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銀行存摺必須實名制:壓倒義大利的最後一根稻草

銀行存摺必須實名制:壓倒義大利的最後一根稻草





新歐洲僑報編譯消息: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在義大利銀行,人們曾經可以開立不記名儲蓄存摺用來存錢,或是作為給子女和外孫的小「驚喜」。但由於其不記名的特性,這種本是出於好意的設置近年來也被視為不法分子洗錢的便利渠道。在歐盟的施壓下,義大利中央銀行發布通知稱:依據2017年5月25日歐盟關於防止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的相關立法規定,從2019年1月1日開始義大利各銀行和郵政儲蓄等金融機構將全面禁止使用不記名儲蓄存摺。歐盟在努力掐滅現金流通的同時,無異於在義大利脆弱的經濟上壓上了最後一根稻草。



歐盟方面認為,由於不記名存摺的特殊性使上面的資金無跡可循,持有這種存摺的儲戶到銀行或郵局時只需出示存摺便可提取現金,而無需出示身份證,因此不記名存摺也變成了犯罪分子的溫床。去年7月義大利央行規定,銀行和郵政儲蓄不再發放不記名存摺,且已持有人須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將無名存款改為實名儲蓄賬戶,或轉入其它銀行實名賬戶和提取現金,2019年開始所有的不記名存摺正式停用。上述通知還強調,不記名存款持有人若逾期不辦理手續或繼續使用,將被處以最高500歐元的罰款,並沒收不記名存款金額的10%至40%以作為罰金。面對這樣的規定,義大利儲戶五味雜陳。事實上,這些不記名存摺深深地根植於義大利的儲蓄文化中,它曾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之間兩代人之間的資產傳承。在過去十年中,義大利不記名存摺多達2600萬本,總額超過百億歐元,卻最終淪為歐盟追溯現金來源的死敵。在此背景下,因為開立和轉匯金額觸犯了999.99歐元這條紅杠,數千不記名存摺持有者遭到稅務部門的清算和罰款。和不記名存摺說再見,將使銀行信息更加透明,也圓滿了歐盟要掐滅現金最後一絲光芒的念想。去年1月歐盟委員會提出從2018年開始設置現金交易的上限,消息一出立即在歐洲內部引發強烈爭議,當時的民調顯示95%的歐洲民眾持反對意見。歐盟雖很震驚,但執意推行。其邏輯是,因為我們現在要反恐,還要杜絕偷稅漏稅。但這一在整個歐盟內部的強製做法無異於經濟專制,這也是義大利現政府和歐盟之間爭論不休的一個主要問題。流動卡得越死,銀行死得越快,經濟窒息越快。不久前義大利財長特里亞在議會聽證會上表示,必須以「各種方式」避免義大利銀行陷入危機。此外義大利央行旗下的FITD承諾,在銀行發生倒閉的情況時可為10萬歐元以下的存款提供保護。根據歐盟的反洗錢法規,也禁止成員國民眾在境外開設不記名賬戶。這樣下去的後果,除了明年的歐盟議會選舉要翻天,義大利對歐盟也會越來越離心離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歐洲僑報 的精彩文章:

華人躲起來偷著樂都不行,佬外定式思維害苦華人
華人女子身陷魔窟,出逃求助最終獲救

TAG:新歐洲僑報 |