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奸臣秦檜無意間吟詩兩句,卻意外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大奸臣秦檜無意間吟詩兩句,卻意外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原標題:大奸臣秦檜無意間吟詩兩句,卻意外成千古名句,流傳至今


秦檜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奸臣,他坑害忠良、貪污受賄、賣國求榮,種種罪行可謂是罄竹難書。


其實秦檜在進入官場一步一步上位權傾朝野以前,也像很多普通人一樣過了很長時間的清貧歲月。秦檜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雖然有些家底但也並不富裕,不過這樣的家庭條件已經能夠支持起秦檜讀書了,而不像其他的小孩一樣需要去放牛干農活兒。


在20多歲的時候,秦檜考中了秀才,年少輕狂意氣風發,志得意滿的他便立下了平天下的大志,可是後來幾次進京趕考都落榜了,於是沒辦法只能先回鄉做個教書先生混口飯吃。


在鄉間做個教書先生只能勉強溫飽,秦檜的日子過得很清貧,但是他一刻也沒忘記自己的仕途夢。教書期間他對自己的生活處境很不滿意,曾作詩說「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意思就是自己要有三百畝水田,就肯定不會做這個教「小屁孩兒」的窮酸先生了。


雖然日子過得清貧,但他一直勤奮苦學,後來終於考中了進士,接著又考中詞學兼茂科,任太學學正,從此秦檜便正式進入了仕途。


憑藉聰明的頭腦和各種察言觀色的結交技巧,秦檜一路官運亨通,可以說是平步青雲,很快就做到了可以在皇帝面前說話的大臣。



秦檜此人一生,一個大污點就是在抗金問題上主張割地賠款的投降政策。其實這種政策,早在漢朝時期,便已被人反覆講了很多前車之鑒,「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北宋面臨這個問題的時候也是被投降派帶到歪路上,選擇了進貢歲幣這一加速滅亡的道路,讓人痛心。


其實,最開始做官的時候,秦檜是主張全力抗金的,可當時的朝堂被投降派把持,這樣的聲音都被壓了下來。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汴京失守,宋欽宗奉表投降,被拘於金營。次年,徽、欽二帝一起被金軍拘往北方,秦檜作為當時的朝廷重臣也一併被擄了過去。


根據史料記載,建炎四年,秦檜攜家眷離開金營,取道漣水軍水砦,返回行都臨安(今杭州)。秦檜歸宋後,自稱殺了監視自己的金兵,搶了小船逃回。當時朝臣多持懷疑態度,但當時宰相范宗尹、樞密院李回與秦檜關係要好,竭力保薦他的忠心。之後秦檜還是順利進入了南宋的權利中樞。


回來之後的秦檜,一改之前的主戰主張,而變成了投降派裡面的中堅力量,包括之後一直阻撓南宋北上,還使奸計以莫須有的罪名害死了民族英雄岳飛,是在可恨可氣。秦檜被擄走前後大變的對金主張,後代史學家在研究他的時候很多也認為他在金國的時候已經投降金國,回來只不過是做「內應」。


秦檜最後雖然「得了善終」,自然老死,但是後代的人都對其有了一個正確的評價,他也成為了一個有名的奸臣遺臭萬年。同樣流傳千古的還有他那句無意間吟出的詩句:「若得水田三百畝,這番不做猢猻王」,後世很多教書先生也喜歡吟這兩句詩,不過絕大多數都沒有秦檜這樣的命了。後來秦檜不是這猢猻王了,也有了幾倍於300畝的水田了。不過,一切功過,自有後人評說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古觀今 的精彩文章:

她無才無貌,卻嫁給了皇帝,逆襲成為太后,親手毀滅了一個王朝
慈禧的第五世外孫女曝光,簡直和慈禧一模一樣

TAG:縱古觀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