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爸爸扮恐龍接女兒放學:言而有信的父母有多可愛

爸爸扮恐龍接女兒放學:言而有信的父母有多可愛


爸爸扮恐龍接女兒放學:言而有信的父母有多可愛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作者:Connie

圖片:Gifted

1


前幾日一則新聞,讓眾多網友感到暖心:


上海一幼兒園門口出現一隻大恐龍,扮恐龍的是小石榴的爸爸。幾天前父母鼓勵3歲的小石榴養成獨立的習慣,並答應她如果做到就滿足孩子的小要求。小石榴做到後在無意中提到,希望有隻恐龍接她放學,爸爸便在萬聖節當天扮成恐龍去幼兒園。


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爸爸穿著巨大的恐龍服裝,一搖一擺的穿過擁擠的家長人潮,來到女兒的面前,女兒臉上的驚喜與喜悅是溢於言表的。

爸爸扮成恐龍,起因是女兒曾在逛超市的途中見到一隻恐龍,無意間像爸爸媽媽表達了她對恐龍的喜愛,爸爸媽媽們就把女兒這份小小的心愿記在了心上,並在女兒完成了自己的承諾以後儘力去滿足。

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懼眾人異樣的眼光扮成恐龍,勇氣可嘉!用自己的力所能及去守護女兒小小的童心,值得表揚!

事後媽媽接受採訪時說道:因為她(女兒)能答應我的一些小要求,那她提出的一些要求我也盡量滿足,就是互相尊重吧。

對孩子言而有信,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一句互相尊重,是爸爸媽媽對女兒愛的體現,然而卻是多少中國父母最缺少的。

從小到大,我們見識到了多少中國式家長的哄騙:

「打針不痛,一下就好。」打針真的不痛嗎?「這個葯一點也不苦,是甜的,不信你嘗嘗看。」葯真的是甜的嗎?「快點吃飯,吃完飯飯媽媽帶你去超市。」吃完飯媽媽真的帶你去超市了嗎?


長大後的我們都知道答案,然而這個答案是在多少次的信任破滅與失望中積累出來的。

我們常常說誠信是做人的底線,因此我們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然而又有多少家長運用了一套雙重標準,口口聲聲告訴孩子做人要誠實,轉過頭來就欺騙孩子。

對孩子保持誠信,你真的做到了嗎?

2

言而有信,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


對孩子保持誠信,首先要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平等溝通。

在拜託了冰箱當中,當戚薇被何炅問道,如果孩子一定要媽媽的東西時間,怎麼教育?

戚薇回應道:我把她當大人溝通。你沒有理由因為你年紀小,就把別人的東西,變成你的東西。

邊上的陳學冬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可是你是她媽媽欸!

陳學冬的表現反應了我們大部分的觀念,大人就應該處處讓著孩子。

然而這份「讓」的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不平等的相處模式,我們在潛意識裡把孩子當成不講道理的、不可溝通的非獨立個體。

因此當孩子哭鬧著想要奪取別人不太珍貴的東西時,我們就會放棄溝通,敷衍的滿足孩子的要求。而當孩子不配合我們要求的時候,我們也會心安理得的用欺瞞和哄騙的方式來換取孩子一時的平靜。

如果你慣於用敷衍和欺騙的方式對待孩子,那麼恭喜你!最終將會成功的得到一個不講道理的「熊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其實,正因為是父母才更應該把孩子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把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對話。

3

言而有信,讓孩子學會尊重


誠如艾琳所言:

「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徵,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


父母是孩子心裡的英雄,他愛我們,敬重我們,同時也渴望得到我們的尊重。

而尊重的前提,就是要言而有信。

父母需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答應過孩子的事情就努力做到,如果一味的開空頭支票,辜負孩子的期望,最後只會使得自己在孩子內心的形象崩塌。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的《一千張糖紙》的故事。


暑假,我住在外婆家,和隔壁的世香成了好朋友,表姑在外婆家養病,被我們鬧得坐不住了,就承諾只要找到了一千張糖紙便會給我們電動狗。從此,我們懷著巨大的期待四處找糖紙。幾個月下來,我們終於攢足了一千張糖紙。可是,表姑卻笑著告訴我們,那是「逗」我們玩的。


那一刻,除了失望,作者甚至感受到了小夥伴對她的蔑視,畢竟這個欺騙他們的人,是她的姑姑。

孩子的細膩敏感使他們更容易感知外界,長期受到尊重的孩子,慢慢的也會變成一個尊重他人的人。

所以年齡,不該成為欺騙的理由,年齡,不該成為不受尊重的理由。你對孩子言而有信,孩子就會對社會言而有信。

爸爸扮恐龍接女兒放學:言而有信的父母有多可愛


4

言而有信,讓你和孩子無話不談


還記得姐姐剛生完孩子以後在家做全職媽媽,每天晚上都會帶著小侄女去逛超市,兩歲的小侄女漸漸成了一個超市迷。

後來小侄女三歲開始上幼兒園以後,姐姐就找了份工作開始上班,自從發現小侄女特別愛去超市,姐姐就會用超市引誘小侄女做各種事情。


「如果你今天在幼兒園表現好的話媽媽就帶你去超市哦。」「等下你好好吃飯的話媽媽就帶你去超市。」「晚上好好睡覺媽媽明天就帶你去超市。」


超市兩個字就像一顆美味的糖果印在小侄女的腦海里,每每聽到超市兩個字,小侄女就會乖乖的聽話。

然而終於有一天,傻傻的小侄女突然覺醒了叛逆的小神經,她發現就算自己真的按照媽媽的意願乖乖聽話了,媽媽也不一定會帶自己去超市。

在又一次被姐姐欺騙以後,她委屈的大哭起來:「媽媽是騙子,媽媽是壞蛋。」

姐姐聽了以後勃然大怒「你怎麼可以這麼說媽媽!媽媽今天上班也很累的你知道嗎!你一點也不尊重媽媽,媽媽不喜歡你了。」

爸爸扮恐龍接女兒放學:言而有信的父母有多可愛


姐姐覺得委屈,自己不過是沒有帶孩子去超市而已,難道平時對孩子的好她就都忘記了嗎?

孩子當然不會忘記,但在被欺騙的當下,心裡充斥著絕大的傷心和失落會把一切都掩蓋。

孩子是可以批評的,但孩子不可以欺騙,欺騙是最深重的傷害。

對孩子誠信,這不僅是愛孩子,也是一種信任的培養模式,能夠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加強親子關係。

如果我們想孩子和自己無話不談,親密無間,那麼我們就要尊重自己的孩子。

而這尊重就要從最基本的道德修養開始——言而有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涵妮媽媽育兒經 的精彩文章:

過早地讓寶寶學走路,到底有哪些害處呢?
別讓以愛為名的遙控器,毀了孩子的人生

TAG:涵妮媽媽育兒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