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到底要不要生孩子?







現在國人普遍對孩子太過重視,


父母拼死拼活,


給予孩子自己能夠提供的優渥生活,


卻從不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


這確實是中國這一代孩子的可悲之處。







《修心七要》

讀書會筆記整理


21






我這麼優秀,你不配做我父母




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現在中國父母最大的悲哀

就是

,付出了最大的愛卻養不出感恩的孩子。




有人在網上吐槽自己的侄兒:高數、圍棋、文化課等種種優秀,但侄兒覺得自己這麼優秀,父母那麼普通,他們簡直不配做自己爹媽。 




豆瓣上還有個小組,名字就叫「父母皆禍害」,裡面全部是仇恨父母的言論。




現在中國人普遍對孩子太過重視,父母拼死拼活,給予孩子自己能夠提供的優渥生活,卻從不培養他們的感恩之心。這確實是中國這一代孩子的可悲之處。


 




我的大別墅不歡迎你




平台君想到自己的妹妹,她平時很愛學習,有次想報一個攝影課程,大概三天

時間,費用是

2

000

人民幣,其實以她的經濟條件,支付這樣的學費完全沒問題,但她卻捨不得,因為孩子每個月都要學畫畫、鋼琴、模特、奧數等,光學費就是一萬多。




為了孩子每個月花一萬多都願意,但在自己身上花

2000塊都不捨得,但結果怎樣呢?曾經妹妹的孩子跟我們一起出去旅行,有一次就在海邊「警告」我們說:「要是你們不好好表現,以後我的大別墅就不准你們去住。」



相信在當今社會上,這不算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誰會料到呢,自己辛辛苦苦養出來的孩子,根本不會感恩,他覺得以前是這樣的,以後也應該這樣,他已習慣索取,認為一切都是應該的。不但他們不懂報答,還會對你有很多的要求,如果滿不了他的願,就可以恨你。


 




興趣班不是非上不可 




現在不少人選擇單身,很多夫婦也決定不要小孩。的確,不必人人都去走老路,寧願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而不是被生活的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把對一個孩子的愛擴大到愛所有孩子,愛所有生命,這何嘗不是一種有意義的選擇。


 


有位寶寶的兒子可以讀小學了,平台君說:「以後暑假你就可以帶著孩子去參加興趣班了呢。」她說:「我不帶他去學那些興趣班,讓他按照傳統的教育方式就好。」其實這何嘗不是好的方式,也許傳統文化教育下的孩子還更懂得感恩。

當一個人內心有知足感恩的心,就會懂得珍惜所擁有的東西,不作無畏的追逐,面對挫折懂得面對、不抱怨,這也是引導孩子走向快樂的路徑。


 


以前讀書時,有個同學來自農村,父母沒有錢教學費,就擔了一袋米到學校,準備把這袋米賣了為孩子付學費。看到孩子下了課經過的時候,父母叫他,但這個孩子怕同學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農民,就裝沒聽見,大步流星地走開了,跟同學說:「我不認識他們。」當時校長知道了這件事,當著全校師生開罵,差點讓他滾回去。以前的學校很重視道德,但現在不是。


 


 





「成績好」有什麼用?




有寶寶是小學教師,有一次學校搞義賣,組織大家把自己不要的舊玩具和書籍等出售,得到的一些錢捐出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當時分了幾個小組,當最後大家準備捐款的時候,其中一個小組長就不同意,抱著錢盒子跑了……




看到這一幕,作為老師也覺得很無奈,後來,慢慢勸說,其實那些東西都是你現在用不上的,也許再放幾年只能成為垃圾,但通過活動,大家用一些錢來購買,這些錢就可以幫助山區的孩子,他們連飯都吃不上……孩子們還是善良的,聽後心慢慢就打開了。孩子都是好孩子,關鍵要有智慧和愛的引導。如果在家庭中,道德培養的功課沒有上,在學校我們也沒有將這些課補起來,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我們真的很難設想。




作為師長,言傳身教很重要,首先自己做好,為人師表,讓孩子們懂得,在社會上需要公德心,對父母需要孝順,這些才是一個人引以自豪的美德。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失去做人底線的悲慘故事發生?為了一時虛榮,讓爸爸媽媽賣腎給自己買iphone;或者在外面裸貸,然後讓父母還錢;還有的父母在搬磚,自己卻花他們的錢穿一身名牌……這都是我們有耳聞的,也許有的就發生在自己身邊。  



 


現在有些孩子雖然非常乖,學習成績好,非常優秀,但在家裡卻跟父母零交流,原因就是——「

我說的,你不懂。」因為多讀了兩天書,回家就是:「你懂什麼呀!」對於孩子,現在我們的教育方式可能存在一些偏差,學校和家庭都重視「我這個孩子聰不聰明,能不能幹」,對智力的追求遠遠超過對美德的培養。




先具有賢善的人格、良好的品德,之後再去培養技能與智力,也許這樣才不會走偏,不會成為一個充滿邪見的聰明人。一味強調孩子的技能,有可能將來培養出來的就是社會的害蟲。沒有道德上的理性約束,孩子們不知取捨,不知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也許後果是無法掌控的。




 


真正的「孝」




對於很多人而言,涉及到子女長大、父母衰老,自己本來還有一堆的煩惱和雜事,在照顧父母和其它事情間如何取捨,問題還是很具體的。




有次兩位上師都生病了,雖說寶寶很慶幸有孝敬上師的機會,可以照顧他們,但一段時間下來,每天來來去去奔忙,頭髮像雞窩一樣,累得就像老了十歲,一是內心的糾結、擔心,還有就是每天煮飯等各種瑣事,有點操心,也有點傷心——這是自己的最愛的上師啊,竟然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自己恩德多麼大,我們都有願意孝順的心,但在實際情況中還是不能完全做到愛與忍耐。佛教中講「眾生如母」,我們修菩提心的人,不但要愛這一世的父母,還要將這樣的愛擴散到其他眾生上,但很多時候我們是怎麼做的呢?不要說眾生了,就是現在突然飛來一隻蚊子,關於把他拍死、趕走還是用滅蚊片將其熏出去,我們都要抉擇。



 





關於一隻蚊子的審判




我們如何對待他人,對待其他生命,如何實踐這樣的「

大孝

」,這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做不到怎麼辦呢?還是要落到「慈、悲、喜、舍」的修持上,生起「知母、念恩、報恩」的心。




如果真正是在座上觀修到位的人,在面臨一隻蚊子的「判決」時,你就沒有那麼忍心,一巴掌把它拍死,立刻結束這「嗡嗡嗡」的煩躁,以及免於自己的孩子遭受蚊子的「襲擊」。




有時候我們去修自他交換修不動,其實也就是缺少「慈、悲、喜、舍」的前提,所以還是有強大的分別心,敵人是敵人,朋友是朋友,你是你,我是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怡苑?心靈樂園 的精彩文章:

索達吉堪布傳講《維摩詰經》第23課:原來沒錢也可以有最高級的道場
你是否想過:「我的出生是個錯誤」?

TAG:靜怡苑?心靈樂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