準確。




我希望的結果是,不僅吸引了顧客第一次來,還要維持顧客經常來光顧,即使價格比同行高一點,顧客也不會因此望而生畏選擇別家店。




接下來,就跟大家介紹兩種最實際、也最可靠的途徑。









一、大需求下的獨家記憶




 

「大需求」

指的是,

一個需求量大的市場。

當能滿足需求量的供應者(店家)越少,對於店家個體越有利,甚至可以說很輕鬆就能賺到錢。




 

「獨家記憶」

指的是,

你這家店能提供同行提供不了的東西。

包括硬性條件(獨家專利),軟性條件(環境、服務)。


早前,阿里根據其零售平台的數據,發表了《拯救脫髮趣味白皮書》。




書中指出,購買防脫止脫產品的消費者,90後佔比36.1%,即將趕超佔比38.5%的80後。




在最近的雙十一購物節中,還有網友曬出自己在近幾年雙十一買的護髮產品:從過去去油去屑的洗髮產品,到如今各種各樣的生髮產品。







在這個九零後都開始深受脫髮困擾的時代,曾經號稱防脫髮的霸王洗髮水,其創始人卻被爆出脫髮。



根據美團、大眾點評的數據,2017年美業市場規模超萬億,頭皮管理行業市場規模達1500億。然而全國美業門店約215萬家,頭皮管理門店卻不到2萬家。




頭皮護理、治療脫髮似乎在等著更強大的行業領軍者。




這個時候,「再出發」養發護髮館走進人們的視線。它以頭皮護理,而不是發乾(頭髮露出頭皮的部分)護理的理念得到脫髮人群的注意。




再出發有自己的專利技術、與博士合作研發護髮產品。讓那些脫髮5年之內、脫髮量不超過30%的顧客,80%以上能恢復得很好。




如今的再出發在全國180座城市,擁有600家門店,僅在2017年就新增150家。




對於再生髮而言,大量的脫髮人群就是它的「大需求」,專利技術就是它的「獨家記憶」。於是在美業中剛剛興起的護髮行業,再生髮無疑是在藍海中遨遊。




輕易得見,

這兩項因素,是一家店可以壯大的肥料。




那麼對於美甲美睫店而言——




「大需求」就是如今逐日增長的顧客;




「獨家記憶」就是技師水平

(能達到很多同行達不到的技術水準,美甲美睫既美觀又持久)和

顧客體驗

(能專註於顧客需求的服務、能使顧客感到舒適放鬆的環境)。










二、對沖沉沒成本




微軟的戰略合作總監劉潤,他曾講過一個

如何對沖沉沒成本

的理念。




什麼是沉沒成本呢?




說得通俗點就是,顧客在你這裡花的錢。

因為投入的這些錢既不是借出去能回來的,也不是投資能錢生錢,所以我們可以看作為已沉沒,因此叫「沉沒成本」。




對於顧客而言,付出的錢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讓顧客感覺物有所值,第二種讓顧客感覺不值得花這個錢。




我們今天討論的問題,本質上是關於

顧客怎麼樣能接受中高端的價格,也就是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讓顧客感到物有所值。

比如綜合成本是50元的東西,怎麼讓顧客接受100元的價格。




在這裡"100元「就是顧客的沉沒成本。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是,對沖沉沒成本。




怎麼對沖呢?




製造邊際成本。邊際成本是我們店家提供的東西。




有三類可以作為邊際成本:

與顧客購買的同類型產品

優惠券

顧客體驗






1.與顧客購買的同類型產品




吃過海底撈和大渝火鍋的人會發現,這兩家店都提供水果、薄荷糖、零食這些東西,而且是免費的。




尤其在海底撈,即使你提出想拿零食帶走,也是被允許的。







這兩家火鍋店的客單價在同行里算是中等的,但是同樣的價格顧客卻可以在這裡吃出超值的感覺。




甚至在去年,有業內人士指出海底撈漲價了,然而吃海底撈的顧客有幾個真正耿耿於懷這個問題?




在這裡面,那些零食、水果都屬於邊際成本,也是屬於顧客消費的同類型產品。

火鍋店正是採用了以邊際成本對沖了顧客的沉沒成本,使得顧客感到超值。




有人問,製造邊際成本會不會讓店家有經濟負擔啊?




那我們來算一筆賬,且不論那些火鍋店準備的零食可以網上批發、水果是當季的,每一個來吃火鍋的顧客勢必都是抱著留著肚子吃火鍋的心態,即使是吃也不過是飯前墊墊肚子、飯後吃片瓜。




在現實生活中,不僅食物可以作為邊際成本,優惠券同樣是邊際成本。






2.優惠券




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低價就可以想吃多少吃多少的披薩店,實驗人員給了一部分顧客抵用券,另一部分顧客沒有。




實驗結果是,沒有抵用券的顧客反而比有抵用券的顧客吃得多的多。




在那些擁有抵用券的顧客心中,抵用券意味著他投入的沉沒成本已經收回來了,就沒必要吃回本了。







這也是現在各式各樣的優惠券孕育出來的原因之一。






3.顧客體驗




一周前,餐飲行業一篇文章稱,在鄭州一家叫「張老熗」的燴麵店,一碗燴面高於市場價5元左右。




我們明白,越是低價的商品,提高價格越是困難。然而,這家燴麵店可以達到日營業額1.5萬元。




有人道出了這其中的原理:

16元和18元區別並不大,你多放兩片肉,把價值感做上去不就行了。







張老熗給顧客的價值感就是,星巴克的環境和招呼客人的親切話術(老鄉慢走、放點辣椒油味道更好)。




美甲美睫店的店主們,

投入適當的邊際成本,就可以提升顧客價值感,這個時候中高端的客單價才會顯得更合理。












· END ·


文中所用配圖均來自網路』




美甲圈 · 往期精選






另外,我們有微博賬號啦!內容更豐富哦


微博:@

美甲圈那些事兒



??

 

 戳「閱讀原文」,關注美甲圈,獲取更多乾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甲圈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美甲圈×杜米給你送禮啦】搭上美博會逛展直通車,還怕錯過好東西?
擁抱秋老虎,這波綠色美甲讓你和長夏來次最後的約會!| 美甲印象派

TAG:美甲圈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