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導讀


近日,德國德累斯頓-羅森道夫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電子皮膚。這種電子皮膚是磁敏的,它靈敏到足以在地磁場中對身體運動進行檢測和數字化。這種電子皮膚不僅超薄,而且具有韌性,可以簡單地粘附於人體皮膚,製造出羅盤的仿生類似物。

背景

很久之前,古人就開始飛鴿傳書了。一隻信鴿,即使飛到千里之外的陌生地方,也能將信帶回家。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鴿子為什麼會具有這種神奇的力量?研究表明:鴿子的上喙具有一種能夠感應磁場的晶胞,鴿子就是靠地磁來判別方向的。

如果將鴿子看成一個半導體,當它在地球磁場中振翅飛翔時,翅膀會做切割磁感線運動,在兩翅之間產生感應電壓。鴿子朝不同方向飛行時,切割磁感線的方向不同,因此產生的感應電壓大小也不同,從而可以用於辨別方向。

創新

然而,科學家們的創新研究模仿了鴿子的導航方法。

近日,德國德累斯頓-羅森道夫研究中心(HZDR)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電子皮膚(e-skin)。這種電子皮膚是磁敏的,它靈敏到足以在地磁場中對身體運動進行檢測和數字化。這種電子皮膚不僅超薄,而且具有韌性,可以簡單地粘附於人體皮膚,製造出羅盤的仿生類似物。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自然電子學(Nature Electronics)》期刊上。

技術

只要你將手向左側移動,屏幕上虛擬的熊貓就會向左下方移動;將手向右側移動,屏幕上虛擬的熊貓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移動。這會讓人聯想起電影《少數派報告》中的場景,男主角湯姆克魯斯僅憑手部姿勢就可以控制計算機。16年前,這還是小說中的場景,如今卻變成了現實。這一切要歸功於 Denys Makarov 博士與他德累斯頓-羅森道夫研究中心的研究團隊。研究人員們既不需要笨重的手套、 累贅的眼鏡,也不需要複雜的攝像頭系統,就能控制熊貓的路徑。他們需要的僅是一條聚合物金屬薄片外加地球的磁場。金屬薄片的厚度不足千分之一毫米,可粘貼在手指上。

論文的領導作者 Gilbert Santiago Ca?ón Bermúdez 表示:「這種金屬薄片裝有磁場感測器,可檢測地磁場。我們正在談論的是40至60微特斯拉,它是一塊冰箱磁鐵的磁場強度的千分之一。」

這是科學家們首次展示高度柔順的電子皮膚,能根據它與地磁場之間的交互控制虛擬物體。先前的演示仍然需要一個外部的永磁體:「我們的感測器能根據地球的磁場,讓佩戴者能夠持續確認方向。因此,如果他或者身體穿戴感測器的部分改變方向,感測器就會捕捉到這種運動,然後經過轉化和數字化成為虛擬世界中的操作。」

這些感測器是由超薄的磁性材料坡莫合金組成,工作原理是一種稱為「各向異性磁阻」的效應,如 Ca?ón Bermúdez 所解釋的:「這意味著,這些層的電阻根據它們相對於外部磁場的方向而改變。為了根據特定的地球磁場對齊它們,我們用厚的導電材料片點綴這些鐵磁條,在這個案例中是用的金,呈45度角排列。這樣一來,電流只能在這種角度下流動,從而改變了感測器的響應,使之在非常小的場中變得最為靈敏。當感測器指向北的時候電壓最強;當感測器指向南的時候電壓最弱。」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電子皮膚羅盤的製造和機械性能(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電子皮膚羅盤的磁電特徵(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研究人員進行了戶外實驗,在實際條件下論證了他們的想法。當感測器粘貼在食指上時,用戶開始從朝北開始,首先朝西,然後朝南,最後返回,使得電壓相應地上升和下落。顯示的基本方位與作為參考的傳統羅盤相匹配。Bermúdez 表示:「這表明,我們能夠開發首個柔軟且超薄的攜帶型感測器,它可以重現傳統羅盤的功能,前瞻性地為人類實現人造的磁感應。」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戶外地磁測量實驗(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但是,這並不是全部。研究人員們也能夠將原理應用於虛擬現實,採用他們的磁感測器去控制計算機遊戲引擎 Panda3D 中的數字熊貓。在這些實驗中,指向北對應的是熊貓向左運動,指向南對應的是向右運動。當手位於左邊的時候,換句話說磁北,虛擬世界中的熊貓開始向那個方向移動。當手移向相反的方向時,熊貓轉身向相反方向運動。Denys Makarov 總結道:「我們能將真實世界地磁學刺激直接轉化到虛擬世界中。」


電子皮膚羅盤:超薄、柔軟、應用潛力大!

虛擬現實環境中的地磁相互作用(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價值

這項研究不僅能幫助到在辨明方向方面存在困難的人們,也將促進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系統中物體之間的交互。

因為感測器能夠承受住極度的彎曲和扭曲,而且不會喪失功能,研究人員們看到了這種感測器實際應用的潛力不僅限於虛擬現實。Gilbert Santiago Ca?ón Bermúdez 強調:「例如,心理學家,可以更加精準地研究人體中的磁感應效應,無需笨重的設備或者繁瑣的實驗設置,這些會使結果產生偏差。」

關鍵字


虛擬現實、電子皮膚、感測器

參考資料

【1】https://www.hzdr.de/db/Cms?pNid=99&pOid=57205

【2】G.S. Ca?ón Bermúdez, H. Fuchs, L. Bischoff, J. Fassbender, D. Makarov: Electronic-skin compasses for geomagnetic field driven artificial magnetoception and interactive electronics, in Nature Electronics, 2018 (DOI: 10.1038/s41928-018-0161-6)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創新智慧 的精彩文章:

雙層石墨烯:能有效地輸運與控制自旋!
新系統:利用區塊鏈與邊緣計算,充分釋放智能設備潛力!

TAG:環球創新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