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時,曾出現重大險情,可惜司馬懿沒能抓住

諸葛亮巧設空城計時,曾出現重大險情,可惜司馬懿沒能抓住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發生在諸葛亮「空城計」期間,相關人物為諸葛亮和司馬懿。原文如下:

卻說司馬懿前軍哨到城下,見了如此模樣,皆不敢進,急報與司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軍,自飛馬遠遠望之。果見孔明坐於城樓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寶劍;右有一童子,手執麈尾。城門內外,有二十餘百姓,低頭洒掃,傍若無人,懿看畢大疑,便到中軍,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馬昭曰:「莫非諸葛亮無軍,故作此態?父親何故便退兵?」

懿曰:「亮平生謹慎,不曾弄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我兵若進,中其計也。汝輩豈知?宜速退。」於是兩路兵盡皆退去。孔明見魏軍遠去,撫掌而笑。眾官無不駭然,乃問孔明曰:「司馬懿乃魏之名將,今統十五萬精兵到此,見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謹慎,必不弄險;見如此模樣,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險,蓋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軍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興、苞二人在彼等候。」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馬謖兵敗街亭,司馬懿率十五大軍進抵西城城下。此時,西城城中僅有二千五百將士。眾文武大驚失色,唯有諸葛亮鎮定自若,在西城城樓上焚香操琴。司馬懿見狀,認為諸葛亮必有伏兵,下令全軍撤退,諸葛亮終於在與司馬懿的鬥志中取得勝利。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便是諸葛亮在西城城樓的神態,叫做「笑容可掬」,意為笑容滿面。這也是由《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說首創的一句成語。

「空城計」是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只要談起諸葛亮,人們大都會提到這個故事。這個故事並非出自《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之手,而是由西晉時期一位叫做郭沖的諸葛亮的「鐵粉」首創的。此人曾著有《條亮五事》,其中就有「空城計」的故事。原文是這樣:

亮屯於陽平,遣魏延諸軍並兵東下,亮惟留萬人守城。晉宣帝率二十萬眾拒亮,而與延軍錯道,徑至前,當亮六十里所,偵候白宣帝說亮在城中兵少力弱。亮亦知宣帝垂至,已與相逼,欲前赴延軍,相去又遠,回跡反追,勢不相及,將士失色,莫知其計。亮意氣自若,敕軍中皆卧旗息鼓,不得妄出菴幔,又令大開四城門,埽地卻灑。宣帝常謂亮持重,而猥見勢弱,疑其有伏兵,於是引軍北趣山。明日食時,亮謂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懿必謂吾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候邏還白,如亮所言。宣帝後知,深以為恨。

不過,郭沖記載的這個故事顯然不符合歷史的真實。其中最為有利的證據便是在諸葛亮「一出祁山」期間,司馬懿尚在荊州對付孫權,根本沒有出現在西北戰場。此外,郭沖的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巨大的漏洞,故事發生的陽平關處在漢中腹地,並非當時的戰場。從這兩點可以斷定,所謂「空城計」的故事是郭沖一手杜撰而出的,並非歷史的真實。

很顯然,小說作者對於這個故事很感興趣,認為可以突出諸葛亮的高大形象,因此對其進行加工和改編,便成了如今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故事。從整體來看,這個故事的效果還是非常顯著的,突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不過,這個故事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陷。試問,連司馬懿都可以看到諸葛亮在西城城樓上「笑容可掬」的表情,這說明當時司馬懿離諸葛亮不到兩百米的距離,這已經是弓箭手的有效射程之內。司馬懿令弓箭手射上一箭再撤軍豈不是更好?又何必慌慌張張忙著撤軍呢?這至少說明作者在設計情節時過於隨意,忘記了細節的嚴謹。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二一九:蔣濟首次擔任要職,卻遭下屬詛咒
曹操與呂布交戰險遭不測,幸虧有人搭救,不過卻並非典韋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