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別急!遺傳身高並不是最終身高,每個娃在遺傳身高上還有約6.5厘米的生長潛力,如果長得好,孩子可以再長高約6.5厘米,如果長得不好,則可能在遺傳身高上降6.5厘米左右。

比如一個遺傳身高均值為160厘米的女孩,其終身高可能在153.5厘米到166.5厘米之間,差距非常之大,也正是對兒童進行身高管理的意義所在。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專家支招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怎樣才能不浪費孩子的生長潛力?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身高管理門診知名專家、主任醫師毛景霞為您支招!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6.5厘米左右生長潛力如何把握?

毛景霞主任表示,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包括遺傳、疾病、環境因素等。如果排除疾病的影響,遺傳因素對身高的影響佔70%,環境因素佔30%。上下 「加減6.5厘米」就主要是「30%環境因素」起作用!

上周,在北京東區兒童醫院身高管理門診,毛景霞主任接診了兩個兩歲多的小寶寶,兩個孩子看起來都很健康,身高也都在正常範圍內,但是偏低,而且身高增長一直在變緩,目前身高對應的終身高均低於遺傳身高。「這種情況首先要排除疾病因素,其次是了解寶寶的飲食、作息、帶養習慣。」毛景霞主任說,經檢查兩個寶寶都排除了疾病因素,在仔細向家長了解寶寶平日的生活作息習慣後,毛主任發現了兩個孩子共同的問題——不當養育方式:頻繁喝夜奶和長期睡懶覺!

一個寶寶因為頻繁喝夜奶,夜醒次數較多,而生長激素正是在寶寶熟睡時分泌,夜間胃的「消化」運動會使生長激素分泌減少,同時頻繁夜醒也影響了睡眠質量。另一個寶寶則是長期睡懶覺,早上九點才起床,起床就喝奶吃點零食然後就直接吃中飯,因為長期少吃一頓早餐導致體重偏輕、能量不足影響身高的增長。

毛主任表示,良好的飲食習慣、良好的作息、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科學的運動(如:跳起摸高、跳繩、跑步、踢毽子、打球、游泳等運動),均可幫助寶寶長身高。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注意!正常身高不等同於理想身高

需要提醒家長注意的是,女性身高達到150厘米、男性達到160厘米都屬於正常範圍,低於這個數值才叫矮小。因此孩子體檢時「身高是否正常」的問詢往往都能得到「正常」的答覆,但這一標準可能與家長的期望身高有差距。因此,希望孩子身高正常或者長得更高,就需要儘早對身高進行監測和科學管理。

除了去醫院進行身高管理,有沒有更直觀的方法判斷孩子生長速度是否正常呢?

毛景霞主任表示,有幾方面需要家長注意,例如孩子是不是從小到大總坐在前排,或者發現孩子去年買的褲子今年還能穿,同齡的小夥伴本來差不多高逐漸比同齡小夥伴矮了,或者突然躥個兒了,通過這些簡單的目測方法,發現孩子生長速度可能出現了問題,都應當及時就診。

身高管理幫助孩子達成理想身高

當前我國對兒童身高管理知識的普及還比較欠缺,一項數據顯示:中國約八成家長沒有監測孩子身高的習慣,孩子身高出現異常不能及時發現;超過七成的家長放縱孩子晚睡,導致孩子睡眠不足影響長高;當孩子出現個矮、身體發育遲緩時,近九成家長選擇盲目等待,或者相信孩子晚長而錯過最佳干預機會,很多孩子明明可以長高,卻由於家長對身高管理知識的無知給耽誤了。

有種矮叫被媽坑!娃的6.5厘米生長潛力,為啥這麼多媽都丟了?

科學管理身高做到這三點

一、定期監測孩子身高是否正常

孩子的身高出現異常,一般是個長期過程,只有定期監測才能及時發現問題,並對症干預。

毛主任介紹,監測身高有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根據生長發育曲線圖,看孩子的生長速度是否在正常區間內,長得過慢或過快都需引起關注。

①定期測量身高:家長應養成每月給孩子測量身高和每周測量體重並記錄的習慣,測量身高要遵循「三同」原則,即每個月的同一時間,同一個人用同一把尺子進行測量,以減少偏差。

②定期評價身高水平:每次給孩子測量身高後,應該在身高生長曲線圖上描點記錄,並對照不同性別和年齡兒童的身高生長標準,評價孩子目前的身高所處的水平。如果期望孩子將來的身高在標準的平均水平以上,那麼就要使孩子目前的身高也處於平均水平之上,這樣才比較有可能達到期望的目的。推薦測量方法:每個月的同一天、同一時間,盡量由同一個人用同一把尺子進行測量,減少偏差。

③兒童生長發育曲線圖上標註有不同的百分位數,是指人群分布狀態。曲線圖的橫坐標為年齡、縱坐標為身高,橫縱坐標的交叉點就是兒童當前的身高水平。例如,從人群中隨機選擇同年齡同性別的100個孩子,按身高從矮排到高。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50百分位數,表示您孩子的身高中等,有一半的孩子比您孩子高、另有一半的孩子比您孩子矮;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25百分位數,表示有24個孩子比您孩子矮、另有75個孩子比您孩子高;如果您孩子的身高在第90百分位數,表示有10個孩子比您孩子高、另外有89個孩子比您孩子矮。身高低於第3百分位數,屬於生長遲緩,可能有內分泌系統疾病,需要儘早去醫院就診。

遺傳身高又稱靶身高,如果孩子年齡的身高比靶身高小2個百分位數區間(如年齡的身高在第10百分位數,靶身高在第50百分位數),這種情況需要排除生長遲緩、甲狀腺功能低下等疾病;如果孩子年齡的身高比靶身高大2個百分位數區間(如年齡的身高在第90百分位數,靶身高在第50百分位數),這種情況需要排除性早熟。(在醫院公眾號對話框中輸入「生長曲線」即可了解生長曲線繪製方法)

④觀察生長速度:孩子出生後,身長的平均增長幅度為:0-1歲增長25-27厘米,1-2歲增長11—13厘米,2-3歲增長8-10厘米,3歲以後直至青春期前,每年身高增長約5-7厘米,一般女孩是9.5歲、男孩是11.5歲進入青春期,進入青春期後持續2-3年,每年增長約8厘米,整個青春期身高平均增長25厘米左右。如果孩子每年的身高增長幅度在平均水平以下,將來的成年身高很可能也在平均水平之下。

⑤定期檢測骨齡:骨齡是能夠真實反映孩子生長發育水平的重要指標,定期監測骨齡並預測成年身高,才能夠掌握孩子的身高增長與骨齡增長之間的關係,了解孩子的生長潛能,根據骨齡和身高預測情況進行適當干預,同時也能早期發現是否有疾病影響了身高。以免耽誤治療。

二、充分發揮孩子生長潛能

孩子的身高70%由遺傳因素決定,30%由後天因素決定。影響身高的原因,如果是疾病導致的,需要對症下藥進行治療疾病。營造良好的環境:環境因素對孩子身高增長的影響作用達到70%以上,合理營養、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心情舒暢和疾病預防可以有效地促進身高的增長。如果是環境因素導致,則需要對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進行改善調整;此外,與身高相關的營養素包括蛋白質、鈣質、維生素A、D、鋅等,營養素不均衡或者缺乏均需要需要調整。

三、孩子出現身高異常,準確判斷,及時治療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生長曲線忽然高於或低於生長軌跡,或者偏離遺傳軌跡較多,一定要帶及時帶寶寶到醫院身高管理門診由醫生針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進行科學分析,揪出原因,根據孩子情況,從運動、營養、環境、心理、睡眠等方面為孩子量身定製「助長」方案,及時干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