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培訓校長的自白:我的店都陸續關門了…

一位培訓校長的自白:我的店都陸續關門了…

黑馬智庫,創業必讀

11月13日,i黑馬&火柴盒接觸到一位江蘇省蘇州市的民辦校外補習培訓機構的校長,通過他的自白,我們也許可以真切地體會到這次政府整改的決心以及基層辦學人員的無奈。i黑馬&火柴盒也整理了陸續出台的政策額時間和要點,以及各位校外補習培訓機構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蘇州是江蘇的縮影,江蘇是全國的縮影。

一位培訓校長的自白

以下內容,為江蘇省蘇州市的一位校外補習培訓機構校長的自白:

出台這個教育整治文件的時候,我們蘇州地區,有營業執照的教育培訓機構,一共有15000多家,但這15000家裡拿到辦學許可證的總共不超過500家。包括新東方、好未來在江蘇的一些店也有很多是不合規的。

雖然國家很早就推過相應的政策,但說實話,並沒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直到現在市裡出台辦法以後,即使你現在開始走流程了,提交材料到教育口了也不行,只要你沒有拿到證,對不起,那都屬於一律關停的對象。

我現在也面臨著需要關停的問題,這次政策特別嚴格,執行上沒有例外。

我這個補習機構最好的時候,有三個門店。出台政策以後,我自己先關停了兩家。因為我們只有營業執照,沒有辦學許可證。其實我們消防是合格的,因為之前那家店是做餐飲的,但是現在我們必須得辦教育專用的,原來那張證沒什麼用,咱得重新辦證。

15號之前如果辦不完,那可能就得全部關停。我們這一圈大概有十六、七家補習培訓機構,有門頭的這種,老師待在家裡面做的就不算了。一旦關停之後,我們這一片區可能留下來的,不會超過五家。到時候大量的學生會出來,大量的從業人員也會出來,社會會有一種什麼形態我們也不敢說。

我們培訓補習機構小學、初中、高中都有,以初高中為主。我們招的老師,都是比較好的老師。之前三個門店的時候,有200多號學生在我們補習班上課,現在一個店就五六十個學生。

現在我們在辦理消防手續,兩個店不得不關掉了。

我其中一個店,600多平方,位置很好,房子性質是商住的。純商用的政府是給批消防手續,但是商住的批不了,所以那個店只能關掉。

我覺得政府關注安全是好事,相當於對這個行業做診斷,我們其實也都是支持的。唯一的問題是,之前都不抓也不問,現在突然一刀切。我前兩個店都是自己主動關掉了,因為確實,第一,面積不達標。第二,門口就是公路,沒有逃生的通道。所以我們那兩個店主動關了。

現在我們就剩下這一個,我們之前也請專業的人過來評估過,我們店就在一樓,有前門和後門,安全通道沒問題,面積也達標。像這樣的情況,既然政府整頓這麼嚴厲,其實可以提前來告訴我們,最好主動引領著我們去辦這個證。

我們發現,這個事情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不是性質問題。如果是性質問題,讓關停大家無話可說。但現在其實是時間問題,如果不給時間,直接上來一刀切,我覺得這個有點違背了當時政府制定這個政策的初衷。

政府的目的是什麼呢?目的應該是讓大家規矩辦學。現在一刀切全部切完,15000多個營業執照的教育培訓機構,裡面只有不到500家有營運許可證。這裡面有很多是因為之前的消防大家沒有太關注,其實滿足條件是很容易拿到這個證的。三年前,就有朋友跟我說要辦個許可證。也是當時我們的觀念有問題,我們想的是要那個證幹嗎呢。其實如果當時去辦的話,可能輕而易舉就能辦出來了。

現在出現一個「現象」。那些有承接做消防設施的,要價不止翻了一番到兩番。中國就這樣,政府政策一出來,就會滋生一些行業。有的人就會有一些路徑或者關係,可以幫像我們這樣急切需要辦證的人。正常排隊辦證可能需要三個月,他們可能一個月就能弄出來。即使存在一點點小不足,他們也能給你彌補上,只要不是硬體有太大問題,他們都可以出點建議,繞過門檻。

雖然國家層面很早就有文件提到會進行清查,但大家都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從去年到現在,國家幾個部委聯合發文後,我們這個區並沒有新增任何許可證。也就是說,不是我們哪一家沒重視的問題,是整個地區的培訓機構都沒有動起來。

直到10月底,省政府出文件以後,我們這個地區動起來了,緊接著執行人員才上門,讓我們關停。我們自己的確也有很大責任的,要是當初自己重視一點點,這個證就能辦出來了。但說實話,之前已經辦完許可證的,其實也還會存在很多問題。但現在肯定是先把沒有證的先查掉,有證的先放一放。

據我了解,不僅是蘇州,江蘇的其他地區應該是大同小異。其它省份好一些,我們江蘇是最可憐的。教育一般都是從江蘇省先開始試點,試的好全國推廣,試不好就在我們江蘇接著試。

現在我們這個校外補習機構校長圈,大家都是要麼辦手續,要不就關,沒有更好的方法。我們江蘇人還是相對斯文很多的。政府讓我們辦我們就辦,還沒有出現政府不希望看到的現象,至少我沒有看到。

政策陸續出台

2018年2月26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聯合發布《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指出,對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也未取得營業執照,但具備辦理證照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要指導其依法依規辦理相關證照;對不符合辦理證照條件的,要依法依規責令其停止辦學並妥善處置。

8月6日。國務院辦公廳出台《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中信證券馮重光在公號「學而時思」里表示,《意見》相比於2月份四部委對培訓機構進行整頓的措施有幾個特點:

第一,這次是國務院辦公廳層面發出來的,級別更高,更能反映出國家對校外培訓機構整頓的意志。

第二,意見裡面很多細化的東西是之前的文件里所沒有提及到的。

1)生均校舍面積不得低於三平米,這對於很多小機構來說是有難度的。

2)預付費周期不能超過三個月,一般而言培訓機構的付費周期肯定是在三個月以上的,至少是一個學期,甚至可能半年或者一年,個別機構可以達到兩年、三年的。這對於很多培訓機構的現金流會產生比較大的影響。當然我身邊有一些朋友的培訓機構做得非常規範,他們一直以來就是以三個月為周期去預收費,這種機構可能就不會受到什麼影響。

3)關於任課教師,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這幾科的任課教師一定得有教師資格證。這對於絕大部分培訓機構應該是有壓力的,即便一些大型的培訓機構也存在不少的比例的教師沒有教師資格證。

第三,意見非常多地在強調培訓內容。培訓內容、班級規模、招生對象、上課進度、上課時間等這些方面。這是第一次提出來,而且這些內容要向縣級的教育部門備案,並且向社會公布。這就嚴格限制了培訓機構超綱培訓、提前培訓的現象。

第四,意見與之前的民促法實施條例送審稿部分條款存在衝突。

第五,意見對地方相應的責任人和地方政府的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

總結來看,這個政策對小機構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很多中小型機構可能就會死掉或者盈利能力大幅下降。大機構短期有可能也會有一些成本壓力,但從中長期來說有機會去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10月24日。南京市教育局下發《南京市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的通知強調,校外培訓機構應當取得辦學許可證否則將終止培訓活動。同時,蘇州市出台《蘇州市校外培訓機構設置標準》,通知對校舍建築及生均面積、學費收取、教師聘用原則、上課時間、機構與培訓班名稱等作出了規範。截止10月底,蘇州市校外培訓機構擁有辦學許可證的共358家,另有經過備案的辦學點(教學點)30家。

10月25日。江蘇省教育廳發布的《關於集中整治校外培訓機構的通告》也再次指出,集中整治時間為10月至12月,要求重點規範語文、數學、外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集中整頓校外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安全隱患、教學內容、師資聘任、競賽考試、招生宣傳、收費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違規違法行為;堅決禁止應試、超標、超前培訓及與招生入學掛鉤的行為;嚴肅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

10月26日。教育部在召開的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整改工作座談會上指出,為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整改工作,本月底前,各省份務必儘快出台設置標準並報教育部備案。

10月27日。江蘇省各區教育部門聯合市場監督、公安、消防、物價等部門對一些培訓機構進行了突擊檢查。

敲重點,教培校長們要注意這8點

據公開數據介紹,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範圍內排查的12.8萬家校外培訓機構中,僅有20.8%合格,主要問題出現在證照不全(34.7%無證無照、30.1%有營業執照無辦學許可證)。而此次《意見》的出台,無疑又是一記重棍,這比之前的《通知》要更加「細緻」。

根據教育部發布的《關於全國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整改工作進展情況的通報》披露,截止10月25日,全國2963個縣(市、區)已啟動專項治理整改工作,其中1015個縣(市、區)已基本完成專項治理整改任務,縣(市、區)完成率34.26%。全國共摸排校外培訓機構400532所,存在問題機構272175所,現已完成整改83510所,完成整改率30.68%。

其中,江蘇省作為重點整治省份,發現問題的機構數為34156所,已完成整改機構數為11478所,完成整改率33.60%。除南京外,蘇州市培訓機構也是整治行動的重點之一。

中泰證券范欣悅在公號「悅讀EDU」里撰文解析,她認為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格外關注八個要點。

(1)辦學場所

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符合安全條件的固定場所,同一培訓時段內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方米,確保不擁擠、易疏散;必須符合國家關於消防、環保、衛生、食品經營等管理規定要求。

此前地方文件不僅有「生均面積不低於3平方米」的規定,還對總建築面積(不少於200或300平米)及招收寄宿學院的培訓機構的生均宿舍面積進行規定,實際比《意見》更為細化和嚴格。

(2)師資隊伍

校外培訓機構必須有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從事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教師應具有相應的教師資格。

此前地方文件不僅要求「不得聘用中小學在職教師」「教師擁有教學資格」,還規定了專職教師的數量,保證了師資的穩定和質量。

(3)證照齊全

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才能開展培訓。

無論是2月四部委聯合印發的文件,還是地方文件都對此進行嚴格管控。證照不全也是全國範圍內排查的重點問題,這主要是民促法修法前對培訓機構的政策不明所致。

(4)培訓時間

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培訓結束時間不得晚於20:30」。

此前已在上海文件中得到體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訓不得晚於20:30」,並非《意見》的創新條款。

(5)培訓內容

校外培訓機構開展語文、數學、英語及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知識培訓的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等要向所在地縣級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培訓內容不得超出相應的國家課程標準,培訓班次必須與招生對象所處年級相匹配,培訓進度不得超過所在縣(區)中小學同期進度。

《意見》相比各地文件更為細化和嚴格,各地文件一般要求義務教育階段不能超綱教學和舉辦競賽,而《意見》提出內容、班次、招生對象、進度、上課時間均要向所在地縣級教育部門備案並向社會公布。

(6)收費周期

嚴格執行國家關於財務與資產管理的規定,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應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及標準應當向社會公示,並接受有關部門的監督,不得在公示的項目和標準外收取其他費用,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培訓對象攤派費用或者強行集資。

目前部分K12教培機構若按學期收費,則會一次性收取4~5個月的學費,按月根據課程進度計入收入。我們認為,K12教培機構縮短收費周期不會對業績造成實質影響,品牌影響力強的機構實際上處於供不應求的境地,縮短收費周期不會造成期間學生大規模流失。

(7)教學安排

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時間不得和當地中小學校教學時間相衝突,不得留作業。

大多K12教培機構培訓時間集中在非課內時間(如工作日放學後、周末及寒暑假),並不與學校教學時間衝突。關於作業的問題,實際上多數培訓機構都會布置課後作業,幫助學生鞏固教學內容,「不得留作業」條款或將對教研、教學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8)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

各地要創造條件、加大投入、完善政策,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普遍建立彈性離校制度。中小學校要充分挖掘學校師資和校舍條件的潛力,並積極利用校外資源,充分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努力開闢多種適宜的途徑,幫助學生培養興趣、發展特長、開拓視野、增強實踐,不斷提高課後服務水平,可為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免費輔導。堅決防止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設定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的,應當堅持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按有關規定由省級教育部門和價格主管部門聯合報省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執行。中小學生是否參加課後服務,由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嚴禁各地以課後服務名義亂收費。

此前文件一直強調「六個嚴禁」(嚴禁中小學校組織、要求學生參加有償補課;嚴禁中小學校與校外培訓機構聯合進行有償補課;嚴禁中小學校為校外培訓機構有償補課提供教育教學設施或學生信息;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組織、推薦和誘導學生參加校內外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意見》提出強化中小學校在課後服務中的主渠道作用,可以基於「成本補償和非營利原則」收費,但課後服務不能是補課,並沒有放鬆「六個嚴禁」的限制作用。我們認為,此條是鼓勵中小學校利用校內外資源提供素質教育類的活動,但收費是嚴格管控的。

*本文內容由i黑馬旗下火柴盒觀察原創,作者張乘輔。文章亦有引用蘇州某培訓機構、中信證券、中泰證券等從業者的觀點。讓創業不再孤獨,提升普通創業者的成功率,歡迎關注i黑馬。

i黑馬,讓創業者不再孤獨。

【馬腦】是創業黑馬平台十年間商業案例精選合集,融合了數萬創業實踐群體的智慧。識別小程序碼可訂閱【馬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黑馬 的精彩文章:

貧窮逼近?哪有什麼消費降級
堅果宣布獲阿里領投6億元D輪融資;格力電器完成對晶弘電器100%股權的收購;WEconnect獲605萬美元A輪融資

TAG:i黑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