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冷知識:如果把100立方米的水壓縮成1立方米,結果會怎樣?

冷知識:如果把100立方米的水壓縮成1立方米,結果會怎樣?

冷知識:如果把100立方米的水壓縮成1立方米,結果會怎樣?

很多人都無法想像水在被壓縮過後的模樣,有人試想,把100立方米的水擠壓縮小一百倍,變成1立方米之後,會變成怎樣的狀態呢?憑藉著現在的技術究竟是否可以把水進行如此誇張的壓縮呢?下面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水被壓縮後的變化以及最終結果。

首先在理論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同時產生的問題是壓縮後形成的物質已經不是最初的水了!大家不必對此表示十分質疑,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現如今在地球上還沒有研發出這樣的先進壓縮設備,也沒有找出好的輕鬆完成的壓縮法,因為這個物質已經和白矮星的物質的密度相差無幾了。

水的化學式是H2O,一有氫分子和氧原子組成,他們之間的夾角大約是一百零五度,結構十分簡潔容易理解。水分子中,氫和氧通過共價鍵相連,而水分子之間通過氫鍵組成它的內部結構,形成宏觀上的水。正常氣壓情況下1m3水可以裝下1噸水。如果把100立方米水壓縮成1立方米,則必須壓縮分子見的氫鍵以及原子間的化學鍵,才可以縮小水分子體積,像電影中演的那樣擠壓縮小物質。而縮小分子間的氫鍵以及化學鍵,現今的技術想要實現還是可能性不大的。

如果強制性的去擠壓縮小分子間的空間,就會使得所有的分子都極其緊密的排在一起,原子緊緊挨著另一個原子。由於氫鍵距離很小,只有0.1-0.4納米長,所以可以擠壓縮小的空間並不是很大。最好的辦法就是搞定電子,把原子的電子殼層去敲碎,這樣就可以極大的節省空間,形成共同享有的電子,縮小原子空間。因為原子中幾乎大部分的空間都是空虛的。只是這樣,形成的就是類似於白矮星的東西了,就是質量較低的恆星在末尾演化形成。

一般白矮星是0.8個太陽質量以上,8-10個太陽質量以下的恆星紅巨星時代過後,他們的外殼就會向外界擴散開來,內里的核心也會坍塌積聚在一起,密度在1/10-10t/cm左右,而題中的水擠壓縮小後的密度剛好就符合它的標準,也就可以看作是製造出了白矮星物質!

100立方米水擠壓縮小後的密度剛好符合它的密度標準範圍。所以,1百立方米水擠壓縮小成1立方米,也就是製造出了1立方米白矮星了,成了的的確確的"重水"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了冷知識 的精彩文章:

2塊錢的啤酒和20塊錢的啤酒,差別到底在哪裡?內部人說出實話
日本最牛「釘子戶」到底有多厲害?飛機為之繞行,首相出面都沒用

TAG:知了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