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文|CC爸媽

近一個月來,小花園裡玩的這幾個孩子都不得安生,因為花園裡來了一個拿槍的大哥哥。

小學三年級,外號石頭,逮著誰拿槍突突誰,見誰追著嚇唬誰。

這幾個小夥伴見他都跟老鼠見了貓一樣,四下亂竄。

起初,我沒在意,左右孩子們日常的活動也是各種追逐打鬧。

但回家的路上,CC說:

  • 我怕那個大哥哥,他總是追我們。

C爸那天剛好也在,一臉正義的說:

  • 不用怕,爸爸保護你呢。
  • 可是他有槍。

我安慰道:那不是真的槍,那是玩具,裡面的子彈也是軟軟的。

但是過了幾日,我發現CC害怕的心情沒有半分緩解,說起那位哥哥,就怕的不行。

我便知不妥,大人覺得沒什麼,但是從孩子的角度來講,那就是一個攜帶著重武器對準她、她逃不掉、也打不過的可怕敵人。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大抵是,從心底里就怕極了,自然生不出敢反抗的勇氣,幾個小同學都是見他就跑,大男孩見他們被嚇唬住了,追得更起勁。

1

於是,我準備跟這個孩子談談。

還是那句話,3、4歲後孩子的社交衝突,大人盡量不插手,留給孩子們自己去解決,但是欺凌除外。

當孩子遇到來自強者的威脅時,父母是他唯一的依靠,這個時候一定要有所作為,讓孩子知道他有依靠。

簡單的一句,哥哥就是跟你鬧著玩呢,或者離他遠點別跟他玩,緩解不了孩子的恐懼。

這天他又把幾個小豆丁追的一鬨而散,CC嚇的跑到我懷裡,他也追了過來,我問他:你幾歲了?叫什麼名字呀?上幾年級?

這孩子很外向,超愛說,不僅一一作答,還跟我講他家有兩隻烏龜,一個手掌般大,一個手心般小,還有他家的20多條魚。

然後就又去追趕小朋友們了,CC照例跑回我懷裡,石頭也追了過來要嚇唬她。

我跟CC說,這個哥哥現在是我的朋友了,我知道他的名字叫石頭,他上3年級了,你可以叫他石頭哥哥,他家有兩隻烏龜。石頭,給小朋友們說說,你家的烏龜長啥樣?

他不厭其煩的又將跟我說過的話重複了一遍。

CC跟其他小朋友好奇的聽著。

我心想,教孩子戰勝恐懼的第一步,就是放下心理防線,心裡的防線放下了,才好生出勇氣。

  • 那麼,石頭哥哥

    是不是可以保證不傷害小朋友們,

    只是跟他們逗著玩?

  • 我沒想傷害他們。

其實這句話是給CC的定心丸。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我們有恐懼,是因為對對方力量的未知,恐懼一旦消失,不僅勇氣來了,看待人和事的觀點也不一樣。

那天的後半段,石頭哥哥沒有半點收斂,依舊是逮著誰突突誰,看見誰追著嚇唬誰。

但我已經明顯感覺到CC不怕了,因為她跟小夥伴們說:知道嗎?那個哥哥的名字叫石頭,他家有兩隻烏龜。

2

攻人先攻心,想讓孩子有勇氣,得先從心上打開一個入口澆灌進去,絕不是兩句口頭鼓勵就可以達到的。

又過了兩日,石頭哥哥跟CC說:

  • 我不喜歡別人叫我石頭,那是我小名,我大名叫景文。
  • CC聽話的說:好的,景文哥哥。

現在她也成了CC常駐玩耍嘉賓中的一員了,而且,變成自己人之後,明顯對CC照看有加,其他小孩兒過來欺負的時候,還能保護。

回家的路上我問CC:

  • 你還怕石頭哥哥嗎?
  • 不怕了,景文哥哥現在不嚇唬我了,可是為什麼他不認識我的時候老嚇唬我?(傻孩子,那是因為你的恐懼心理在作祟啊)

所以對於別人嚇唬你這件事,逃跑是不是沒有用,你越逃跑,心裡就越害怕。

別人不會因為你害怕而停止欺負你。

只有你勇敢的面對他,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你看,有的時候,你還能收穫一個朋友。

而通過這個事件我也明白,對於父母而言,且不論對方到底是什麼樣的人,讓自己的孩子心中有勇氣,才是反抗被欺凌的終極武器。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3

但今天這個例子,我還是要多說兩句。

昨天和今天的這兩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讓爸爸媽媽幫孩子澄清社交的一些誤區,讓孩子不局限在自己的認知里,可以更全面的去看待人和事。

但不可否認,即便是4、5歲的孩子之間,也是有真正的欺凌存在的,那些不是誤區,不一定適用於文中的教導方式。

不過據我一直的觀察,這個階段「真正的欺凌」其實並未成既定事實,還是很有迴旋的餘地的。

就說今天的例子,如果在學校發生,父母沒有及時察覺,被欺負的孩子越來越怕,嚇唬人的孩子越來越強,就真的可能會成為欺凌事件。

對於那些「壞孩子」,比起遠離和逃跑,我覺得換一個角度讓孩子去接觸和了解,才是最好的方式。

我也見過強勢的父母,自己的孩子在花園裡玩被班上其他男孩子欺負了,父母當眾讓對方道歉、甚至要明天告訴老師,讓欺負人的孩子很下不來台,迫於大人的壓力,欺負人的孩子道歉了,但是扭頭就跟班上其他一起玩的夥伴們說,以後咱們都不跟他(被欺負的孩子)玩。

被欺負的孩子哭的更大聲了。

父母覺得眼下被欺負的這口氣出了,但你護不到的那些時候,孩子如何自保呢?

包括昨天寫的孩子感覺自己被孤立、別的小朋友不跟他玩的例子,有的父母會跟孩子說:他們不跟你玩拉到,媽媽跟你玩,或者咱找別人玩。

這都不是在幫孩子,反而會讓他更孤立。

多一個敵人不如多一個朋友,對於內心不夠強大的孩子,這點尤其重要。

就算你不幫孩子多交一個朋友,也千萬不能幫他多樹一個敵人。

娃被欺負,父母如何優雅的插手才不會搞砸

而對於真正的被孤立和被欺凌,還是要幫孩子分析根本的原因。

  • 比如對方不跟你玩,

    是因為你的錯,還是對方的錯。

  • 有的時候,是孩子自己不守規則,有的時候是對方不守規則。

    自己的原因,就應該反省和道歉,對方的原因,就要做到不卑不亢。

  • 有的時候只是簡單的心情不好。那就告訴孩子,

    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

    這個時候他不想跟你玩,可以體諒,你可以先去跟別人玩。
  • 還有的時候,就是看你不順眼。這個也看原因,還是那句話,能爭取成朋友的盡量是朋友,不行的話,那就不能強求了。

不管是哪種情況, 都可以跟孩子分析具體的原因,自認為被不友好對待了,對方是對事、還是對人、還是心情原因,比如幫孩子出氣,最終還是要教會孩子自己去學著判斷和處理。

逃避、忽視、一直依賴父母,都不是好的方式,只會讓孩子越發的不敢交朋友,或者越發的玻璃心,不能接受朋友間的分分合合。

內心強大的孩子都會有自己正確的社交觀,不卑不亢,不欺凌也不討好。

3-6歲這個階段奠定的是孩子今後人生的社交基石,不容忽視。

社交問題中,父母要不要插手,該如何插手,是一件很巧妙的事。

做對了,有四兩撥千斤之效;做不對,搞砸沒商量。

大家平時帶娃如果遇到了類似的社交問題,也可以留言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要不要提前教孩子識字讀書,弄清楚這點很重要
孩子開始愛攀比,我該怎麼辦?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